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内湿疹临床治疗药物的现状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以局限性浸润肥厚为主,瘙痒剧烈,慢性病程,易复发,病因复杂,诱发因素很多,有报道部分慢性湿疹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1],因此对于临床上顽固的慢性湿疹患者,尤其是合并胃部不适者,应检测其血清抗幽门螺杆菌(HP)抗体,结果阳性时,在常规治疗情况下,可考虑给予抗HP感染的治疗。
作者
周长鑫
机构地区
黎平县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执业药师》
CAS
2010年第9期13-16,共4页
China Licensed Pharmacist
关键词
湿疹
治疗药物
应用现状
分类号
R758.2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2
参考文献
27
共引文献
26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7
1
王香兰,李张军,许庆强,任建文,周鹏军.
慢性湿疹患者血清胃泌素 抗幽门螺杆菌抗体的检测[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21(11):670-671.
被引量:9
2
龙振华,张石革,孙定人.
湿疹与药物治疗[J]
.中国药房,2005,16(9):719-720.
被引量:6
3
黄依雯,刘圣金,高丽丽.
枯矾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0,21(11):1043-1044.
被引量:9
4
孙鸿,张丽萍.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8,37(9):617-617.
被引量:10
5
高莹.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药师,2008,11(6):701-702.
被引量:6
6
张剑锋.
卡介菌多糖核酸在皮肤科中的应用近况[J]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3):166-167.
被引量:5
7
李艳,黄秋明,胡红艳.
卡介苗多糖核酸国内临床应用概况[J]
.中国药业,2009,18(24):62-64.
被引量:4
8
张国娣,褚国弟.
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开瑞坦联合治疗老年慢性湿疹临床观察[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1,21(3):234-234.
被引量:11
9
黄应表,刘隽华,罗迪青,何定阳,吴良才,张海燕.
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湿疹15例报告[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8,15(5):273-275.
被引量:3
10
吴铁强,顾有守.
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老年泛发性湿疹[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4):226-22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42
1
张昕,李恒进,田红芳,梁勇.
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6):34-36.
被引量:3
2
郑宝燕,龙玲玲,嘉红云.
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预防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108例[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4,20(3):322-322.
被引量:3
3
蒋幼凡,沈庆,薛亚梅.
卡介菌多糖核酸对肺癌细胞粘附及骨架结构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3):1178-1180.
被引量:4
4
林广裕,马廉,曾虹,吴毅.
卡介苗多糖核酸辅治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6(4):307-308.
被引量:2
5
张睿,陈国静,柳曦光,宋效凤.
雷公藤多苷联合甘利欣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0):633-634.
被引量:10
6
李昕辉,刘永义.
卡介苗多糖核酸对COPD缓解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全科医学,2004,7(18):1337-1338.
被引量:2
7
雷小兵,高冬,张江安,吕敏贤,冉立伟,刘安,谭升顺.
咪唑斯汀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4,33(11):705-705.
被引量:9
8
何能清,彭学标.
几种皮肤病与幽门螺旋菌相关性的初探[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2,9(4):261-261.
被引量:3
9
翟庆.
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维A酸霜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1):51-52.
被引量:15
10
邓辉,马春清,方长明,张克尽,杨为民.
微波加卡介苗多糖核酸联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J]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2):77-7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60
1
古力达丽哈.波帝.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湿疹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0):3162-3163.
被引量:2
2
孙建达.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应用研究[J]
.当代医学,2008,14(3):171-172.
被引量:2
3
沈惠平.
复方甘草酸苷在皮肤科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7):59-60.
被引量:10
4
程祝海,丁森林,陈涛.
复方甘草酸苷的药理及临床应用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22(z3):830-832.
被引量:8
5
刘学清,曾抗,兰海梅.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22(z3):895-897.
被引量:2
6
张丹莉,史萍.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中药冷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6).
7
周长鑫.
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与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房,2011,22(6):562-563.
被引量:3
8
杨静.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S2):54-55.
被引量:1
9
邱瑰君.
伐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0):298-299.
被引量:1
10
杨同聚,田鹤.
复方甘草甜素在非肝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3):188-189.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4
1
陆丽明,陈楷涛.
湿疹发生机理的研究进展[J]
.亚太传统医药,2007,3(9):76-79.
被引量:52
2
宗扬勇,朱爱娟,薛国胜,尤小燕,马宏裕.
256例接触性皮炎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3):171-172.
被引量:9
3
赵行才,陈晓.
50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定植细菌及其药敏试验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2):138-139.
被引量:7
4
蔡海利.
眼睑接触性皮炎31例治疗体会[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9,30(5):480-480.
被引量:4
5
孟凡君,张雪君,谢卫东.
中草药千里光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41(9):156-160.
被引量:33
6
李治建,周凡,斯拉甫.艾白,刘发.
紫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1):110-112.
被引量:50
7
马秋华.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67-67.
被引量:2
8
温云鹏.
107例住院湿疹患者临床回顾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4):120-121.
被引量:6
9
阮宏鹏,王丽.
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神经性皮炎34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5):1887-1887.
被引量:9
10
赵辨.
皮肤变态反应学发展回顾及展望[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10(2):131-13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王小平,卢忠明.
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4):588-590.
被引量:9
2
李巍菊,李洪菲.
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效果分析[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4):318-318.
被引量:1
3
董重阳,董秋梅,郝晶涛,王慧敏,刘春慧.
复方紫草消疹油治疗急性湿疹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1):103-10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赵明.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J]
.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96-97.
被引量:7
2
许灿荣.
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34):150-151.
被引量:12
3
庄庆霖.
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联合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治疗湿疹皮炎临床效果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23):3234-3235.
被引量:7
4
曹玉明.
HPLC法测定糠酸莫米松乳膏中的有关物质[J]
.安徽医药,2016,20(5):870-873.
被引量:2
5
王玉光.
0.05%地奈德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疗效观察[J]
.河南医学研究,2016,25(9):1632-1633.
被引量:8
6
张文娟,张西洲.
青鹏软膏治疗双下肢慢性对称性湿疹疗效及其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31(1):115-117.
被引量:15
7
林佑焕.
0.05%地奈德乳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效果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0):119-120.
被引量:5
8
刘明伟.
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新生儿湿疹的临床效果[J]
.现代医药卫生,2018,34(2):238-239.
被引量:1
9
王星星,杜华,吴卿,柳文红,景慧玲.
止痛消炎膏治疗慢性湿疹临床观察及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22,21(1):44-46.
被引量:9
10
丁俐元.
防风通圣颗粒联合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38(2):419-422.
被引量:2
1
周长鑫.
临床治疗湿疹的药物应用进展[J]
.中国药房,2010,21(36):3453-3455.
被引量:3
2
曹宇,闵仲生.
308nm准分子激光和NB-UVB在白癜风治疗中的应用现状[J]
.内蒙古中医药,2009,0(4X):103-105.
3
田夫军,赵天恩.
NB-UVB和PUVA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6):484-486.
被引量:4
4
梁健,梁利.
早期大剂量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J]
.中国药业,1998,7(12):44-44.
5
朱凤贤.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40例[J]
.中国校医,2006,20(5):505-505.
6
江丽莹,洪文,陈惠娟,曾睿,陆强益.
中医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研究进展[J]
.四川中医,2014,32(4):181-183.
被引量:4
7
王丽英,常宝珠,郑家润.
UVA1光疗法在部分皮肤病中的应用现状[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4):247-250.
被引量:1
8
严兴福,李艳.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药物治疗的进展[J]
.实用疼痛学杂志,2007,3(2):137-143.
被引量:1
9
王忠友.
左西替利嗪联合芪风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分析[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9,21(6):602-603.
被引量:1
10
杨闰平,刘元林,彭振辉.
特比萘芬治疗伊曲康唑抵抗及复发或再感染的甲真菌病的疗效观察[J]
.海军总医院学报,2004,17(4):214-217.
被引量:1
中国执业药师
2010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