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冠心病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P波离散度(Pdisp)是指心电图各导联间P波持续时间变异的程度。冠心病心肌缺血对心脏电活动影响较大,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有学者提出以心电图P波离散度(PD)来评估心房内非均质性电活动,并认为它是预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敏感指标。本文旨在研究冠心病对P波离散度(PD)、P波最大时限(Pmax)的影响。
作者
王宇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功能科
出处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第5期87-87,共1页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关键词
冠心病心肌缺血
P波离散度
心脏电活动
P波最大时限
持续时间
心律失常
非均质性
敏感指标
分类号
R540.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韩鄂辉,石素琴,王胜萍,张晓明.
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平板运动试验前后QTd、JTd、QTpd变化[J]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0,9(3):141-142.
被引量:2
2
郭继鸿.
P波离散度[J]
.临床心电学杂志,1999,8(3):189-192.
被引量:210
3
刘仁光,刘爱纯.
心房颤动的分型和特殊心电图表现[J]
.心电学杂志,1998,17(2):122-125.
被引量:26
4
申万红,刘子文,熊望琼,张大芝,李毅.
P波离散度检测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17(12):574-575.
被引量:21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刘锦萍,临床心电学杂志,2000年,9卷,2增刊,2页
2
胡大一,医师进修杂志,1998年,21卷,5期,505页
3
张景昱,贺继平,贾国良,陈士良.
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J]
.心功能杂志,1997,9(3):133-135.
被引量:26
4
李翊锐,吴士尧.
冠心病Q-T离散度与△ST/△HR指数关系的研究[J]
.心电学杂志,1999,18(1):3-5.
被引量:6
5
黄颖,王周碧,陈运贞.
QT离散度测定的重复性和正常值的研究[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1999,13(1):23-25.
被引量:11
6
陈传民,娄兹谟.
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改变[J]
.心电学杂志,1999,18(4):212-212.
被引量:19
7
郭继鸿.
P波离散度[J]
.临床心电学杂志,1999,8(3):189-192.
被引量:210
共引文献
241
1
吴正波,李文逸,谢连娣.
从宗气不守探讨长QT综合征的中医病机[J]
.四川中医,2022,40(3):32-36.
被引量:1
2
沈艺,邓兵,罗明.
原发性高血压左房重构与伴发阵发性房颤的关系[J]
.上海医学,2003,26(S1):89-90.
被引量:1
3
王立群,郭继鸿.
无创性心电检查对心房颤动预测的应用[J]
.心电学杂志,2001,20(4):244-248.
被引量:1
4
张玉坤,陈锐华,江时森,宫剑滨.
体表心电图对阵发性心房纤颤预测意义的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4,17(6):505-507.
被引量:4
5
尹雪艳,何敏华,高云光,李凤贤.
健康青年Q-T离散度与P波离散度测定的正常值[J]
.中国医刊,2004,39(7):36-38.
被引量:2
6
刘鹰,唐耀平.
高血压病患者P波离散度与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J]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4,13(4):264-265.
被引量:2
7
赖剑波,张日华,阮营辉.
高血压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4,2(9):697-698.
被引量:3
8
李伟,吴立荣,王定胜.
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及心功能关系的研究[J]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13(2):108-111.
被引量:6
9
罗勇,高兴玉,陈丽,刘利,刘小华,哈磊,陈玲.
成人P波离散度正常值调查及与年龄、性别的关系[J]
.临床心电学杂志,2004,13(2):128-129.
被引量:10
10
刘英,冯立,杨春云.
糖尿病患者心电图P波离散度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师杂志,2004,6(9):1248-1248.
被引量:1
1
张品菊.
高血压及冠心病伴心房颤动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J]
.云南医药,2005,26(5):426-427.
2
程亚敏,孙建辉,许国峰.
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关系分析[J]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7,16(5):372-372.
被引量:2
3
马淑英,刘振波,王春兰,魏留臣,吕金兰,栾桂芹.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的变化及其意义[J]
.天津医药,2007,35(1):72-73.
4
李伟,吴立荣,王定胜.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波离散度与心功能关系的探讨[J]
.贵州医药,2004,28(4):324-326.
5
陈晓瑞.
心肌梗塞患者心率变异性与心室晚电位的预后评价及相关性分析[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8(2):73-74.
6
蒋金全,朱伟达,楼丽娜,张家友.
阵发性心房颤动53例P波离散度的临床观察[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1,22(2):199-199.
7
曹洪兵.
曲美他嗪对冠心病(CHD)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的影响研究[J]
.北方药学,2016,13(9):44-45.
被引量:3
8
何涛,陈蒙华,罗园柳,阮红,李海霄.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前后P波离散度的变化[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1):89-89.
被引量:1
9
夏文胜,申仕海,樊冰.
P波离散度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房颤动的价值[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17(9):420-420.
被引量:4
10
魏春普,董萍,王玉兰.
不同类型房性心律失常的P波离散度[J]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3,22(1):33-34.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