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广州市人群麻疹抗体分布特点,探讨麻疹减毒活疫苗的人群免疫策略。方法2008年在广州市以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分别在城区(越秀区和海珠区)、城乡结合部(天河区和白云区)、农村(花都区和从化市)的社区预防接种门诊选择7岁以下儿童,在中小学及职业学校选择8~19岁人群,社区健康体检门诊选择成人(≤60岁),在医院产科选择一定数量的新生儿、孕期妇女及分娩期妇女(脐带血)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调查对象麻疹IgG抗体,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采集4 803份标本,人群麻疹平均抗体滴度为1∶651.3,抗体阳性率为70.8%,其中52.7%具有保护性抗体。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的麻疹抗体平均滴度分别为1∶783.0、1∶671.8和1∶351.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抗体呈现"3峰2谷"分布。新生儿麻疹抗体几何平均滴度高达1∶1 408.5(抗体阳性率85.4%),0~1月龄、2~4月龄、5~7月龄的婴幼儿抗体水平随月龄增加而迅速降低,5~7月龄达到低谷(GMT为1∶357.1,抗体阳性率48.5%);2~3岁儿童的抗体水平达到第2个峰值(GMT为1∶1367.8,抗体阳性率84.4%),14~19岁人群的抗体水平为第2个低谷(GMT1∶426.2,抗体阳性率56.6%);50~60岁年龄组达到第3个高峰(GMT1∶988.9,抗体阳性率80.5%)。结论2~7月龄婴幼儿及10~49岁人群对麻疹易感,有必要调整免疫策略,推进成人免疫。
出处
《华南预防医学》
2010年第2期45-47,共3页
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基金
广州市医药科技项目(编号2007-YB-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