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2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INTER WHEAT PHOTO TEMPE RATURE PRODUCTIVITY IN HUANG HUAI HAI REG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建立了一个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数值模式,该模式可以模拟瞬时光合作用并充分考虑了冬小麦叶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与抽穗前10天至成熟期辐射量相关性最大,年际之间存在4年和9~10年的变化周期。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光温生产潜力变幅在9000~10950kg/hm2之间,其中河北石家庄地区和山东胶东半岛为两个高值区,超过10500kg/hm2。模拟结果与当前黄淮海地区冬小麦高产实践结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A photo temperature numerical model related to winter wheat producti vity was established, which included development stage,photosynthesis,respirati on,partitio ning of carbohydrate and consenescence of winter wheat.The simulation result of the winter wheat photo temperature productivity in Huang Huai Hai Region by using the model indicated that:(a)The productivity changed from 9 000kg/ha to 1 0 950kg/ha in the region,and the highest value was found in Shijiazhuang Area of Hebei Province and Jiaodong Area of Shandong Province. (b)The winter wheat phot o temperature producti vity was interrelated well with the solar radiation accumulated from 10 days be fore heading to maturity. (c)Analysis of the photo temperature productivity by using the power spectrum found that the change of the productivity in Beijing Area has 4 year and 9-10 year cycles.
出处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9-174,共6页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大项目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
关键词 冬小麦 光温生产潜力 数值模拟 黄淮海地区 photo temperature productivity,winter wheat,Huang Huai Hai Reg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5

  • 1杨春虹.农田小麦光合生产力模拟与分析.农田作物环境实验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193-203.
  • 2吴连海 韩湘铃.冬小麦生产力估算方法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1991,6(1):80-87.
  • 3高国栋 陆渝蓉.中国地表辐射平衡和热量平衡[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0-62.
  • 4刘建栋 傅抱璞 等.利用三次样条函数模拟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的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1996,32:51-55.
  • 5刘建栋,傅抱璞,卢其尧,于强.冬小麦生长发育统一阶段模式的研究[J].气象科学,1996,16(4):322-327. 被引量:5
  • 6贺兴文,左科生,李育.我国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方法[J].江西农业学报,1993,5(2):157-163. 被引量:3
  • 7项月琴 等 中国科学院北京农业生态系统实验站.冬小麦群丛几何结构的测量.农田作物环境实验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92-103.
  • 8董振国 中国科学院北京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冬小麦生长率及麦田能量收支分析.农业生态环境实验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205-211.
  • 9刘建栋,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32卷,地学辑,51页
  • 10吴连海,自然资源学报,1991年,6卷,1期,80页

二级参考文献13

  • 1陈华,张立中,方娟.小麦发育动态模拟模型的初步研究[J].中国农业气象,1995,16(1):1-4. 被引量:22
  • 2陈念平.土地资源承载力若干问题浅析[J].自然资源学报,1989,4(4):371-380. 被引量:64
  • 3吴连海.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研究中作物生产力估算方法评价[J]中国农业气象,1992(01).
  • 4沈思渊,席承藩.淮北涡河流域农业自然生产潜力模型与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1991(01).
  • 5方光迪.三江地区光、热资源及作物生产潜力[J]气象学报,1985(03).
  • 6高亮之,郭鹏,张立中,林武.中国水稻的光温资源与生产力[J]中国农业科学,1984(01).
  • 7于沪宁,赵丰收.光热资源和农作物的光热生产潜力——以河北省栾城县为例[J]气象学报,1982(03).
  • 8竺可桢.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J]科学通报,1964(03).
  • 9吕飞杰主编,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志[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 10蓝鸿第,江懋济.水稻光照阶段发育速度模式的研究[J]气象学报,1987(01).

共引文献16

同被引文献502

引证文献42

二级引证文献52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