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儿童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5
出处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1-324,355,共5页
Chinese Mental Health Journal
参考文献12
-
1静进.儿童心理行为及其发育障碍 第23讲 儿童虐待[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3,18(11):701-703. 被引量:4
-
2静进.儿童学习障碍及其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23):1673-1677. 被引量:16
-
3高鸿云,吴增强,邓伟,杨佐廷,黄玉梅.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心理社会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7,2(1):32-37. 被引量:38
-
4温盛霖,王玲,王厚亮,顾华英,程敏锋.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儿童咨询者临床资料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2):157-158. 被引量:5
-
5姜季妍,李晓非,任传波,杜亚松.儿童少年情绪障碍260例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3,6(3):229-230. 被引量:21
-
6全国妇联发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德育,2008,3(4):3-3. 被引量:13
-
7钱秋谨,杨莉,王玉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3):323-328. 被引量:16
-
8静进.应重视和加强高功能广泛性发育障碍的诊疗工作[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27-429. 被引量:15
-
9闫淑娟,陈欣欣,段建华,刘钢.北京市5岁以下流动儿童保健状况与需求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5):542-543. 被引量:35
-
10静进.加快建设我国儿童发育行为的研究与医疗体系[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4):248-24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75
-
1James Gusella,郑毅,静进.中国孤独症研究从分散到整合的思考[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3(5):321-323. 被引量:2
-
2任园春,王玉凤.伴与不伴前庭功能失调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4,37(3):136-139. 被引量:8
-
3张浩波,王玉凤,李君,汪冰,杨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多巴胺β羟化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3):290-293. 被引量:6
-
4林良明,顾雪,米杰,单晓益.流动人口妇女儿童健康及卫生保健状况[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16(1):50-54. 被引量:39
-
5王勇慧,周晓林,王玉凤,张亚旭.两种亚型ADHD儿童在停止信号任务中的反应抑制[J].心理学报,2005,37(2):178-188. 被引量:20
-
6闫淑娟.北京市新生儿期保健服务与常见疾病变化趋势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0):1247-1249. 被引量:6
-
7程嘉,王玉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视反馈平衡功能训练前后行为问题及平衡功能改善的观察[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8):58-61. 被引量:5
-
8程嘉,王玉凤,丰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视反馈平衡功能训练前后认知功能比较[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3):174-177. 被引量:6
-
9孙莹,陶芳标,高茗.合肥市中学生自杀行为与若干心理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33-36. 被引量:34
-
10静进.儿童左利的生物学意义及其某些神经心理特征[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2):113-115. 被引量:7
共引文献193
-
1姬钰琳,蒋忠亮,熊燕,樊宝林.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探究[J].心理月刊,2024(5):223-225.
-
2陈少军,周凤霞.晕厥住院患儿35例病因分析[J].郧阳医学院学报,2010,29(5):460-462.
-
3孔金旺,梁修云,孟仙,刘晶,王礼桂.武汉市某中学初中生行为问题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6):354-356.
-
4闫亚飞,韩娟,毕烨.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及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5):299-300. 被引量:2
-
5苏成安.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及其干预[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116-117. 被引量:4
-
6张智.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的有效干预[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40-42. 被引量:5
-
7吴茂芳,孙苏岚,方俊明.儿童心因性疾病误诊误治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1):43-44. 被引量:1
-
8李永凤.儿童情绪障碍35例临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05,3(3):13-14.
-
9钱昀,施慎逊,杜亚松.学校恐惧症的研究进展[J].上海精神医学,2005,17(2):112-114. 被引量:10
-
10耿荣娟,胡瑞霞,梁淑宇.情感忽视对儿童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J].天津医药,2005,33(8):540-540.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416
-
1李盼盼,梁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现状与改进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3(S01):126-127. 被引量:8
-
2无.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9):25-27. 被引量:19
-
3李灿,辛玲.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的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08,25(5):541-544. 被引量:493
-
4代朝辉,郭城,张东文,李晓静,张瑞鑫,杨林胜,潘和平.界首市2005~2008年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分析[J].安徽医学,2009,30(9):1011-1013. 被引量:4
-
5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0(4):15-20. 被引量:405
-
6彭迎春,常文虎,沈艳红.如何测量问卷的信度[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6):383-384. 被引量:60
-
7王乃红,蒲玉辉,辛珏,林紫麟,范莉,陈炜僖.成都市初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四川医学,2004,25(7):832-833. 被引量:3
-
8古丽巴哈尔.卡,阿斯木古丽,韩英,曹明芹,冀芳,周婷婷,吐尼莎.新疆部分高校维吾尔族与汉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3,24(6):630-630. 被引量:11
-
9温忠麟,张雷,侯杰泰,刘红云.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被引量:7958
-
10侯静,陈会昌.依恋研究方法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18(3):80-84. 被引量:37
引证文献45
-
1闫亚飞,韩娟,毕烨.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及健康教育策略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5):299-300. 被引量:2
-
2静进.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及其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1281-1283. 被引量:12
-
3蔡蓉,陈哲,彭咏梅,周世杰.工读学校与普通学校学生B群人格障碍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1):69-71. 被引量:7
-
4王馨,金宇,静进,王惠,徐桂凤,魏薇,修丽娟,杨文翰,暴芃.Asperger综合征筛查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6):415-421. 被引量:5
-
5徐倩.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J].中国校医,2011,25(9):718-719. 被引量:7
-
6黄义福.2例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家庭教育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3):348-348.
-
7王雪荣.护理干预对青少年品行障碍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7):132-133.
-
8李晔,王利刚,周文娇,高文斌.中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与愤怒[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7):532-536. 被引量:9
-
9王晓玲,李平非,彭元,刘鲲.长沙市4~18岁儿童少年的情绪与行为问题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75-779. 被引量:28
-
10孙仕秀,关影红,覃滟云,张露,范方.青少年社会支持与情绪行为问题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与调节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114-118. 被引量:94
二级引证文献336
-
1彭丽华,李春丽,王秀芳.河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状况调查[J].作家天地,2019(23):84-86. 被引量:1
-
2李雪,寇慧,雷玛丽娅.青少年越轨行为的情绪影响因素及其矫正研究综述[J].心理月刊,2024(16):232-235.
-
3肖海雁,杨丽丽,张宇,王燕,付政,顿方圆.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4(14):95-97.
-
4崔珍逖,管蓉蓉,林肖肖,侯晓洁,林子涵,曹迎东.基于套索算法构建本科护生心理弹性影响因素的预测模型[J].心理月刊,2024(7):32-35.
-
5陈佳康,孙红,于洋.父母心理控制的研究进展[J].心理月刊,2023(3):229-234. 被引量:1
-
6朱少红,汪雪英,许妙婷.惠州市应届高考生社会支持、负性情绪及心理压力的调查研究[J].心理月刊,2023(3):205-207.
-
7张振震,王博臣,王海君,陈佳康,普珍.西藏某高校临床医学及护理学专业学生就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心理月刊,2022(23):220-222.
-
8王九菊,王九全,王九梅.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6):22-24.
-
9雷辉,李景萱,张小崔.社会支持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J].心理月刊,2022(2):39-42. 被引量:5
-
10瞿兴优,谢玲平,代雯,唐春花,马理婷.易地扶贫搬迁青少年品行问题行为与心理健康研究[J].心理月刊,2022(1):18-19.
-
1蔡保兴.和谐社会与经济秩序的道德伦理之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6):53-56.
-
2张冉燃.儿童的“药物危机”[J].学习之友,2011(6):38-39.
-
3静进.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及其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1):1281-1283. 被引量:12
-
4周太良.亚洲神职人员25年来翻了一番[J].中国天主教,1997(3):46-46.
-
5杨保国.别怕老,老了还有五大优势[J].人人健康,2011(21):47-47.
-
6毛勒堂.和谐社会与经济正义[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2):6-8. 被引量:3
-
7周念丽.中小学生移情量表编制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5):610-611. 被引量:12
-
8连文斌.孟子发展观的当代借鉴意义[J].甘肃高师学报,2012,17(1):131-133.
-
9袁勇,王庆廷.市民社会理论的变迁——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前后[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3(3):247-251.
-
10邵祖新.《管子》医学思想发微[J].管子学刊,2000(4):5-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