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Gis下经济分布特征的研究——以甘肃境内渭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借助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甘肃境内渭河流域的地势、坡度、水系、交通与经济空间分布规律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经济与地势、地形、水系、交通紧密联系的规律。通过对甘肃境内渭河流域经济与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实现协调区域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政府行为、创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和谐环境和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依据。
作者
苗涛
徐晓天
张丽
吉亚鹏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
出处
《甘肃科技》
2010年第5期8-9,共2页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GIS
空间分布
区域经济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82
同被引文献
45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74
参考文献
8
1
高红光.
交通运输与经济带的发展[J]
.运输经理世界,2004(8):7-10.
被引量:4
2
梁会民,赵军.
基于GIS的黄土塬区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J]
.人文地理,2001,16(6):81-83.
被引量:90
3
刘冬华,李琴.
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间关系:以长三角为例[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7(3):76-80.
被引量:13
4
叶明.
城市人口空间分析及其GIS应用模型[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21(2):5-8.
被引量:18
5
张军,倪绍祥,于文静,刘燕.
三江并流区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J]
.山地学报,2003,21(1):121-125.
被引量:42
6
杨斌.
用增长极理论探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形成及意义[J]
.经济研究导刊,2008(5):140-142.
被引量:2
7
牛最荣,李德生,黄维东,张正强.
甘肃境内渭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预报模型研究[J]
.水文,2008,28(1):51-55.
被引量:17
8
胡志斌,何兴元,李月辉,胡远满.
岷江上游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623-625.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45
1
胡志斌,何兴元,江晓波,赵永华,胡远满,常禹,李月辉,韩文权,刘淼.
岷江上游典型时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初步分析[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797-1803.
被引量:35
2
牛最荣,高前兆,扈祥来,马正耀,张正强.
甘肃时段暴雨主要统计参数的水平分布规律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4,27(3):310-314.
被引量:8
3
韩添丁,叶柏生,丁永建.
近40a来黄河上游径流变化特征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04,27(4):553-557.
被引量:37
4
张文新.
美国人口地理学的近期进展[J]
.人文地理,2001,16(1):6-10.
被引量:7
5
刘邵权,陈国阶.
西藏昌都横断山区聚落生态环境与生态建设方案[J]
.山地学报,2001,19(2):141-144.
被引量:8
6
邱风,张国平,郑恒.
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问题的再认识[J]
.中国工业经济,2005(4):77-85.
被引量:114
7
牛最荣,赵志农,扈祥来,马正耀,张正强.
甘肃省时段暴雨量随高程变化规律分析[J]
.水文,2005,25(3):46-49.
被引量:9
8
何兴元,胡志斌,李月辉,胡远满.
GIS支持下岷江上游土壤侵蚀动态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12):2271-2278.
被引量:47
9
黄维东,牛最荣.
水资源系统分析方法在引大入秦工程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J]
.水利规划与设计,2006(1):26-30.
被引量:11
10
魏本德,杨菊娥.
天山北坡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43-48.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82
1
韩耀文,魏艳红.
河西荒漠绿洲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通报,2021,37(6):19-24.
被引量:2
2
沈兵明,金艳.
基于GIS的山地人居环境自然要素综合评价——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J]
.经济地理,2006,26(S1):305-311.
被引量:17
3
王宝明.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不协调的主要问题探析[J]
.党政干部学刊,2006(8):38-39.
被引量:3
4
李秀丽,刘占波,赵军.
石羊河流域居民地空间分布类型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4):97-101.
被引量:16
5
牛最荣,赵文智,刘进琪,陈学林.
甘肃渭河流域土地利用及覆被变化对径流的影响研究[J]
.水利水电技术,2012,43(4):5-10.
被引量:15
6
王春菊,汤小华.
基于GIS的福建省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化[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4):71-74.
被引量:57
7
常建国,刘劲,闫世杰.
太行山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针阔叶树种的选择[J]
.山西林业科技,2004,33(2):1-5.
被引量:1
8
常建国.
太行山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中灌草植物的选择[J]
.山西林业科技,2004,33(3):6-9.
被引量:2
9
王嘉学,彭秀芬,杨世瑜.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旅游资源及其环境脆弱性分析[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5(2):59-64.
被引量:4
10
张志,朱金兆,朱清科,张宇清,姚爱静,曹刚,魏铁.
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景观地形分异格局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5,27(2):43-48.
被引量:18
同被引文献
45
1
乔家君,李小建.
近50年来中国经济重心移动路径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1):12-16.
被引量:167
2
王春菊,汤小华,吴德文.
福建省居民点分布与环境关系的定量研究[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8(1):89-92.
被引量:21
3
刘德钦,刘宇,薛新玉.
中国人口分布及空间相关分析[J]
.测绘科学,2004,29(B12):76-79.
被引量:66
4
郭晓东,牛叔文,刘正广,李国柱.
山地丘陵过渡区人口——经济空间分布研究——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J]
.开发研究,2005(5):70-73.
被引量:5
5
沈绿珠.
空间关联分析及其应用[J]
.统计与决策,2006,22(8):28-30.
被引量:32
6
胡志斌,何兴元,李月辉,胡远满.
岷江上游居民点分布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4):623-625.
被引量:24
7
王书国,段学军,姚士谋.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空间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4):405-409.
被引量:34
8
张松林,张昆.
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对比研究[J]
.统计研究,2007,24(7):65-67.
被引量:75
9
段成荣.60年来中国人口的地区分布及其变化[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2):11-15.
10
韩惠 刘勇 刘瑞雯.中国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成因探讨.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4):16-21.
引证文献
4
1
周艳,涂建军,卢德彬,阎晓,武京涛.
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关系及其变化研究[J]
.经济地理,2011,31(11):1781-1785.
被引量:56
2
贾国平,朱志玲,刘亚亚.
宁夏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研究[J]
.新疆农垦经济,2015(5):54-57.
被引量:4
3
黄登科,赵宇鸾.
贵州省县域人口与经济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4(5):16-25.
被引量:14
4
刘维杰.
基于SuperMap GIS的邢台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J]
.邢台学院学报,2017,32(4):18-21.
二级引证文献
74
1
冯月,刘志彪.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区域差距及驱动因素[J]
.财经科学,2021(5):63-76.
被引量:13
2
刘训美,苏维词,官冬杰.
三峡库区重庆段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分布研究[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0(5):37-43.
被引量:8
3
肖周燕.
中国人口与经济分布一致性的空间效应研究[J]
.人口研究,2013,37(5):42-52.
被引量:61
4
刘正兵,郑力绪.
河南省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分析[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5):73-79.
被引量:5
5
庄海燕,吴相利.
多视角下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空间分布格局分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29(5):77-81.
6
吴相利,庄海燕.
黑龙江省人口分布与经济格局协调发展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1):164-169.
被引量:15
7
纪韶,朱志胜.
中国城市群人口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平衡性研究——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的分析[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4,34(2):5-16.
被引量:31
8
刘娜,石培基,李博.
甘肃省人口经济空间分异与关联研究[J]
.干旱区地理,2014,37(1):179-187.
被引量:34
9
杨楠,张阳生.
回族聚居区人口—经济协调发展时空过程探析——以宁夏同心、海原、泾源、西吉四县为例[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29(2):63-68.
10
李娟,董平,陆玉麒,王毅,郭政.
中原经济区人口与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27(10):2222-2230.
被引量:16
1
王文行.
甘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对策探析[J]
.发展,1998,0(11):8-9.
2
代春芳,杨斌,宋涛.
浅析渭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影响因素[J]
.水能经济,2017,0(2):121-121.
3
吕平会,季志平,韩燕,赵根梅.
对渭河流域区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的思考与建议[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416-417.
4
朱素英,润博.
袁纯清:打造一个山川秀美、经济发展的新陕西[J]
.记者观察(下),2007,0(12):4-9.
5
孙志军.
促进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模式探究[J]
.中国经贸,2013(4):98-98.
6
黄兴义,黄钦珍.
以大交通带大开发用大开放促大发展:贵州交通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关系及对策 …[J]
.银行与经济,2000(4):5-7.
7
王芳.
试论经济与交通的关系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J]
.云南科技管理,2005,18(3):73-75.
8
闻晓.
文化旅游 西部大开发的亮点[J]
.当代经济,2000,17(5):7-8.
被引量:3
9
重大项目动态[J]
.陕西发展和改革,2011(5):16-17.
10
王光普.
甘肃民间四绝 刺绣:人类童年时代吉祥物[J]
.中国西部,2002(5):96-99.
甘肃科技
201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