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稀播壮秧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对目前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秧田播种量过大、秧苗素质较低这一普遍现象,笔者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的秧苗在本田插植密度、肥水管理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水稻生长发育、分蘖动态、产量构成因子等方面的影响,为降低秧田播种量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
杨丽敏
陈书强
孙海正
赵海新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出处
《中国稻米》
2010年第3期21-22,共2页
China Rice
基金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栽培项目"水稻高产
优质
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GA09B102-4)
关键词
稀播壮秧
水稻
生长发育
产量性状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
1
祁玉良,石守设,鲁伟林,余新春,何道君,余明慧,胡建涛.
不同栽植密度杂交稻分蘖成穗规律及其穗部性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177-181.
被引量:24
2
袁奇,于林惠,石世杰,邵建国,丁艳锋.
机插秧每穴栽插苗数对水稻分蘖与成穗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10):121-125.
被引量:86
3
武仲科,韩晶,姚兰,柳维刚,贾汝志,李秀芳,刘辉,刘文君.
水稻定距、精量播种超稀植栽培试验研究[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4):12-14.
被引量:2
4
李玉嵩,张根,陶诗顺.
两熟制杂交中稻超稀旱育秧迟栽产量及节水效应研究[J]
.灌溉排水学报,2008,27(5):94-96.
被引量:9
5
陶诗顺,马均.
四川省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主推模式 四川丘陵区杂交稻超稀播旱育秧避旱稳产栽培模式[J]
.四川农业科技,2010(7):16-17.
被引量:6
6
杜永林,王强盛,王才林,丁艳锋.
江苏省水稻增产潜力与高产创建技术途径[J]
.江苏农业学报,2011,27(5):926-932.
被引量:28
7
罗学超,龚金龙,胡雅杰,龙厚元,李德剑,刘国林,赵德亮,姚存章.
不同叶龄期追施穗肥对杂交中粳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3):57-5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
1
王凤丽,陶诗顺,鲁有均,江谧,姚红琼.
穴栽株数对超长龄秧迟栽杂交稻成穗结构和穗部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62-64.
1
周华成,马荣荣,王晓燕,章志远,陆永法,李信年,蔡克锋.
优质高产杂交晚粳“甬优8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上海农业科技,2010(2):36-37.
被引量:2
2
朱三庆.
龙山县杂交稻甬优538单产13622.85 kg/hm^2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7(4):170-171.
被引量:1
3
雷云翘,赵一洲,张战.
水稻新品种盐粳939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
.北方水稻,2015,45(1):57-59.
被引量:2
4
赵传东,李振玲,杜广明,楮福宝,高淑真,訾爱梅,范守国,杨美良.
水稻精播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80-81.
5
唐振海,王书玉,薛应征,张栩,刘贺梅,孙建权,王业强,胡秀明.
水稻新品种新稻19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9):116-118.
6
王介章.
我国水稻多蘖壮秧栽培技术的新发展[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83,4(1):41-44.
7
季建军,陈立荣.
青田县优质超级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34(4):82-83.
被引量:7
8
姬同化.
沿黄地区优质粳稻高产示范总结[J]
.北方水稻,2007,37(2):49-50.
被引量:2
9
葛常青,郑涛,王俊敏.
晚粳稻新品种“浙粳41”主要特征和栽培技术要点[J]
.上海农业科技,2011(5):42-42.
被引量:2
10
陈周前,夏加发,苏泽胜,李泽福,王元垒,唐光勇.
皖稻77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模式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3000-3001.
被引量:2
中国稻米
201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