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分布
被引量:
17
全文增补中
导出
摘要
综合报道了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其在各类植物中的分布。指出这类物质一般呈黄色 ,其天然物以游离态或甙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特别是在高等植物的花、叶。
作者
吴莉宇
彭黎旭
汤建彪
仇厚援
机构地区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工学院
出处
《热带农业科学》
1998年第5期73-79,共7页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结构
黄酮类
黄酮醇类
黄烷酮类
分类号
O626.31 [理学—有机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231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28
参考文献
3
1
邹耀洪.
箬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分析化学,1996,24(2):216-219.
被引量:23
2
邹耀洪.
国产甘薯叶黄酮类成分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1996,15(1):71-74.
被引量:46
3
谢大年,郭兆贵.
银杏叶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
.色谱,1994,12(5):384-385.
被引量:51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邹耀洪.
薏苡仁挥发性成份的分析[J]
.分析化学,1995,23(1):93-96.
被引量:5
2
邹耀洪.
杨梅果核中油脂抗氧化成分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1995,15(2):13-17.
被引量:20
3
谢玉如,黄酮类化合物,1983年
4
团体著者,黄酮体化合物鉴定手册,1981年
5
团体著者,中草药成分化学,1980年
6
邹耀洪,分析测试学报
7
Li Q M,J Chromatogr,1991年,562卷,435页
8
团体著者,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1991年
9
团体著者,中国农业百科全书,1989年
10
戴伦凯,黄酮类化合物,1983年
共引文献
116
1
陈乃富,黄新华,季洪武.
蕨菜黄酮对小鼠体内丙二醛含量的影响[J]
.生物学杂志,2006,23(4):30-33.
被引量:17
2
邓丹丹,赵浩如,黄罗生.
水解时间对银杏黄酮含量的影响[J]
.中成药,2004,26(8):662-664.
被引量:13
3
马庆一,张侠,熊卫东,林美华.
连苯三酚法条件的优化及其在红薯梗活性评价中的应用[J]
.食品科学,2004,25(7):132-135.
被引量:5
4
李梅,陆敏仪.
近年来银杏叶及其制剂分析测定研究概况[J]
.中药材,2001,24(5):371-376.
被引量:5
5
上官小东,郎惠云.
H_2O_2-Luminol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银杏黄酮[J]
.分析试验室,2004,23(11):10-13.
被引量:10
6
上官小东,王党社.
AlCl_3-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黄酮的含量[J]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4(4):273-275.
被引量:7
7
上官小东,郎惠云,马亚军.
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银杏黄酮[J]
.分析试验室,2004,23(12):48-50.
被引量:4
8
高志强,江相兰,宋仲容.
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评述[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1):38-43.
被引量:23
9
上官小东,王福生,郎惠云.
ClO^--鲁米诺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法测定银杏黄酮[J]
.分析试验室,2005,24(3):23-26.
被引量:2
10
孔阳,马养民,余博,史清华.
蝙蝠葛茎叶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4):151-153.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231
1
黄锁义,黎海妮,唐玉莲,刘海花.
小叶榕榕树须总黄酮提取及对羟自由基清除研究[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6,13(4):16-18.
被引量:5
2
段煜,杜宗良,唐卫文,吴大诚.
硬脂酸和月桂酸在Novozym 435催化下对芦丁酯化及分子筛对酯化率的影响[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5):741-746.
被引量:15
3
杨小红,陈文,姜曼花,李丽立,潘勇,邱细敏.
白术总黄酮鉴别及含量测定[J]
.晓庄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5(1):16-19.
被引量:7
4
施荣富,王春红,李永海,温中平,徐双民,顾清萍.
沙棘叶黄酮含量及变化规律研究[J]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2003,1(1):40-44.
被引量:9
5
周文亮,孙蕴哲,唐星.
用大孔树脂纯化柿叶总黄酮工艺考察[J]
.中国药剂学杂志(网络版),2008(5):276-282.
被引量:13
6
霍长虹,梁鸿,赵玉英,林文翰.
老鼠簕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海洋药物,2004,23(3):39-44.
被引量:11
7
彭兴,龙盛京.
老鼠簕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4,19(6):231-234.
被引量:5
8
王秉文,王永红.
沙棘总黄酮对豚鼠心功能的影响[J]
.沙棘,1993,6(3):25-27.
被引量:3
9
王秉文,冯养正,于佑民,张慧敏,朱蓉.
沙棘总黄酮对正常人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1993,14(2):138-140.
被引量:17
10
安康,房伯平,陈景益,张雄坚,符史立.
甘薯保健功能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
.广东农业科学,2004,31(B12):6-9.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17
1
李卫,宁正祥.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子修饰[J]
.食品科学,2005,26(8):505-507.
被引量:10
2
刘玉芬,夏海涛,杨树平.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剑麻花中总黄酮的含量[J]
.食品科学,2005,26(9):418-419.
被引量:46
3
高彦祥,崔亚娟.
沙棘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
.饮料工业,2006,9(1):17-23.
被引量:11
4
胡忠,吴奕瑞,黎宝荣,王海东.
老鼠簕类黄酮的提取及生理活性研究[J]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3):49-55.
被引量:10
5
黄伟,唐灿.
黄酮类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1470-1471.
被引量:9
6
张纪宁.
分光光度法测定新疆红花中总黄酮含量[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2):47-50.
被引量:6
7
周燕芳,赖春李.
葫芦茶叶子黄酮的提取及结构的初步鉴定[J]
.现代食品科技,2009,25(9):1076-1079.
被引量:2
8
王小红,曹阳,吴阳,杨建新.
大叶榕须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2010,22(12):1486-1491.
被引量:2
9
霍清,孙玉娇,崔玉梅,张元.
芦丁及其酶催化酯化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338-19340.
被引量:2
10
刘丽,霍清.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分析监测儿茶素酯化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63-19665.
二级引证文献
128
1
董琳,赖伟勇,苏文琴,刘雪菲丹,高炳淼,靳德军,魏娜,张小坡.
具有南海海洋资源特色的海洋药物化学成分预实验设计探索[J]
.广东化工,2021,48(1):211-212.
被引量:1
2
张虹,王宝森,白红丽,郭俊明,张德刚,罗晶.
云南野生马蹄香总黄酮含量的分析[J]
.北方园艺,2011(10):37-38.
3
姜明华,徐凌川,迟永利,刘玉红.
三籽两型豆总黄酮·氨基酸含量测定[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899-1900.
被引量:2
4
朱远平.
微波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柚皮中黄酮含量的研究[J]
.广东化工,2007,34(8):95-97.
被引量:11
5
叶春,徐丽娟,杨根勤,阳从先.
鱼腥草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鉴别[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28(9):130-133.
被引量:6
6
叶春,徐丽娟,杨根勤,阳从先.
鱼腥草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及鉴别[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18(5):143-147.
被引量:3
7
朱远平.
微波辅助提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柚皮中总黄酮含量[J]
.饲料工业,2007,28(22):43-45.
8
闫增韬,陈平,樊瑞胜.
橙皮苷铜配合反应的工艺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5):588-591.
被引量:4
9
朱远平,牟利辉.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金柚皮中总黄酮的含量[J]
.广东化工,2007,34(12):90-92.
被引量:6
10
陈义,汪小钢,宛晓春.
儿茶素分子修饰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B08):367-369.
被引量:4
1
张弛,张芳宁,王学超,潘鑫复.
天然物6-正戊基吡喃-2-酮(6PP)的全合成[J]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18(8):1335-1336.
被引量:1
2
蒋新宇,周春山.
氨基酸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述评[J]
.湖南化工,1999,29(2):9-11.
被引量:16
3
陈红军,黄如芳.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新进展[J]
.湖南化工,1998,28(3):43-45.
被引量:2
4
刘珊,张姝,苏宇,刘权,廖显威.
3种黄酮醇类化合物核磁共振碳谱的理论研究[J]
.波谱学杂志,2007,24(2):175-181.
被引量:1
5
王响元,刘珍伶,马志刚,施伟,熊芸.
多枝柽柳中的查尔酮和黄烷酮类化学成分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1(4):587-590.
被引量:7
6
赵永光,赵莹,张建平,梁力曼,张慧.
超声波法提取枸杞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09,28(12):131-133.
被引量:5
7
王志光,马维勇,张椿年.
亲电性有机硒试剂的反应及其在天然物合成中的应用[J]
.化学试剂,1993,15(1):25-30.
被引量:4
8
吴丹,刘英,陈健初.
HPLC法测定四季柚的黄烷酮类化合物[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9-11.
被引量:2
9
杨乡珍.
钌的光度分析进展[J]
.湿法冶金,1999,18(1):64-68.
10
杨乡珍.
镝的光度分析进展[J]
.湿法冶金,2003,22(4):213-216.
热带农业科学
199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