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井工和露天联合开采环境破坏作用的分析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任何岩体的开挖工程都将引起其周围岩体的变形和破坏,并对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各类建筑设施产生破坏作用。对于井工与露天联合开采的矿山,由于两种采动影响的相互叠加,以及两者平衡状态的相互干扰,而诱发了原平衡体的活化,致使其影响范围内的岩体持续变形,且不断呈递增之势,从而严重地影响周边建筑设施的安全,为此,本文将着重论述此类开采方法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作用及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作者
孙世国
李积胜
机构地区
煤科总院抚顺分院
出处
《露天采煤技术》
1998年第A08期66-68,共3页
Opencast Coal Mining Technology
关键词
联全开采
采动影响
环境破坏
采煤
露天矿
分类号
X828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TD824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23
1
德赛编C S.岩土工程数值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20-30.
2
冯元桢.连续介质力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38-48.
3
李先伟.岩体力学性质[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317-320.
4
孙世国.复合采动对边坡岩体变形与稳定性影响的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8,9..
5
王思敬.大型高速滑坡的全过程能量分析及其灾害预报[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9.100-142.
6
胡广稻.滑坡动力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7
[8]蔡美峰,何满朝,刘东燕.岩石力学与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6-118.
8
[10]Q.Sheng,Z.Q.Yue,C.F.LeeL,G.Tham,H.Zhou.Estimating the excavation disturbed zone in the permanent shiplock slopes of the Three Gorges Project,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Sciences,2002,39:165-184.
9
卢世宗.我国露天矿山边坡研究概况与展望[A].第四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文集[C].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
10
蔡美峰,何满潮,刘东燕.岩石力学与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16-118.
引证文献
3
1
吕俊伟,杨天鸿.
井采条件下安家岭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J]
.露天采矿技术,2007,22(5):13-16.
被引量:5
2
陈仕阔,杨天鸿,张华兴.
平朔安家岭露天矿地下采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J]
.煤炭学报,2008,33(2):148-152.
被引量:37
3
孙世国,万林海,王思敬.
矿山复合开采岩体移动理论与安全评价方法[J]
.地学前缘,2000,7(B08):289-29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49
1
王云鹏,杨胜利,郭书英.
含运输巷道的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J]
.金属矿山,2009,38(S1):98-102.
被引量:1
2
王振伟,张青波,刘天苹,李世海.
地下开采引起覆岩破坏的三维数值模拟研究[J]
.煤炭科学技术,2013,41(S2):121-124.
被引量:3
3
王振伟.
安太堡露天矿运煤巷道安全性研究[J]
.露天采矿技术,2008,23(4):17-19.
被引量:5
4
王振伟,王来贵,王建国.
井采影响下边坡岩体变形破坏规律研究[J]
.矿业研究与开发,2009(2):13-15.
被引量:17
5
杨胜利,王云鹏.
排土场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
.露天采矿技术,2009,24(3):4-7.
被引量:35
6
马日东.
黑岱沟露天煤矿端帮采煤的边坡稳定性研究[J]
.露天采矿技术,2009,24(3):10-11.
被引量:4
7
郑友毅.
露井联采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533-536.
被引量:11
8
李长洪,王云飞,蔡美峰,苗胜军,范丽萍.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露天转地下开采边坡变形模型[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9,31(8):945-950.
被引量:9
9
王东,曹兰柱,宋子岭.
基于RFPA-SRM的露井联采边坡稳定性研究[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0):1562-1565.
被引量:13
10
刘爱华,赵国彦,李夕兵,陈红江.
罗山矿区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的特殊性[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9,20(3):11-17.
被引量:2
1
王社荣,李永喻.
象山矿井“三下”开采的煤柱留设[J]
.陕西煤炭,2010,29(1):52-53.
2
党高锋,张子超,杨玉学.
尾砂胶结充填法对地表建筑设施稳定性影响分析[J]
.现代矿业,2013,29(8):26-29.
被引量:1
3
黄卫安.
盐矿水溶采空区及地面重要建筑设施的监控管理问题探讨[J]
.中国井矿盐,1997,28(3):27-29.
被引量:2
4
李婕.
煤矿井下施工环境解析及建筑设施结构设计[J]
.煤炭技术,2014,33(3):39-41.
被引量:1
5
陈建杰,吴庆伟.
1930煤矿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J]
.山东煤炭科技,2014,32(10):170-171.
被引量:1
6
王建华,康志强,吕广忠,王福生,杨国华.
开采引起地表沉降的神经网络预测研究[J]
.现代矿业,2009(5):66-69.
被引量:1
7
徐永刚.
1600万m^3石方深孔控制爆破施工技术[J]
.爆破,2011,28(1):49-52.
被引量:4
8
赵会朝.
开采缓倾斜煤层采空区对地表影响分析[J]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1):149-150.
被引量:1
9
赵兵朝,余学义.
矿区三下开采安全性评价与计算机仿真方法[J]
.陕西煤炭,2008,27(3):3-6.
被引量:4
10
隋惠权,王忠林.
覆岩离层注浆控制地表沉降技术的理论与实践[J]
.岩土工程学报,2001,23(4):510-512.
被引量:12
露天采煤技术
1998年 第A0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