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以研讨课教室建设促进研讨课教学开展
被引量: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回顾了北京大学参考美国耶鲁大学教室,引进和建设研讨课专用教室的过程以及此前六个学期研讨课教室在北京大学的使用情况。文章建议高等学校的教室类型至少应该清楚划分为两类:讲授课教室和研讨课教室;研讨课教室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研讨课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促进师生互动和创新人才成长。
作者
卢晓东
孙燕君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教务部
北京大学教务部教务办公室副主任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7-68,21,共3页
China University Teaching
关键词
教室建设
研讨课
师生互动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32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47
参考文献
1
1
韩水法.
甄陶还是镀金?[J]
.读书,2006(6):3-12.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22
1
周子勇.
高校学生工作量化考核体系科学性浅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09(S2):129-132.
被引量:8
2
常艳芳,王可刚.
美国现代大学精神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J]
.外国教育研究,2006,33(12):45-49.
被引量:3
3
范冬萍.
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新理念[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9-14.
被引量:8
4
魏世忠,龙锐.
对“三结合”学术团队培养研究生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7(12):7-8.
被引量:1
5
刘道玉.
中国研究生教育必须大力整顿和改革[J]
.高教探索,2008(1):9-13.
被引量:25
6
陈新,易希平.
艺术设计类专业项目工作室制的探索与实施——以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08,29(8):25-26.
被引量:12
7
李贝贝,李福华.
“选秀”盛行与大学精神之重塑[J]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25(2):112-116.
8
陈新,易希平.
项目工作室制教学改革探微[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22):29-30.
被引量:12
9
董青梅.
论法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2):105-106.
10
孙国祥,张书琴.
中国法学本科教育的矛盾性展开与破解[J]
.当代法学,2009,23(2):147-153.
被引量:39
同被引文献
132
1
张文雪,刘俊霞.
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与实践[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S1):139-143.
被引量:52
2
陈雅清,刘淑彦,张艺苧,卢晓东.
北京大学小班研讨课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1):25-30.
被引量:33
3
石旭斋.
走向21世纪的"法理学"教育[J]
.当代法学,1999,13(2):14-19.
被引量:6
4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和主导主体思想[J]
.教育研究,1996,17(2):63-66.
被引量:51
5
唐轶.
美国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S1):44-46.
被引量:21
6
刘晋红.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5):109-111.
被引量:21
7
杨秀华.
论“以学生为本”的德育课教学方法[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21(6):35-36.
被引量:1
8
焦文铭.
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9(3):48-50.
被引量:18
9
丁宜丽.
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J]
.中国大学教学,2005(8):58-59.
被引量:47
10
张朝霞.
法学讨论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刑事诉讼法》课程大学本科教学为例[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2(5):47-48.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2
1
陈雅清,刘淑彦,张艺苧,卢晓东.
北京大学小班研讨课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1):25-30.
被引量:33
2
王明莉.
大学课堂讨论式教学法运用的策略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9(11):176-178.
被引量:31
3
潘峰.
讨论式教学法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60-63.
被引量:3
4
孙燕君,卢晓东.
小班研讨课教学:本科精英教育的核心元素--以北京大学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2012(8):16-19.
被引量:100
5
卢晓东.
中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进程与思考——以北京大学为中心考察[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5):96-104.
被引量:20
6
蒋莉,刘维平,梁国斌,李大春.
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Seminar教学模式的探索[J]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9(2):114-117.
被引量:7
7
张丹.
高校《餐饮空间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9):225-226.
被引量:2
8
董礼,薛珊,卢晓东.
本科课程评估结果群体特征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5(2):87-92.
被引量:11
9
程化琴,王维民.
“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及其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启示[J]
.医学教育管理,2015,1(1):23-28.
被引量:10
10
龚明红,姜秋璐 .
高校研讨课历史回顾与现状探析[J]
.文学教育(中),2015,0(11):70-7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47
1
高晓琳,熊英,母得志,王一斌,万朝敏,邓建军.
“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1(5):90-92.
被引量:5
2
刘云飞,臧传蕾,田华明.
军校装备实践课程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构建和应用研究[J]
.学园,2020,13(27):93-95.
3
肖作林,董军.
2000―2022年中国高校小班化教学文献调查研究[J]
.科教导刊,2023(2):148-150.
被引量:2
4
曾衍瀚,葛千惠.
小班研讨课的拔尖创新人才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全集成LDO芯片设计”为例[J]
.科教导刊,2022(6):85-87.
被引量:1
5
郭慧敏,孟长功,刘新,张文珠,吴硕.
现代分离分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
.化工高等教育,2021,38(6):61-64.
被引量:1
6
刘奇龙,卢富德,江剑兵,滑广军,邓靖.
基于“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的包装应用力学课程改革及其生产实习应用[J]
.大众标准化,2019,1(12):199-200.
被引量:1
7
王佩.
探讨专业技能培养视角下应用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J]
.区域治理,2018,0(32):253-253.
8
陈雅清,刘淑彦,张艺苧,卢晓东.
北京大学小班研讨课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1):25-30.
被引量:33
9
娄亚萍.
试论讨论式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J]
.科技风,2012(5):180-180.
被引量:2
10
卢晓东.
中国一流大学本科教学改革进程与思考——以北京大学为中心考察[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4(5):96-104.
被引量:20
1
杨金银.
探究性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实践[J]
.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4(10):84-84.
2
张贵洲,于振满.
搞好物理课预习,事半功倍[J]
.宁夏教育,1993(12):32-32.
3
蔡子兵,黄爱国.
多媒体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8(6):15-16.
4
包逢祺.
课堂运用多媒体的利与弊[J]
.青年教师,2017(4):12-13.
5
杨伟纯.
也谈提高讲授课实效的做法[J]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09(11):7-9.
6
刘静,张丽芳,汪中厚.
理论力学教学中应用研讨课教学方法的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220-221.
被引量:2
7
陈雅清,刘淑彦,张艺苧,卢晓东.
北京大学小班研讨课教学改革的实证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1):25-30.
被引量:33
8
韩骅.
一位苏联教师的数学教学改革尝试[J]
.四川教育,1989(6):46-46.
9
任玉岭.
教育公平视阈下“特岗计划”实施成效研究·序[J]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0(2):85-86.
10
宋金玲.
浅谈生物讲授课的课堂教学方法[J]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6):52-52.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