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前,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两型社会”建设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在刚刚闭幕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中国作为经济总量大国和碳排放大国吸引了全球关注。面对未来十年单位GDP减排40%~45%的目标,中国将如何发展低碳经济,走低碳交通之路?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先生。
作者
张菁
机构地区
《综合运输》编辑部
出处
《综合运输》
2010年第2期81-84,共4页
China Transportation Review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咨询委员会
能源专家
副主任
低碳
大地
访谈录
经济社会发展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C932.82 [经济管理—管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36
同被引文献
58
1
邹秀萍,陈劭锋,宁淼,刘扬.
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生态经济,2009,25(3):34-37.
被引量:94
2
张雷.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J]
.地理研究,2006,25(1):1-9.
被引量:127
3
程南洋,杨红强,聂影.
国际碳排放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协调[J]
.生态经济,2006,22(3):71-74.
被引量:9
4
薛大维.
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与分析[J]
.交通科技与经济,2006,8(4):73-75.
被引量:8
5
陈玲,王春.虚拟制造技术透视世界精彩--访网上世博会专家杜宝江[N].科技日报,2010-6-4,第003版.
6
吴建中.世博文化解读[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6.
7
Richard T.The Commodity Culture of Victorian England:Advertising and spectacle 1851-1914[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city Press,1990.
8
李姣信.建筑幕墙中的应用技术分析与探究.中国建筑报,2009,6(5).
9
刘平.中国建筑幕墙技术应用实例.中外建筑,2008,27(13).
10
廖理.中外建筑幕墙的对比探究.中外科学,2009,(10).
引证文献
5
1
安迪,季景涛,侯硕本.
低碳世博的虚拟现实技术思考[J]
.节能技术,2010,28(6):562-564.
2
吴殿廷,吴昊,姜晔.
碳排放强度及其变化——基于截面数据定量分析的初步推断[J]
.地理研究,2011,30(4):579-589.
被引量:32
3
王成.
建筑幕墙中的动态节能技术[J]
.中国科技纵横,2011(7):126-126.
4
王玲杰.
河南省产业低碳发展的路径及对策研究[J]
.企业活力,2012(12):11-14.
5
吴丹.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0):263-26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张志强,曾静静,曲建升.
世界主要国家碳排放强度历史变化趋势及相关关系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8):859-869.
被引量:27
2
王振波,方创琳,王婧.
1991年以来长三角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评价及其空间演化模式[J]
.地理学报,2011,66(12):1657-1668.
被引量:92
3
刘晓燕,董锋.
基于协整检验的江苏省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12,26(9):16-19.
被引量:9
4
苗壮,周鹏,李向民.
我国“十二·五”时期省级碳强度约束指标的效率分配——基于ZSG环境生产技术的研究[J]
.经济管理,2012,38(9):25-36.
被引量:16
5
吕贤旺,仇方道,马随随.
资源型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
.世界地理研究,2012,21(1):168-174.
被引量:3
6
孙伟,乌日汗.
长三角核心区碳收支平衡及其空间分异[J]
.地理研究,2012,31(12):2220-2228.
被引量:29
7
吕可文,苗长虹,尚文英.
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经济地理,2012,32(12):15-20.
被引量:31
8
孙昌龙,靳诺,张小雷,杜宏茹.
城市化不同演化阶段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J]
.地理科学,2013,33(3):266-272.
被引量:77
9
秦波,戚斌.
城市形态对家庭建筑碳排放的影响——以北京为例[J]
.国际城市规划,2013,28(2):42-46.
被引量:26
10
高菠阳,刘卫东.
道路交通节能减排途径与潜力分析[J]
.地理研究,2013,32(4):767-775.
被引量:21
1
徐向辉.
国家能源办副主任徐锭明:中国未来能源的发展方向[J]
.建设科技,2008(1):79-79.
2
2007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增至3.5亿吨[J]
.中国工程建设通讯,2007(13):8-8.
3
中国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J]
.华电技术,2008,30(2):57-57.
4
蒋升湧.
坚持把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实现“富民强桂”的中心任务[J]
.当代广西,2010(24):24-25.
5
张来武.
创业板是中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助推器[J]
.深交所,2010(10):12-13.
6
观点[J]
.中国石化,2016,0(9):10-10.
7
Zhou Dadi.
GREEN INSIGHTS[J]
.Beijing Review,2015,58(52):16-17.
8
张毅.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J]
.资源再生,2008(1):5-5.
9
陈炜伟,安蓓.
张军扩:增强京津冀发展协同性的重大部署[J]
.中国产业经济动态,2017,0(7):12-13.
10
罗秀娟.
有效发挥专家咨询委作用的实践与思考[J]
.云南科技管理,2002,15(4):22-26.
被引量:1
综合运输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