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会学视野下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厦门大学为例,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发展的现状,阐释志愿服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实践功能、德育功能、保障功能及整合功能。高校志愿服务机构应该从志愿服务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人性化等方面入手,努力将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
刘光煜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出处
《黑河学刊》
2010年第8期152-153,156,共3页
Heihe Journal
关键词
高校
志愿服务
社会福利
分类号
C916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Midgley,J.Socialwelfare in global context.Thousand Oaks,Cali.f:Sage Publications.1997.
2
沈东华.
论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功能[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2(3):77-79.
被引量:24
3
王珩.
“服务学习”视阈中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5):115-117.
被引量:13
4
王延隆.
以青年志愿者行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1):41-42.
被引量:19
5
朱凯.
大学生眼中的“志愿服务”——对北京市两百余名大学生看待“志愿服务”的调查[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17(S1):45-5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郗杰英,安国启,张卫民,郝瑞庭,彭泗清.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报告[J]
.中国青年研究,2001(2):13-21.
被引量:54
2
蔡宜旦,汪慧.
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5(4):30-34.
被引量:68
3
余少松.
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实践与理论思考——以陕西省为例[J]
.理论导刊,2004(11):45-46.
被引量:6
4
贺才乐.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及其研究价值[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0(2):91-94.
被引量:42
5
蔡立彬.
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机制、成效及发展对策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8):61-63.
被引量:43
6
祝国群.
依托青年志愿者工作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12):100-102.
被引量:31
7
张华.
论“服务学习”[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5A):1-8.
被引量:94
8
陈雁 何加正.胡锦涛五四青年节勉励广大青年立足本职做精神文明建设排头兵[N].人民日报,1996-05-05(1).
9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势头看好[N].光明日报,2000—06—25.
10
孙莹.
服务学习——发展自我、回馈社区的青年志愿服务策略[J]
.社会工作,2006(11):5-9.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57
1
蔡立彬.
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德育机制、成效及发展对策探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8):61-63.
被引量:43
2
马于军.
浅谈如何实现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
.湖湘论坛,2007,20(4):111-112.
被引量:4
3
周凌艳.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在和谐校园构建中的作用[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60-161.
被引量:3
4
姚立迎.
试析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的德育功能[J]
.思想教育研究,2008(10):26-28.
被引量:7
5
蓝燕.
推进青年志愿者活动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3(2):12-13.
被引量:19
6
韩建光,田颖,张佳宾.
大学生志愿者的必要性与探讨[J]
.时代教育,2009(5):50-50.
被引量:2
7
钟慧.
略谈新形势下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J]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4):62-63.
被引量:5
8
刘晶晶.
社会实践活动与小学生道德素质培养[J]
.学习月刊,2009(16):76-76.
被引量:2
9
张翠翠.
“服务学习”对于志愿者培训体系建立的启示——以南开大学“服务学习”课程为例[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23(3):49-53.
被引量:17
10
肖迪.
论高校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现实意义[J]
.中国校外教育,2009(8):15-1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
1
张朝华.
高校志愿服务进社区工作模式的研究[J]
.中国城市经济,2012(2):365-365.
被引量:3
2
钱嫦萍,孙秀慧,陈立俊.
角色理论视野下的高校志愿服务研究[J]
.思想理论教育,2010(11):92-95.
被引量:4
3
王春兰,袁明符.
我国社区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发展探讨[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68-73.
被引量:14
4
王亚煦,张育广.
社会工作视野下高校志愿服务模式转型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4(17):70-72.
被引量:10
5
江苗.
新形势下高校志愿服务工作[J]
.中外企业家,2016(11X).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张毅.
社会视角下志愿服务实践与人文创新[J]
.时代教育,2015,0(19):85-85.
2
周笑妮,邵华.
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模式研究[J]
.山西青年,2018(18):250-250.
1
黄川川,张秀秀.
探讨高校志愿服务的组织文化建设——以深圳某高校为例[J]
.山西青年(下半月),2013(12):77-78.
2
喻琰.
浅析高校志愿服务中的人力资源管理[J]
.管理与财富(学术版),2010(5):59-59.
3
严建强.
关于社会记忆与人类文明的断想[J]
.浙江档案,1999,0(3):24-24.
被引量:8
4
陈余.
试论如何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6(1):98-100.
被引量:2
5
杰穷.
议《萨迦格言》的德育功能[J]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2(3):44-52.
6
汪燕,桑志强.
高校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特点、优势及意义分析[J]
.人才资源开发,2015(14):74-75.
被引量:3
7
李梦园.
高校志愿服务“被志愿”的几点反思——浅谈激励机制如何正确引导志愿服务[J]
.北方文学(下),2012(4):231-232.
被引量:2
8
刘文娟.
论社区文化资源的德育功能[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21(2):25-28.
被引量:2
9
王彬.
大众文化对青少年一代的影响[J]
.青年研究,2001(1):11-17.
被引量:78
10
田璐敏,王志中.
“社工+志愿者”助力高校志愿服务长效发展[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1):46-48.
黑河学刊
2010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