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遗产活化论
被引量: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遗产活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遗产的保护继承和旅游的开拓创新。遗产活化的意思实际上就是如何把遗产资源转化成旅游产品而又不影响遗产的保护传承。
作者
喻学才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旅游学系
旅游规划研究所
出处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共2页
Tourism Tribune
关键词
遗产
活化
保护传承
旅游产品
资源转化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F592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48
引证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371
同被引文献
548
1
周佳,苏文.
历史文化街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J]
.装饰,2022(12):136-138.
被引量:4
2
葛思坤,陈晓蕾.
革命文化数字化创新发展路径研究[J]
.探求,2023(5):75-81.
被引量:1
3
章牧.
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研究——基于文旅融合的视角[J]
.社会科学家,2021,36(6):15-20.
被引量:40
4
王高波.
浅谈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在文创产业中的运用[J]
.北极光,2020(1):51-52.
被引量:5
5
邹宏霞,李培红.
长沙城郊乡村体验旅游的开发探讨[J]
.经济地理,2007,27(6):1051-1055.
被引量:15
6
苑利.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我们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
.农业考古,2006(6):168-175.
被引量:65
7
冯冬生,焦现伟.
北京奥运会价值评估初探[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6):31-34.
被引量:4
8
陶伟.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J]
.旅游学刊,2000,15(5):35-41.
被引量:70
9
海日.
蒙古贞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兼议阜新蒙古剧[J]
.职大学报,2009(1):109-110.
被引量:2
10
杜忠潮,柳银花.
基于信息熵的线性遗产廊道旅游价值综合性评价——以西北地区丝绸之路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11,34(3):519-524.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48
1
张书颖,刘家明,朱鹤,张香菊.
线性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对旅游利用模式的影响——基于《世界遗产名录》的统计分析[J]
.中国生态旅游,2021(2):203-216.
被引量:11
2
吴必虎,黄潇婷,刘培学,黄震方,张捷,黄珊蕙,孙晋坤.
中国旅游地理研究:成果应用转化和研究技术革新[J]
.中国生态旅游,2021(1):52-65.
被引量:8
3
张建忠,孙根年.
基于文化遗产视角的陵墓遗址旅游开发——以乾陵、西夏王陵和明十三陵为例[J]
.经济地理,2011,31(11):1937-1942.
被引量:28
4
张建忠,孙根年.
遗址公园: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
.人文地理,2012,27(1):142-146.
被引量:47
5
张建忠,孙根年.
基于文化意象视角的宗教遗产地旅游文化内涵挖掘——以五台山为例[J]
.人文地理,2012,27(5):148-152.
被引量:29
6
陈光.
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策[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6(1):131-134.
被引量:2
7
吴朋飞,郭家璇,贾彤.
区域文化地理学与大遗址综合研究的典范——《大遗址的文化地理空间分析——以咸阳原为例》评析[J]
.唐都学刊,2014,30(3):82-87.
8
朱尖,史话.
集安市旅游资源特征、功能分区与深度开发[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30(10):1264-1267.
被引量:4
9
朱尖,王欣.
集安市文博旅游资源RMP分析与优化开发研究[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3):49-53.
被引量:2
10
苏卉,王丹.
基于数字技术的大遗址区文化资源的活化策略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2):174-17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71
1
王志强,廖建军,路小欣.
传统村落上甘棠村的有机更新与保护研究[J]
.中外建筑,2021(2):144-147.
被引量:1
2
宋博文.
武汉军运会及军运会文化遗产价值探讨[J]
.体育视野,2022(10):25-27.
3
朱鹤,李晓玲,刘小茜,覃雄合.
军事遗产旅游资源分类与价值评估[J]
.中国生态旅游,2021(5):811-824.
被引量:3
4
张书颖,刘家明,朱鹤,张香菊.
线性文化遗产的特征及其对旅游利用模式的影响——基于《世界遗产名录》的统计分析[J]
.中国生态旅游,2021(2):203-216.
被引量:11
5
罗莹.
文旅融合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以明显陵为例[J]
.北京民俗论丛,2022(1):104-112.
6
王芳,黄远水,吴必虎.
传统技艺文化遗产旅游活化路径的模型构建研究[J]
.旅游学刊,2021,36(2):92-103.
被引量:45
7
朱烜伯,喻兴洁,张家其.
乡村振兴视域下欠发达地区传统村落旅游开发空间结构探析——以湘西州为例[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5):96-105.
被引量:11
8
史杜芳.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黄梅戏旅游可持续发展系统优化调控研究——以安庆市为例[J]
.大众标准化,2020,2(22):131-133.
9
周广坤.
山东省传统村落“可达性—吸引力”评价与优化策略研究[J]
.城市问题,2021(2):44-53.
被引量:5
10
梁天闻,马建荣,王丹.
交旅融合背景下公路旅游型桥梁的内涵特征[J]
.公路交通科技,2023,40(S02):193-197.
1
甘信云,张希晨.
新媒体环境下无锡工业遗产活化应用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2015,0(10):98-99.
被引量:2
2
张建忠,孙根年.
遗址公园:文化遗产体验旅游开发的新业态——以西安三大遗址公园为例[J]
.人文地理,2012,27(1):142-146.
被引量:47
3
谢冶凤,郭彦丹,张玉钧.
论旅游导向型古村落活化途径[J]
.建筑与文化,2015(8):126-128.
被引量:28
4
薛华菊,方成江,马耀峰.
产业融合视角下陕西旅游遗产文化业发展模式研究[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6):52-54.
被引量:3
5
胡朴.
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对上海城市更新的影响[J]
.科学发展,2015(12):94-100.
6
阮晓村.
荷兰历史小区的更新与保护[J]
.上海房地,2016(9):53-54.
旅游学刊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