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肠道病毒71型致手足口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的常见传染病。此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HFMD很少发生并发症,但由新肠道病毒71型(EV71)引发的HFMD多并发无菌性脑炎、
作者
刘增甲
王旭
崔文
机构地区
济宁医学院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出处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88-290,共3页
Journal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新肠道病毒71
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分类号
R725.1 [医药卫生—儿科]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1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3
1
龚黎明,葛琼,严菊英,卢亦愚,冯燕,茅海燕,李敏红,周敏.
浙江省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与VP1区域序列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2):971-974.
被引量:65
2
张燕,朱贞,祝双利,安洪秋,杨朝晖,郭学斌,许文波.
利巴韦林注射液在细胞水平上抑制EV71病毒复制的初步研究[J]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9,23(1):44-46.
被引量:9
3
杨国威,何雅清,薛颖,周世力,马骊,金奇.
肠道病毒71型外壳蛋白VP1在Pichia pastoris酵母中的表达[J]
.病毒学报,2003,19(2):114-117.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田波,段海生,荣一兵,周世力.
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病毒学,2004,19(4):426-429.
被引量:90
2
Li ZH, Li CM, Ling P, et al. Ribavirin reduces mortality in enterovirus 71 infected mice by decreasing viral replication. J Infect Dis, 2008,197 : 854-857.
3
Komatsu K. Outbreak of severe neuologie involvement associated with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Pediatr Neurol, 1999,20:17-23.
4
Clare J, Romanos M A, Royment F B. Gene, 1991, 105 : 205 - 212.
5
Sambrook J, Fritsch E F, Maniatis T. 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M]. 2nd ed. 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1989.
6
Brown B A, Kilpatrick D R, Oberste M S. Serotype - specific identification of enterovirus 71 by PCR[J ]. J Clin Virol, 2000 16(2) : 107 - 112.
7
Liu C, Tseng H, Wang S, et al. An outbreak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in Taiwan, 1998 : epidemiologie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 J ]. J Clin Virol, 2000, 17( 1 ) :23 - 30.
8
Donald J D, Malcolm J F, Francis J C. Biochemistry, 1990,29:5584 - 5590.
9
Samuda GM. Monoplegia caused by enterovirus 71 : an outbreak in Hong Kong. Pediatr Infect Dis J, 1987,6 : 206-208.
10
Ishimaru Y. Outbreaks of hand-foot-and-mouth disease by enterovirus 71. Arch Dis Child, 1980,55 : 583-588.
共引文献
81
1
李英,汪奇伟,张岩,赵盼.
908例手足口病住院患儿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3,18(1):68-72.
被引量:10
2
李冰洁.
抚顺市2014年肠道病毒71型VP1区基因特征分析[J]
.医学信息,2017,30(10):55-56.
3
阎岩,王定明,胡静,庄丽,蒋维佳,周敬祝,田克诚.
三种分子生物学方法诊断手足口病的比较[J]
.贵州医药,2011,35(2):107-109.
被引量:8
4
田波,段海生,荣一兵,周世力.
肠道病毒71型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中国病毒学,2004,19(4):426-429.
被引量:90
5
周世力,李琳琳.
肠道病毒71型外壳蛋白VP3在Pichia.pastoris酵母中的表达[J]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3):41-43.
被引量:2
6
严菊英,卢亦愚,徐昌平,史雯,龚黎明,葛琼.
肠道病毒TaqMan荧光定量RT-PCR法快速检测[J]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7):818-820.
被引量:31
7
唐启慧,田新贵,林斌,向开军,周荣.
肠道病毒71型衣壳蛋白VP1基因部分序列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J]
.热带医学杂志,2008,8(1):15-18.
被引量:7
8
蔡丽君,许红梅.
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J]
.儿科药学杂志,2008,14(3):64-66.
被引量:78
9
陆一涵,姜庆五.
人肠道病毒71型与手足口病[J]
.疾病控制杂志,2008,12(3):183-188.
被引量:166
10
滕峥,邵俊杰,朱兆奎,赵百慧,陈敏.
上海市手足口病常见病原体基因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08,20(10):483-484.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10
1
龚黎明,葛琼,严菊英,卢亦愚,冯燕,茅海燕,李敏红,周敏.
浙江省肠道病毒71型的分离与VP1区域序列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12):971-974.
被引量:65
2
张雪梅,李汉朋,马敬仓.
经实验室证实为成人手足口病1例报告[J]
.中外医学研究,2009,7(7):180-180.
被引量:2
3
宇文阁.
成人手足口病1例[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6):728-728.
被引量:3
4
卢磊,左安琳.
52例重症手足口病脑脊液检验结果分析[J]
.中国医疗前沿,2010,5(8):59-59.
被引量:7
5
李善秀.
77例重症手足口病机械通气治疗体会[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5):83-84.
被引量:8
6
杜开先,任春锋,贾天明.
EV71致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检验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6):83-84.
被引量:1
7
王彦霞,康锴,王海峰,陈豪敏.
重症手足口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征[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6):494-494.
被引量:5
8
尤俊斌,苏郑明,陈玮莹.
肠道病毒71型引起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8):876-878.
被引量:5
9
周丽玲.
肠道病毒71型与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3):562-564.
被引量:21
10
崔爱利,许文波,李秀珠,胡家瑜,凌华,唐伟,杨智宏,张燕,陈立,Hiroyuki Shimizu.
肠道病毒71型的RT-PCR诊断及基因特征[J]
.病毒学报,2004,20(2):160-165.
被引量:133
引证文献
3
1
黄薇,孟建彤,杨才彬,张晓春,黄韦唯,陈恒.
手足口病重症死亡1例病原分子生物学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2,28(1):15-19.
被引量:3
2
黄薇,孟建彤,杨才彬,张晓春,黄韦唯,陈恒.
手足口病重症死亡1例的病原分子生物学分析[J]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2,28(5):340-345.
3
牟纲,罗如平.
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感染71型肠道病毒后脑脊液的表现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2016,23(2):213-214.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青承昀,邓洪林,何兮,张松.
2008-2011年南充市高坪区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J]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3,11(2):63-65.
被引量:3
2
陈创.
不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手足口病标本的比较[J]
.辽宁医学院学报,2016,37(4):21-22.
被引量:2
3
张龙,袁青,郑雅萍.
不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手足口病标本检测中的应用[J]
.智慧健康,2017,3(12):102-103.
被引量:2
1
谭向丽.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5例临床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2(4):384-384.
2
朱爱平.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随访疗效观察[J]
.中国临床康复,2002,6(5):728-728.
3
王维亚,陈虹,赵忻.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98例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81-82.
被引量:2
4
姜淑华,孙灵梅,刘萍,高惠萍.
高压氧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病情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5):860-861.
被引量:2
5
王爱华,李春霞.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疗效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02,9(6):503-503.
被引量:2
6
杨保国,杨乃凤.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62例临床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3,1(1):86-87.
7
张秀芬,刘爱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1例报告[J]
.山东医药,2005,45(20):88-88.
8
王秀芝.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2(11):1023-1024.
9
刘云英.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J]
.青岛医药卫生,2005,37(3):190-190.
10
许庆玲,郭英娟.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5,7(11):41-42.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