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四川盆地区干旱强度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利用干旱动态评估指标的研究成果,对1961一1997年四川盆地区干旱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新行政区划下四川盆地区干旱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作者
田宏
徐崇浩
彭骏
陈文秀
彭树彬
机构地区
四川省气候中心
出处
《四川气象》
1998年第2期40-44,共5页
Journal of Sichuan Meteorology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干旱强度
时空分布
旱灾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137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32
参考文献
3
1
四川省气象局资料室.四川盆地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1981.
2
田宏,徐崇浩,彭骏,陈文秀.
四川盆地干旱动态评估指标的研究[J]
.气象,1998,24(4):11-15.
被引量:28
3
詹兆渝,余勇,胡雪.
四川旱涝——国际标准三十年简述[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1992,24(3):40-44.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9
1
张养才,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1991年
2
郑斯中,气候影响评价,1989年
3
潘守文,小气候考察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1989年
4
团体著者,四川盆地干旱的图集和资料,1988年
5
高国栋,中国地表面辐射平衡与热量平衡,1982年
6
团体著者,四川盆地灾害性天气气候图集,1981年
7
沈金妹,董晓敏.
对“BM”方法的修改及其在江苏省旱涝分析上的应用[J]
.气象,1991,17(11):8-13.
被引量:3
8
陆叔鸣.
江西省伏、秋旱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预测[J]
.气象,1992,18(5):26-31.
被引量:14
9
王建平,傅抱璞.
土壤-大气系统中蒸发过程的数值模拟[J]
.气象学报,1992,50(3):327-33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31
1
段修荣.
荣县旱涝──国际标准30年简述[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1994,26(1):50-53.
2
高阳华,冉荣生,唐云辉,李轲.
重庆市干旱的分类与指标[J]
.贵州气象,2001,25(6):16-18.
被引量:27
3
赵书明,周永刚.
YJ/H系列液体加热器[J]
.客车技术与研究,2006,28(1):40-40.
被引量:1
4
何永坤,王勇.
基于水热条件下干旱实时动态监测研究[J]
.气象,2006,32(8):102-106.
被引量:7
5
毛留喜,钱拴,侯英雨,李朝生.
2006年夏季川渝高温干旱的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估[J]
.气象,2007,33(3):83-88.
被引量:23
6
刘庆,毛军需,彭国照.
四川盆地夏旱多因素综合评估方法探讨[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25(3):82-85.
被引量:5
7
李星敏,杨文峰,高蓓,付万明.
气象与农业业务化干旱指标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7):111-116.
被引量:31
8
彭贵芬,张一平,赵宁坤.
基于信息分配理论的云南干旱风险评估[J]
.气象,2009,35(7):79-86.
被引量:25
9
夏智宏,周月华,许红梅.
基于SWAT模型的汉江流域径流模拟[J]
.气象,2009,35(9):59-67.
被引量:21
10
祝新建,王新红,张红卫,耿俊平,臧新洲.
河南省获嘉县农田水分供需特征及秸秆覆盖效果分析[J]
.气象,2009,35(9):98-103.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37
1
苏永秀,李政,吕厚荃.
水分盈亏指数及其在农业干旱监测中的应用[J]
.气象科技,2008,36(5):592-595.
被引量:30
2
黄会平.
1949~2005年全国干旱灾害若干统计特征[J]
.气象科技,2008,36(5):551-555.
被引量:23
3
夏明方.
从清末灾害群发期看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历史条件──灾荒与洋务运动研究之一[J]
.清史研究,1998(1):70-82.
被引量:31
4
高建国.
灾害学概说(续)[J]
.农业考古,1986(2):321-334.
被引量:15
5
竺可桢.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
.考古学报,1972(1):15-38.
被引量:1318
6
刘定辉,刘永红,熊洪,徐富贤,庞良玉,王明田,潘开文,陈尚洪.
西南地区农业重大气象灾害危害及监测防控研究[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S1):208-212.
被引量:20
7
詹兆渝,余勇,胡雪.
四川旱涝——国际标准三十年简述[J]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1992,24(3):40-44.
被引量:5
8
田远.
四川历代自然灾害述略[J]
.文史杂志,1991(6):39-41.
被引量:1
9
袁文平,周广胜.
标准化降水指标与Z指数在我国应用的对比分析[J]
.植物生态学报,2004,28(4):523-529.
被引量:372
10
张强,高歌.
我国近50年旱涝灾害时空变化及监测预警服务[J]
.科技导报,2004,22(7):21-24.
被引量:93
引证文献
11
1
高阳华,冉荣生,唐云辉,李轲.
重庆市干旱的分类与指标[J]
.贵州气象,2001,25(6):16-18.
被引量:27
2
田宏,徐崇浩,陈文秀,彭骏.
四川盆地避旱时段的诊断分析及干旱胁迫分型[J]
.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9,14(1):102-107.
被引量:1
3
徐崇浩,田宏,刘庆.
四川省干旱的再认识及对策建议[J]
.四川气象,1999,19(1):7-9.
被引量:1
4
张玉芳,王锐婷,陈东东,周芸,王明田,李金建.
利用水分盈亏指数评估四川盆地玉米生育期干旱状况[J]
.中国农业气象,2011,32(4):615-620.
被引量:38
5
王明田,张玉芳,马均,刘娟,李金建,陈东东.
四川省盆地区玉米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J]
.应用生态学报,2012,23(10):2803-2811.
被引量:38
6
李金建,张菡,王锐婷,张玉芳.
基于湿润指数的四川盆地农业干旱时空变化特征[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1):129-136.
被引量:19
7
唐云辉,高阳华,冉荣生.
重庆市夏季干旱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贵州气象,2002,26(2):14-18.
被引量:5
8
王明田,蔡元刚,张玉芳,黄晚华,刘琰琰,马均.
基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四川省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特征[J]
.西南农业学报,2014,27(4):1715-1722.
被引量:10
9
杨春瑰,张楚瑶.
川渝地区近50年干旱特征及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动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2015,10(3):342-347.
被引量:3
10
王春学,张顺谦,周斌,陈文秀,孙蕊.
四川盆地春旱日数准2年周期特征及其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2(3):130-13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32
1
李娜,霍治国,钱锦霞,周晓宇,史源香.
山西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5):100-107.
被引量:21
2
李军玲,郭其乐.
夏玉米花期阴雨风险区划遥感方法研究[J]
.遥感信息,2015,30(2):77-79.
被引量:3
3
许丹.
贵州省秋旱时空分布规律研究[J]
.贵州气象,2004,28(C00):7-9.
4
童海滨,陆宝宏,周祥林,余赛英,崔亚军.
关于降水干旱指标的设想[J]
.水文,2005,25(2):4-8.
被引量:10
5
柯雄.
实验性尼龙铸塑工艺[J]
.国外塑料,2005,23(4):64-64.
6
梁凤荣.
再谈重庆高温干旱[J]
.四川气象,2007,27(3):18-20.
被引量:3
7
何泽能,李永华,陈志军,高阳华.
重庆市2006年夏季城市热岛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2008,24(5):527-532.
被引量:29
8
高阳华,田永中,陈志军,唐云辉,杨世琦.
基于GIS的重庆市复杂地形干旱精细化空间分布[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3):421-425.
被引量:11
9
李学明,郭尚坤,王剑柯,唐云辉.
Surfer在干旱预警决策服务系统中的应用[J]
.中国农业气象,2009,30(3):426-430.
被引量:4
10
何泽能,李永华,白莹莹.
重庆市2006年夏季城市热岛数值模拟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464-2465.
被引量:9
1
田宏,徐崇浩,彭骏,陈文秀.
四川盆地干旱动态评估指标的研究[J]
.气象,1998,24(4):11-15.
被引量:28
四川气象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