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少数民族蚕丝技术源流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西南是祖国少数民族荟萃之地,我们在1985年进行了湘西和贵州的实地调查和考察。通过民族学的调查,使我们领会到在蚕丝科技领域内尚有不少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发掘和加深认识。现将此次调查所得摘要叙述如下。一、蚕桑技术南方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养蚕的桑叶来源一般主要靠中。
作者
蒋猷龙
梁加龙
机构地区
浙江省农科院
浙江丝绸工学院
出处
《农业考古》
1990年第1期315-324,共10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关键词
蚕丝
养蚕
桑树
印染
纺织
中国
分类号
TS102.331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98
1
范家伟.
六朝时代岭南地区经济物产考[J]
.农业考古,1999(3):263-270.
被引量:5
2
高汉玉,王任曹,陈云昌.
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纺织品[J]
.文物,1979(6):44-48.
被引量:17
3
段拭.
江苏铜山洪楼东汉墓出土纺织画象石[J]
.文物,1962(3):31-32.
被引量:3
4
杨豪,杨耀林.
广东高要县茅岗水上木构建筑遗址[J]
.文物,1983(12):31-46.
被引量:27
5
周匡明.
养蚕起源问题的研究[J]
.农业考古,1982(1):133-138.
被引量:13
6
何彪,吴小平.
苗族古歌《枫木歌》的人类起源观初探[J]
.贵州民族研究,1983,3(4):106-112.
被引量:8
7
潘光华.
苗族鼓社祭[J]
.贵州民族研究,1981,1(4):47-57.
被引量:8
8
吴伟峰.
壮族历史上的纺织业[J]
.广西民族研究,1995(2):51-57.
被引量:10
9
李荣华,陈萍.
中国蚕丝文化概论[J]
.蚕学通讯,1997,0(3):28-32.
被引量:25
10
高翔.
从嫘祖传说谈我国蚕桑文化的起源地[J]
.华夏文化,1994,0(2):21-2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刘兴林.
汉代的纺纱和绕线工具[J]
.四川文物,2008(4):90-94.
被引量:6
2
白雪,张桂征,黄梅梅,韦素萍,李莉,何松涛.
少数民族蚕丝文化对构建广西特色蚕丝文化的意义探讨[J]
.中国蚕业,2015,36(1):77-81.
被引量:4
3
张业顺,吴堂凤,张国政,王福海.
镇江蚕桑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J]
.丝绸,2018,55(2):87-94.
被引量:6
4
白雪,何松涛,李莉,韦素萍,蒋璇,黄梅梅.
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期的蚕丝文化新内涵探讨[J]
.中国蚕业,2018,39(4):64-69.
被引量:3
5
杨敬娜.
苗族信仰与其生计方式的相关性分析——以《苗族古歌》“蝶”“鸟”为研究中心[J]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3):139-145.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张波.
古建筑资源文化价值重构和集约化开发的研究——以四川渠县为例[J]
.科技通报,2021,37(7):121-125.
2
吴卫.
昙石山遗址出土纺轮研究(下)[J]
.文物春秋,2015(2):15-21.
被引量:2
3
刘海宇.
汉代画像砖中的西王母持纴器图考[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112-119.
被引量:7
4
白雪,何松涛,李莉,韦素萍,蒋璇,黄梅梅.
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期的蚕丝文化新内涵探讨[J]
.中国蚕业,2018,39(4):64-69.
被引量:3
5
杨欢.
湖南汉墓出土纺轮初探[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1):60-61.
6
周丽,刘学锋,李冬兵,王一,曾泽彬.
“十二五”期间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情况[J]
.中国蚕业,2019,40(3):21-24.
被引量:1
7
樊燕.
蚕桑文化的内涵表现及其翻译策略[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0,37(1):163-164.
8
张健,马莹,黄亚丽,康蕾,李龙,任永利.
镇江蚕桑文化与城市形象建设[J]
.中国蚕业,2020,41(3):69-72.
被引量:1
9
安紫东.
中国古代惜物观探讨服装浪费问题[J]
.西部皮革,2020,42(23):88-89.
被引量:1
10
李亚萍.
太湖流域的蚕桑丝绸文化探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12):32-33.
1
封纪述.
蚕丝技术发展战略[J]
.四川丝绸,2002(3):26-29.
2
蔡琴鹤.
印花织物的源流[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7(5):92-95.
被引量:1
3
杨素芬.
LYOCELL、MODAL纤维纺纱生产实践[J]
.天津纺织科技,2002,40(3):40-43.
被引量:3
4
意大利展商亮相ITMA ASIA+CITME 2008[J]
.国际纺织导报,2008,36(7):19-20.
5
刘长伴,张毅.
原纤化天丝纤维纯纺前纺质量控制实践与探讨[J]
.陕西纺织,2006(2):8-10.
6
徐鸿燕.
深入领会新规章 塑造纤检新形象——学习《絮用纤维制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有感[J]
.中国纤检,2006(11):17-18.
7
赵翰生,李劲松,秦双夏.
侗族斜织机调查及研究[J]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3,34(2):183-198.
被引量:11
8
新思雏、新动态、新发现[J]
.佛山陶瓷,2004,14(10):37-37.
9
印度拟改造蚕丝业以扩大出口[J]
.纺织导报,1992(24):12-12.
10
浙江开发天然彩色蚕丝技术[J]
.纺织信息周刊,2005(18):18-18.
被引量:3
农业考古
199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