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妊娠足月孕妇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56例)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B组50例采用单纯低温低位小水囊;C组50例采用单纯静脉点滴缩宫素。结果A组与B组比较:A组引产发动时间和总时间比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成功率及剖宫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引产成功率明显升高,剖宫产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发动时间和总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B组引产成功率高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分娩发动时间与总时间比C组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产后2 h出血量、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低温低位小水囊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优于单纯用水囊和单纯用小剂量缩宫素,且具有应用方便、病人易于接受、使用安全等特点,为足月妊娠引产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 韩清晓 刘惠
出处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年第18期1397-1399,共3页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9

共引文献5

同被引文献42

引证文献5

二级引证文献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