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人为本”的包装设计观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设计是为人服务的活动”,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以设计的出发点也必然从人类的需求出发,充分考虑人的需求,即设计要“以人为本”。
作者
唐勇
机构地区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今日印刷》
2010年第2期69-71,共3页
Print Today
关键词
以人为本
设计观
包装
精神需求
人类
分类号
TS941-09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TB48 [一般工业技术—包装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38
1
徐庆军.
包装设计中的民族特色散论[J]
.职大学报,2009(1).
被引量:2
2
许志红.
论传统美学观对“酒鬼”包装设计的影响[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9):118-119.
被引量:6
3
Samii(翻译).
可以吃的包装纸[J]
.博物,2005(9):10-10.
被引量:1
4
袁晓宇.
包装味道——解析味道与包装的联系[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5(2):106-108.
被引量:3
5
侯广辉.
创新的源泉与创新模式:谁是技术的创新者[J]
.现代管理科学,2007(5):76-77.
被引量:2
6
朱和平,柯胜海.
试论可持续发展观下的包装设计[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3):72-74.
被引量:3
7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朱锷,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8
邵晶.浅析日本包装设计中的民族特色[J].东京文学,2009(7):11.
9
杨宇琳,黄慧.
包装设计的创新及其知识产权保护[J]
.科技创业月刊,2008,21(5):14-15.
被引量:1
10
李定芳.
从“五感”出发的书籍设计——试论材料对书籍设计的影响[J]
.艺术教育,2008(9):32-3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8
1
刘颖,杨猛.
包装设计中“五感”应用的探究[J]
.包装工程,2011,32(12):72-74.
被引量:46
2
毛璞.
日本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传统美与现代美[J]
.包装工程,2012,33(24):95-97.
被引量:3
3
卢建洲.
论包装设计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J]
.包装工程,2014,35(6):86-89.
被引量:14
4
钱靓,叶聪.
基于“五感”体验的现代艺术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16,37(20):220-223.
被引量:33
5
冯正未.
探析民间工艺品的生态包装设计[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30(14):111-113.
被引量:2
6
王伟伟,蔡京阳.
产品包装设计元素分析[J]
.艺术科技,2017,30(12):291-291.
被引量:2
7
吕雪,黎英.
基于消费需求的杂粮分量式包装设计[J]
.湖南包装,2020,35(1):68-71.
被引量:1
8
王梅,苏晓洁.
谈中国元素在食品包装设计上的应用[J]
.艺术品鉴,2019,0(9X):224-22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3
1
黄楠,舒悦.
叙事与体验:川渝地区乡村红色文旅景观设计策略[J]
.工业设计研究,2022(1):237-246.
被引量:1
2
令狐克睿,惠仕维.
基于“五感体验”的贵阳城市文化形象建构研究[J]
.多彩贵州文化学刊,2022(1):99-121.
被引量:1
3
袁婷,李洋风,程金霞(指导).
赣南特产本土特色包装设计研究与实践[J]
.包装世界,2019,0(5):35-36.
4
袁巧兰.
探索'五感体验'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世界,2019,0(3):62-64.
5
杜艳.
艺术通感与现代包装设计[J]
.价值工程,2012,31(9):230-231.
被引量:5
6
尹瑾.
色彩和材料对日本产品感官设计作用的研究[J]
.包装工程,2012,33(14):94-97.
被引量:6
7
卢纯福,吴燕,吴剑锋.
现代家居衣柜的体验性设计方法[J]
.轻工机械,2013,31(4):111-114.
被引量:1
8
肖洁茹.
触觉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表现[J]
.包装世界,2013(5):17-18.
被引量:2
9
杨潇潇.
关于日本食品包装设计中环保问题的思考[J]
.美术教育研究,2014(4):61-61.
被引量:1
10
卢建洲.
论包装设计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J]
.包装工程,2014,35(6):86-89.
被引量:14
1
孔祥梅.
针织服装设计的人体工效体现[J]
.青年与社会(下),2014(1):325-326.
2
天天.
别把你的穷病传染给孩子[J]
.家人,2016,0(1):78-79.
3
张鹰.
对包装容器“后功能”的探析[J]
.中国包装,2006,26(2):94-96.
4
赵国珍,卢春莉.
浅析产品设计中的基本思想[J]
.机械管理开发,2007,22(2):127-128.
被引量:1
5
王硕.
设计使生活更美好——论产品的人性化设计[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15):93-94.
被引量:1
6
小妖.
便携关心[J]
.数码设计(surface),2009(4):48-49.
7
熊杨婷,聂丹.
产品形态仿生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体现[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7):124-124.
被引量:3
8
蒋红斌.
论系统设计的实质——适合[J]
.设计艺术,2001(1):23-23.
9
杨晓丹,王沂蒙.
竹材再设计研究[J]
.包装工程,2011,32(2):52-55.
被引量:21
10
王玉红,韩月芬.
人体工效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
.天津纺织科技,2014,52(1):52-53.
被引量:6
今日印刷
2010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