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的若干问题和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长江三角洲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的问题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即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变、太湖的成因问题、气候变化与海面波动以及环境演变与人类活动.本文对上述诸方面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五点建议.
作者
史威
张蕾
机构地区
江苏教育学院地理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出处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27-30,共4页
Journal of Jiangsu Institute of Education(Social Science)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全新世
环境演变研究
问题
建议
分类号
P53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2
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60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5
1
李从先,陈庆强,范代读,张家强,杨守业.
末次盛冰期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相和古地理[J]
.古地理学报,1999,1(4):12-25.
被引量:59
2
Congxian Li, Qingqiang Chen, Jiaqiang Zhang, et al. Stratigraphy and paleo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the Yangtze Delta during the Late Quaternary [ J ].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000, (18).
3
陶强,严钦尚.长江三角洲南部洮涌地区全新世海侵和沉积环境[A].见: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环境[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4
严钦尚 洪雪晴.长江三角洲南部平原全新世海侵问题[J].海洋学报,1987,9(6):744-752.
5
奚建国.上海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的演变[A].见:第四纪冰川与第四纪地质论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6
赵庆英,杨世伦,刘守祺.
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变[J]
.上海地质,2002(4):25-30.
被引量:19
7
许世远 王靖泰 李萍.长江现代三角洲发育过程和砂体特征[A]..见:长江三角洲现代沉积研究[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8
李保华,李从先,沈焕庭.
冰后期长江三角洲沉积通量的初步研究[J]
.中国科学(D辑),2002,32(9):776-782.
被引量:24
9
陈吉余.长江三角洲的地貌发育[J].地理学报,1959,25(3):201-221.
10
潘凤英,石尚群,邱淑彰,孙世英.
全新世以来苏南地区的古地理演变[J]
.地理研究,1984,3(3):64-75.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72
1
方修琦,孙宁.
降温事件:4.3kaBP岱海老虎山文化中断的可能原因[J]
.人文地理,1998,13(1):75-80.
被引量:39
2
黄文几.
圩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动物遗骨的鉴定[J]
.考古,1978(4):241-243.
被引量:12
3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七)[J]
.考古,1980(4):372-377.
被引量:5
4
王开发,张玉兰,蒋辉,叶志华.
崧泽遗址的孢粉分析研究[J]
.考古学报,1980(1):59-66.
被引量:23
5
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续一)[J]
.文物,1978(5):75-76.
被引量:9
6
王维达.
古代陶器的热释光年代[J]
.考古,1979(1):82-88.
被引量:8
7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六)[J]
.考古,1979(1):89-94.
被引量:14
8
碳十四年代测定报告(二)[J]
.文物,1980(2):82-85.
被引量:6
9
CPAM, Chekiang Province and Chekiang Provincial Museum.
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J]
.考古学报,1978(1):39-94.
被引量:286
10
放射性碳素测定年代报告(四)[J]
.考古,1977(3):200-204.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608
1
郑景云,文彦君,方修琦.
过去2000年黄河中下游气候与土地覆被变化的若干特征[J]
.资源科学,2020,42(1):3-19.
被引量:20
2
章明奎.
绍兴水网平原水耕人为土的发育与发生学性状的协同变化特点[J]
.中国农学通报,2020(18):60-66.
被引量:1
3
孟鑫.
有关陶寺遗址竹鼠遗存的若干问题[J]
.三代考古,2021(1):201-215.
4
高蒙河,潘碧华.
上海冈身以西史前遗址分布东缘线的东扩[J]
.历史地理研究,2019,0(2):6-14.
被引量:2
5
甘恢元.
江淮东部史前文化格局与相关问题探讨[J]
.南方文物,2023(1):119-131.
被引量:1
6
郭立新,郭静云.
从古环境与考古资料论夏禹治水地望[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2):136-153.
被引量:3
7
夏正楷,杨晓燕,叶茂林.
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事件[J]
.科学通报,2003,48(11):1200-1204.
被引量:111
8
刘静伟,赵淑君,程捷,鲍继飞,尹功明.
杭州湾钱塘江两岸全新世以来的古植被及古气候研究[J]
.地学前缘,2007,14(5):235-245.
被引量:13
9
郑朝贵,朱诚,钟宜顺,殷鹏莲,白九江,孙智彬.
重庆库区旧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考古遗址时空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J]
.科学通报,2008,53(S1):93-111.
被引量:27
10
张芸,朱诚.
长江三峡大宁河流域大昌地区环境考古[J]
.科学通报,2008,53(S1):121-131.
被引量:3
1
李元芳,牛修俊,李庆春.
海河河口地区全新世环境及其地层[J]
.地理学报,1989,44(3):363-375.
被引量:10
2
俞立中,许羽,蔡述明,张晓阳.
GIS技术在洪湖环境演变研究中的应用[J]
.湖泊科学,1993,5(4):350-357.
被引量:14
3
莫多闻.
山西临汾盆地晚新生代环境演变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27(6):738-746.
被引量:10
4
任国玉.
国外末次冰期极盛期以来环境演变研究的主要特点[J]
.地球科学进展,1994,9(2):65-69.
5
韩淑媞.
北疆全新世环境变迁研究的新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1991,6(5):99-99.
6
王忠.
海域使用管理的问题和建议[J]
.海洋信息,1999(4):1-2.
7
利维.
天体趣问[J]
.大地纵横,2005(6).
8
谭红兵,于升松.
我国湖泊沉积环境演变研究中元素地球化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
.盐湖研究,1999,7(3):58-65.
被引量:45
9
韩美,李艳红,张维英,张丽娜.
中国湖泊与环境演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海洋地质动态,2003,19(4):12-16.
被引量:2
10
欧阳建德.
海州湾南岸全新世海面波动及其影响范围[J]
.江苏地质,1993,17(2):100-103.
被引量:3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