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先秦儒家忠君思想的形成与解读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忠君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汉代以后"君为臣纲"的说教偏离了孔子忠君思想的精神。因此,必须正本清源,重新解读先秦孔子及儒家后学的忠君思想。
作者
曾广开
机构地区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56,共11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共建项目"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先秦
孔子
儒家
忠君思想
分类号
D092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49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10
1
《诗经·小雅·北山》,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1980年版.
2
《礼记·礼运》.《十三经注疏》页1418.中华书局.1980.
3
《论语·泰伯》.《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487页.
4
.《左传》定公四年[M].,..
5
.《论语·八佾》[M].,..
6
.《孟子·梁惠王下》[M].,..
7
《战国策·秦策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14页.
8
《韩非子·十过第十》,见《百子全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
《荀子·王霸篇》,见《百子全书》.
10
《论语·微子》,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1980年版.
共引文献
349
1
柳正权.
试析中国封建社会形态中的法律原罪[J]
.法学评论,2004,22(4):122-126.
被引量:2
2
王处辉,邹千江.
中国和西方社会世俗化进程的比较[J]
.人文杂志,2004(4):161-166.
被引量:5
3
王大建.
儒家的发生与中国社会的非宗教化[J]
.中国文化研究,2004(2):135-141.
被引量:1
4
李守庸.
孟轲对孔子义利观中积极因素的继承与发展[J]
.经济评论,2004(4):8-14.
被引量:1
5
孟古托力,王孝华.
金朝儒家民族观探微——金以前儒家民族观发展的历史轨迹[J]
.北方文物,2004(3):68-80.
被引量:5
6
刘正寅.
试论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形成与发展[J]
.民族研究,2000(6):68-76.
被引量:38
7
李晓榕.
试论我国先秦思想家的政治思维方式[J]
.求实,2001(2):38-41.
8
钱广荣.
孔子“轻法”的伦理辨析[J]
.道德与文明,2004(4):32-34.
9
罗维明.
《野有死》解析[J]
.江淮论坛,2002(5):116-119.
10
易然.
谈毛泽东对孔子哲学思想的改造利用[J]
.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2):31-34.
同被引文献
44
1
方之光,崔之清.
张钊等叛降与金田起义史事考释[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9(4):68-76.
被引量:1
2
郭杰.
先秦国家观念与屈原的宗国意识[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80-84.
被引量:6
3
周振国,向回.
燕赵慷慨悲歌基本内涵及历史传承[J]
.河北学刊,2014,34(6):185-190.
被引量:11
4
裴传永.
孔子的忠德观探析[J]
.伦理学研究,2005(6):21-25.
被引量:8
5
张艳.
略论咸同时期清政府的道德教化政策[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7,29(2):135-139.
被引量:1
6
张诒三.
“游必有方”和“粪土之墙”正解[J]
.中国文化研究,2007(2):93-95.
被引量:10
7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8
《论语·宪问》.北京:中华书局影印《十三经注疏》1980年版.
9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
过庭.纪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N].民报,第1号.1905年10月.
引证文献
8
1
曾广开.
道家学派对忠君观念的审视[J]
.中国文化研究,2010(2):107-114.
2
段江丽.
先秦儒家孝道思想的形成及解读[J]
.中国文化研究,2011(3):40-52.
被引量:3
3
雷冬文.
近代会党忠君观论略——以洪门为例[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19-123.
4
范国兴.
孔子人文思想形成的社会语境分析——从“礼崩乐坏”到“克己复礼”[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6):94-95.
5
冯石岗,许文婷.
战国时期游侠阶层的道德观——以荆轲为例[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3):128-131.
6
徐丹丹.
“忠”文化在新时代的新意境[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18(1):64-68.
被引量:2
7
王文静.
浅谈元杂剧之先秦儒家忠君伦理[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127-129.
8
陈斯衎.
从“依祭作骚”到“以经解骚”--试论《离骚》中的自我审察与经学消弭[J]
.文教资料,2024(1):13-16.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薛润华.
试论孔子的孝道思想[J]
.人文之友,2019,0(11):31-31.
2
段江丽.
红楼家庭角色论——以贾政为中心[J]
.曹雪芹研究,2015(2):81-92.
被引量:4
3
祝益民,朱丽琴,周瑾容.
湖南省人民医院强化誓词管理探索与实践[J]
.中国医院,2019,23(6):46-47.
4
吉国玲,范妮妮.
论新时代人民警察忠诚之内涵[J]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0,28(3):84-88.
5
张丽华,颜少菊.
荀子的孝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今古文创,2022(34):114-116.
被引量:1
1
李国文.
说关羽[J]
.文史天地,2003(8):47-49.
2
曾广开.
忠君观念在汉代的成熟与定型[J]
.汉语言文学研究,2013,4(1):86-94.
被引量:2
3
廖双初.
刘备的忠君思想及其演变[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4,18(2):58-60.
4
付秀宏.
眼神里有乾坤[J]
.芳草(经典阅读),2014(1):84-84.
5
付秀宏.
洞察力[J]
.做人与处世,2013(22):39-39.
6
龚延明.
也评岳飞的忠君思想[J]
.中国史研究,1981(4):83-92.
7
沈荣森.
先秦儒家忠君思想浅探——兼论“三纲”之源[J]
.孔子研究,1990(1):33-38.
被引量:2
8
张文郁.
应对古代文学中“爱国”与“忠君”思想划出正确坐标[J]
.保定师专学报,2001,14(1):6-9.
9
宋智峰.
从诸葛亮的举措成败看其忠君思想的体现[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1):77-82.
被引量:2
10
唐宝富.
论先秦忠君思想[J]
.江苏社会科学,1996(5):98-101.
被引量:3
中国文化研究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