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天水围的日与夜》:别一种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般的电影在人物设计及其关系设置上,大都采用二元对立的原则,即先找到主角,再找到他的对立面,由此形成第一层二元对立;主角有帮手,对立面亦有帮凶,由此形成第二层二元对立……如此分化,无穷匮已。《天水围的日与夜》是一部非主流电影,不采用二元对立的原则来设计人物、设置关系,不用冲突率来建构全片。它源于并反映了有异于冲突、对抗生活的另一种生活,是香港电影里少有的一部让人感觉温暖的影片。
作者
唐传成
逄格炜
机构地区
青岛农业大学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64-65,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天水围的日与夜》
冲突率
二元对立
温暖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尹鸿.
"第三种电影"在中国[J]
.政策,2003(11):40-41.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
1
刘霞.
从地下到地上,从边缘到主流——论贾璋柯电影[J]
.戏剧文学,2007(9):93-94.
2
陈林侠.
类型电影的叙事智慧、难度与知识结构[J]
.社会科学,2008(5):129-136.
被引量:2
3
孔丽华,周成龙.
第六代电影,如何走出边缘化的阴影[J]
.电影评介,2007,0(6):14-14.
4
张梓轩.
中国电影表达、生产与消费的错位与思考——兼答贾樟柯之“中国电影毛病在哪”[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32(1):152-153.
被引量:2
1
白夕.
悲情的市镇,柔软的心[J]
.观察与思考,2009(12):59-59.
被引量:2
2
白玉.
《天水围的日与夜》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倾向[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10):148-150.
3
陈浩源.
温情生活——《天水围的日与夜》中的日常生活美学[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5):76-78.
4
李永刚.
同病相怜的千古一叹——《琵琶行》主题新探[J]
.丝绸之路,2014(18):51-52.
5
赵詠梅,柏乐受,朱丙富,錢时信.
童话剧《刘氏三兄弟》人物设计[J]
.上海戏剧,1960(4).
6
戴瑶琴 ,沈卫威 .
试论文艺作品中主体建构的“雌雄同体”意识[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11):73-78.
被引量:7
7
刘曼霖.
浅析许鞍华电影的平民美学——以《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为例[J]
.电影评介,2014(4):34-35.
被引量:2
8
李薇.
雕刻时光用咖啡、电影和书[J]
.商务周刊,2001,0(8):56-57.
9
《桃姐》:孤独、衰老及其他[J]
.教师博览(中旬刊),2012(8):50-52.
10
张明杰.
解析“兔子”安斯特朗的人物设计[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0(12):28-28.
电影文学
2010年 第1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