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黑龙江省北部极早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是全国极早熟玉米主产区.本区具有无霜期短、积温少、降雨量少等特点。玉米是该区主要粮食、饲用作物之一,其适应性强、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同时有着较大的比较效益。发展极早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是本区玉米增产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者
何长安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
出处
《中国种业》
2010年第1期71-72,共2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早熟玉米
黑龙江省
经济效益
玉米主产区
北部地区
饲用作物
无霜期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13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1
刘建青.
夏玉米增效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3):187-187.
被引量:4
2
谭福忠.
黑龙江省高纬度地区极早熟玉米资源初报[J]
.中国种业,2003(5):42-43.
被引量:2
3
牛忠林.
三江平原玉米生产田主要病虫害的鉴别与防治[J]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6(8):55-56.
被引量:2
4
晋齐鸣,王晓鸣,王作英,沙洪林,李红,宋淑云.
东北春玉米区玉米丝黑穗病大发生原因及对策[J]
.玉米科学,2003,11(1):86-87.
被引量:79
5
吴建宇.玉米不同收获期的子粒品质研究.河南农业大学,1994,1.92-94.
二级参考文献
5
1
王晓鸣.
玉米病虫害知识系列讲座(Ⅱ) 玉米生长中后期病虫害鉴别与防治[J]
.作物杂志,2005(3):38-40.
被引量:6
2
吴新兰.中国农作物病虫害[M].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3
张满良主编.农业植物病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4
季海涛.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3):229-229.
被引量:7
5
霍保安.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0):113-114.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83
1
张小飞,高增贵,庄敬华,赵辉,赵柏霞,隋鹤.
玉米丝黑穗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2):100-103.
被引量:8
2
王秀元,张林,李新海,李明顺,王振华.
58份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J]
.玉米科学,2010,18(3):147-149.
被引量:5
3
晋齐鸣,沙洪林,李红,宋淑云,张伟.
安全高效防治玉米丝黑穗病种衣剂的研制[J]
.玉米科学,2004,12(2):94-96.
被引量:18
4
沙洪林,沙洪珍,方淑琴,晋齐鸣,李红.
甲柳酮戊唑玉米种衣剂防治玉米地下害虫、丝黑穗病田间药效试验[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26(4):438-440.
被引量:17
5
贺字典,陈捷,高增贵,庄敬华.
玉米丝黑穗病及病菌生理分化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5,13(4):117-120.
被引量:17
6
李宝英,郑铁军,郭玉莲.
玉米丝黑穗病发病条件的研究[J]
.玉米科学,2005,13(4):121-123.
被引量:14
7
白永新,陈保国,张润生,卢桂花,郑联寿,栗利元.
山西北部春玉米区丝黑穗病现状分析与综合防治[J]
.山西农业科学,2006,34(1):65-67.
被引量:7
8
石银鹿,赵国琴,王浩然,范锦胜,薛尚昆,李平.
六种种衣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药效试验[J]
.种子科技,2006,24(1):40-42.
被引量:5
9
岳尧海,任军,刘阵库.
提高吉林省玉米单产的几项措施[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4):24-25.
被引量:3
10
郑铁军,李宝英,郭玉莲.
玉米丝黑穗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J]
.玉米科学,2006,14(3):165-166.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33
1
王平,孟令媛,刘学玲,金真,王越人,张晓梅,李洁.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S1):40-40.
被引量:10
2
邵群忠,马卫东,王成业.
黄淮海夏玉米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694-694.
被引量:33
3
姜军.
中早熟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绥玉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作物杂志,2005(4):50-50.
被引量:2
4
王友华,王成业,许波,张海申.
夏玉米苗期管理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2005,34(9):111-111.
被引量:21
5
张毛岭,王春英,荣雪峰,王新香,黄冠慧,易国强.
甜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河南农业科学,1996,25(7):38-38.
被引量:26
6
张保民,孙本普,孙雪梅,吴俊本,黄芳,王恒奎.
不同条件下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5):561-563.
被引量:5
7
陈海军.黑龙江省北部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和相关分析[J].黑龙江省农业科学,2012(3):101-103.
8
JIALC(贾连才).玉米催芽播种[J].新农),1981,08.
9
董钻.
徐天锡教授的学术思想和教学艺术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3-7.
被引量:5
10
刘华荣,陈桂芳,董庆国,朱文胜,叶然古丽.
春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2008(4):18-18.
被引量:20
引证文献
9
1
杨科.
浅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8):114-114.
被引量:2
2
徐金春.
浅析早熟玉米对黑龙江农业经济促进作用[J]
.商业经济,2014(1):6-7.
被引量:1
3
王延凤.
通化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2):34-34.
被引量:7
4
郭银萍,王永树,黄蔚.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High-yield Corn in a Karst Area of Southwest Guizhou[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4,15(8):1339-1341.
5
佟学武.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5(24):203-203.
6
刘晓星.
玉米丰产的投入要素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
.现代农业,2016,0(5):40-42.
7
张德顺.
超早熟玉米品种克玉17试验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农民致富之友,2016(6):173-173.
8
何长安,纪春学,王辉,杨耿斌,张恒,刘兴焱.
极早熟玉米新品种克玉18[J]
.中国种业,2017(10):81-82.
被引量:2
9
杨书华,孙超,杜升伟,石立航.
极早熟玉米品种在大兴安岭寒地农业区的种植现状[J]
.山西农经,2019(1):129-12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孙海金.
双辽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1):39-39.
2
龙晓慧.
岫岩县玉米生育期气候条件分析与气候资源评价[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4):244-244.
3
李旭兰.
浅谈高产小麦栽培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4):150-151.
被引量:15
4
桑利民,孙瑞臣,方华,张玲,张学敏,王殿清,盖颜欣,季志强,许利平.
中早熟玉米新品种方玉46的选育[J]
.河北农业科学,2015,19(1):67-68.
被引量:1
5
吴少文,刘士烜.
玉米综合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5):60-61.
被引量:2
6
高照民,师建荣,刘康懿.
小麦及玉米套种栽培模式新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7):44-45.
被引量:6
7
刘金春,李作明.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46-46.
被引量:1
8
王学锋.
玉米出苗期的管理措施[J]
.现代农业研究,2016,22(2):28-28.
9
路晓荣.
浅谈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山西农经,2017(2):67-67.
被引量:1
10
苗夕平.
通化市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
.南方农业,2019,13(32):17-18.
1
刘晓晶.
极早熟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1):15-15.
被引量:1
2
张卫国,张魁军,祁春阳,王显国.
玉米新品种九玉五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39(5):99-100.
被引量:3
3
季志强,方华,王艳平,范丽春,盖颜欣,桑利民,杨青林,赵艳利.
极早熟高产玉米品种方玉3号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J]
.中国种业,2015(11):31-34.
4
季志强,方华,林国智,盖颜欣,张学敏,桑利民,杨青林.
极早熟玉米新品种方玉3号杂交种制种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4,42(5):72-73.
被引量:3
5
李文霞,任丽民,石玉明,马占山,张青,马建平,何建东.
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包玉2号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07(10):53-54.
6
李惠敏,吐尔洪江.
极早熟玉米KWS6333的选育及南疆复播种植技术[J]
.种子科技,2016,34(9):71-71.
被引量:1
7
纪春学.
极早熟玉米克单13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12(2):118-119.
被引量:3
8
白玉梅,陈志远,张明新,韩亮,李淑梅.
耐密、优质、极早熟玉米欧美亚1号高产栽培技术[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5,43(5):96-96.
被引量:1
9
孙贵臣,赵建栋,穆志新,周树军.
播期对太原地区麦茬夏播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J]
.农学学报,2014,4(9):19-24.
被引量:3
10
季志强,方华,林国智,张学敏,盖颜欣,桑利民,杨青林.
棉田早春套种玉米方玉3号栽培技术探讨[J]
.园艺与种苗,2014,34(8):33-36.
中国种业
2010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