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之思考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校的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作者
李素萍
机构地区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系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出处
《科教文汇》
2010年第7期19-20,共2页
Journal of Science and Education
关键词
高校
公共选修课
素质教育
课程设置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80
同被引文献
2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7
1
陈宗章.
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偏差探析[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5):9-10.
被引量:5
2
高珊.
高校公选课改革初探[J]
.枣庄学院学报,2008,25(4):111-112.
被引量:5
3
陈敏,陈旭,张喜梅.
人才培养的供需错位与高校课程优化设置[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6):62-65.
被引量:3
4
苏志翠.
大学生选修综合素质课中的问题、原因和建议[J]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9(1):59-61.
被引量:2
5
许鸣.
高校选修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2):50-52.
被引量:10
6
黎琳.
中国大学素质教育回顾与展望[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21(3):83-88.
被引量:47
7
吴绍春.
从11门课程看美国大学的教学方法和理念[J]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8,6(3):15-18.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王伟利.
大学生就业指导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
.社科纵横,2007,22(11):157-158.
被引量:13
2
戴革萍 ,王庆文 .
“四学期制”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的改革与探索[J]
.高等理科教育,2005(3):90-92.
被引量:9
3
田慧生,李帆.
应从战略的高度重新定位素质教育[J]
.人民教育,2005(21):9-11.
被引量:11
4
吴建英.
高校推行校际选修课初探——从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校际选修课谈起[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5):46-48.
被引量:4
5
孟雅杰.
中外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71-75.
被引量:25
6
张楚廷.
素质教育不是额外的一种教育——兼论素质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J]
.中国教育学刊,2006(6):17-19.
被引量:16
7
董丁戈,强盛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07(2):81-82.
被引量:4
8
张启娜,胡宏.素质教育内涵探讨[N].中国教育报.2000-09-16.
9
素质教育与特长教育的关系[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060301/n242082156.shtml,2006-03-01.
10
黄健.
高校“公共选修课”应强化以人文素质为底蕴的创新思维的培养[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9):110-111.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80
1
宋明钧.
高师学生潜能挖掘与素质培养探析[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58-61.
被引量:6
2
邓爱民,王向东,朱为玄,徐道远.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5):64-67.
被引量:1
3
陈兴明.
我国大学素质教育的实践进展[J]
.高等理科教育,2001(4):58-62.
被引量:2
4
倪志华.
论高校创新型教师的培养[J]
.文教资料,2008(12):165-167.
5
向民.
论公安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3,15(6):105-107.
被引量:2
6
肖云忠.
公共选修课程主功能弱化的成因及对策探析[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4):71-73.
7
何冬梅.
“大学毕业生回炉”现象对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启示[J]
.管理学刊,2009,22(3):32-33.
被引量:2
8
龙燕春.
对我国现阶段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17(S2):186-188.
被引量:1
9
王赛凤.
浅谈大学教师与素质教育[J]
.大家,2011(16):241-241.
被引量:1
10
王定福.
高校学生社区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
.高等农业教育,2004(7):87-8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4
1
徐含笑.
大学生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6(3):29-31.
被引量:7
2
郑家茂,刘志鹏.
工科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1998(6):15-18.
被引量:14
3
安建成.
关于在理工科院校普及《MATLAB语言》的探讨[J]
.太原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1,19(2):36-38.
被引量:4
4
吴丹伟,刘红艳.
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94-96.
被引量:63
5
张亚静.
数学素养:学生的一种重要素质——基于数学文化价值的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2006(3):65-67.
被引量:39
6
熊匡汉.
关于大学选修课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
.高教探索,2006(6):51-54.
被引量:52
7
http://www.mathworks.com/.
8
刘慧颖.MATLAB 82007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3.
9
李昌林,孙庆民.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
.社会心理科学,2007,22(5):49-51.
被引量:35
10
耿彩芳,朱宜宾.
高校公共选修课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130-131.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4
1
侯珂珂,孟耀伟.
公共选修课《Matlab基础》的教学探讨[J]
.广州化工,2010,38(11):234-235.
被引量:2
2
徐建成,刘娟.
高校公共选修课数学类课程的设置与思考[J]
.科技信息,2013(2):279-280.
3
乔玲,丁勇.
大学公共选修课课堂教学和管理方法探讨[J]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5):633-635.
被引量:1
4
唐丽萍,张国莉.
公共选修课“幸福教育和财商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J]
.科教文汇,2019(3):108-111.
二级引证文献
3
1
贾文霞,曹玉晶.
公共选修课教学探讨——以“MS OFFICE高级应用”课程为例[J]
.通讯世界,2017,0(12):278-279.
被引量:3
2
王克成.
开设献血与公益公共选修课的实践与反思[J]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8,31(3):471-473.
被引量:2
3
乞耀龙,黄平平,高志奇,谭维贤.
电子信息工程“Matlab基础”线上教学[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24,46(1):180-183.
1
刘沈荣.
高等数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思考[J]
.中国成人教育,2010(12):143-144.
被引量:4
2
冯意心.
高等院校公共选修课的现状研究[J]
.林区教学,2011(9):72-73.
被引量:2
3
刘冬云.
高校公共选修课网络教学模式的探讨[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10):203-204.
被引量:1
4
柏志华.
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5(13):224-224.
被引量:7
5
程小红,马建华.
工具主义在课程中的扩张及反思[J]
.科学咨询,2009(9):76-76.
被引量:1
6
李向军,耿爱丽.
面向21世纪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J]
.现代情报,1997,17(4):29-30.
被引量:1
7
李惠康,陆文龙.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
.高等理科教育,1996(2):17-22.
被引量:1
8
关玲,郭述平.
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及发展趋势[J]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3):70-72.
被引量:6
9
母小勇,谢安邦,阎光才.
论构建我国21世纪高等教育创新课程体系之理念[J]
.教育研究,1999,20(11):15-20.
被引量:51
10
魏兴无.
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策略[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0(7):158-159.
科教文汇
2010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