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南京国民政府县自治法的官治化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由于孙中山特别强调"县自治",认为它是推进宪政建设的基础,故南京国民政府在建国大政上也一直强调推行"县自治",并为此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法律,但实际上则建立起了以保甲为基础的官治体制,《县自治法》的发展方向和真正实践均是走向官治。之所以如此,南京国民政府本身所赋予《县自治法》的一些官治因素是重要原因,正是那些官治因素决定了《县自治法》的成长模式和发展趋势。
作者
周联合
机构地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7-170,共4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关键词
《县组织法》
《县自治法》
保甲制
地方自治
分类号
K25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1
1
山西省民政厅.山西民政汇刊[Z].民国二十年,论著5.
2
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87.
3
国民政府公报,第92期(民国十七年九月).
4
中央政会通过之县组织法[N].申报,1928-08-24.
5
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M].上海书店,1992.58,547-549.
6
李宗黄.现行保甲制度[M].上海:中华书局,1933.3.
7
中国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内政部工作报告[A].秦孝仪.革命文献:第71辑[Z].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1977.263.
8
.渝市四十二万人口已疏散十六万余[N].中央日报,1939-03-16.
9
阮毅成.行政与自治[M].浙江省民政厅编.出版时间不详(自序于民国二十九年五月).67-70,79.
10
汪建尧.改革县政意见书[Z].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内政部档案十二-6-7279.
共引文献
13
1
王春英.
国民政府改革基层参政制度的努力与成效——以20世纪40年代四川县政议事机构的设立及其运作为例[J]
.社会科学研究,2005(2):140-146.
被引量:6
2
吴宁,范立舟.
两宋士风述论[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3):89-96.
被引量:2
3
刘莉.
明清时期保甲制度与家族治理的地方控制[J]
.理论导刊,2007(7):107-109.
被引量:3
4
王先明.
变动时代的乡村政制与国家权力--20世纪初年乡制变迁的时代特征[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7-50.
被引量:4
5
徐腊梅.
国民政府时期保甲制度在江西的推行及其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9(4):105-110.
被引量:2
6
杨立华.
多元协作性治理:以草原为例的博弈模型构建和实证研究[J]
.中国行政管理,2011(4):119-124.
被引量:26
7
周联合.
论保甲法的体制性腐败[J]
.社会科学研究,2011(3):67-72.
被引量:3
8
文军,桂家友.
1949年以来中国城乡公民权利的发展:基于经济结构视角的考察[J]
.社会科学研究,2012(1):102-110.
被引量:3
9
宋猛,汤卫东.
民国时期《国民体育法》的制定分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2(1):130-133.
被引量:8
10
高占春.
刍论“中国模式”的文明形态及其生成逻辑[J]
.甘肃理论学刊,2013(3):8-11.
同被引文献
1
1
姚国艳.
民国时期民权观念的变迁:1919年和1934年《县自治法》之比较[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7-1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高力克,罗豪.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中央地方自治机构的沿袭和变革(1928-1937)[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83-94.
1
中国乡制的世纪变迁——乡(镇)制丛谈之一[J]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2004(1):2-7.
被引量:1
2
叶自明.
民国时期四川的县等厘定[J]
.四川档案,2012(5):21-22.
3
陈宏明.
国民政府时期国家政权对乡村的统治略论[J]
.湖北社会科学,2008(7):112-115.
4
郑承友.
略论抗日民主政权的宪政建设[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3(3):35-36.
被引量:1
5
冯筱才.
理想与利益——浙江省宪自治运动新探[J]
.近代史研究,2001(2):170-194.
被引量:10
6
沈晓敏.
也谈浙江省自治运动——兼与冯筱才先生商榷[J]
.史学月刊,2003(10):49-58.
被引量:4
7
魏光奇.
地方自治与直隶“四局”[J]
.历史研究,1998(2):88-98.
被引量:12
8
李旻.
马相伯宪政思想探析[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45-49.
9
刘金源.
爱尔兰问题在一战期间的发展[J]
.世界历史,1999(4):50-56.
被引量:1
10
吴海晶,田子渝.
从湖北自治运动看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潮[J]
.党史研究与教学,1997(2):57-61.
社会科学研究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