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时期我国植物园科普工作的机遇和挑战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植物园不仅是一个进行活植物收集、研究的重要机构,同时也是一个传播植物科学知识和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传统的科普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我国植物园需要现代的科普模式来指导新时期植物园的科普工作。与此同时,我国广大植物园科普工作者要从不同方面提高自身素质,为我国的环境教育打开新局面。
作者
金红
李勇
唐勤乐
机构地区
深圳仙湖植物园
出处
《南方论刊》
2009年第11期72-73,共2页
关键词
植物园
科普工作
机遇和挑战
科普工作者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1
李忠超,陈红锋.
我国植物园新时期科学普及工作的思考——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为例[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3):189-193.
被引量:12
2
王章豹,孙铁生.
论新时期我国科普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4):1-5.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陈红锋.
日本热川热带植物园的旅游开发与管理[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4):311-311.
被引量:4
2
孟宪民.
国外植物园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植物园建设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5):4-8.
被引量:37
3
李鹏飞.
科普期刊品牌化生存认识[J]
.编辑学报,2004,16(5):363-365.
被引量:9
4
于洪贤,覃雪波,何卓,朱井丽,蒋超.
保护生物学在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中的应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33(4):67-69.
被引量:6
5
吴兰桂,任黎秀,涂玮,谢雯.
福建省牛姆林风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19-121.
被引量:2
6
铁玲,杨燕琼,王月华.
生态旅游中3S技术的应用现状[J]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225-227.
被引量:6
7
许再富.
植物园的科普教育及其发展[J]
.生物多样性,1996,4(1):52-53.
被引量:22
8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N].科技日报,2003-04-25(B4).
9
江泽民.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光明日报,2002-11-09(2,3).
10
陈进勇.
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20(2):62-66.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8
1
李云庆,王慧兰.
论高等学校介入科普工作对科研工作的促进[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4):182-183.
被引量:5
2
李祖平.
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J]
.实事求是,2005(2):34-36.
被引量:3
3
李祖平.
论大力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J]
.北方经贸,2005(4):18-20.
4
李云庆,王慧兰.
新时期高校介入科普工作的意义和有效途径[J]
.天津科技,2008,35(6):69-70.
被引量:10
5
毛祎月.
浅谈植物园与植物专类园的科普教育功能[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3):99-100.
被引量:12
6
欧栩华.
我国科普事业的现状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5):183-184.
被引量:7
7
郭欢欢.
郑州植物园科普工作现状分析[J]
.河南林业科技,2012,32(4):66-68.
被引量:1
8
周文强.
浅析植物园科普功能及展示形式[J]
.科技与企业,2013(6):242-242.
被引量:5
9
宋良红,任志锋,郭欢欢,刘广甫,陈晓蕾,邢花果,杜书芳,王霞.
植物园开展科普工作的探讨[J]
.绿色科技,2013,15(5):112-114.
被引量:6
10
友香.
世界自然遗产地的科普工作及其发展建议——以九寨沟为例[J]
.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6):190-19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
1
何祖霞.
面向青少年的植物园科普教育策略[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3,10(8):12-15.
被引量:7
2
孟宪民.
国外植物园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植物园建设的启示[J]
.世界林业研究,2004,17(5):4-8.
被引量:37
3
路景菊,张乐平.
科普教育的反思与对策[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9):127-128.
被引量:9
4
李云庆,王慧兰.
发挥科普教育基地作用 开展特色科普活动[J]
.天津科技,2007,34(6):37-39.
被引量:6
5
晏海,董丽.
北京植物园植物教育功能现状与拓展[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1,26(1):219-222.
被引量:22
6
高凤娟,秦文弟.
浅谈我国植物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5(8):71-72.
被引量:2
7
周文强.
浅析植物园科普功能及展示形式[J]
.科技与企业,2013(6):242-242.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4
1
符红梅,郝朝运,谭乐和.
兴隆热带植物园科普教育实践与思考[J]
.农业研究与应用,2015,28(2):74-75.
被引量:1
2
吴楠.
园林科普教育现状及发展探索[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6):130-132.
被引量:4
3
刘柏玲,范之斌,刘晗,李隆钰,邱念伟.
发挥生物学科社团特色开展科普教育活动[J]
.教育教学论坛,2018(36):51-52.
被引量:6
4
赵睿.
浅析科普教育在森林公园设计中的实践应用——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科普区为例[J]
.现代园艺,2021,44(10):122-1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徐慧博,雷茵茹,崔丽娟,张曼胤,李伟.
以“万生苑”为例谈展览温室在园林景观营造中作用[J]
.山西建筑,2018,44(10):190-192.
2
黎欣,高凤君,郑马奋,郑珊珊,苏梓维,吴杰坤.
基于位置的园林植物科普云平台的构建[J]
.山东林业科技,2018,48(6):56-59.
被引量:1
3
高凤君.
植物科普教育的发展与创新[J]
.热带农业工程,2019,43(2):196-200.
被引量:6
4
李浩,周惠瑜.
城市公园科普发展探索——以昆明市属公园为例[J]
.云南科技管理,2019,32(5):38-40.
5
龙群妹,舒娟娟,高建有,曹佳,匡美美,刘世彪.
生物科普活动实践促进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吉首大学生物科学馆科普活动为例[J]
.教育观察,2020,9(17):142-144.
6
王波翔,刘丽云,李柏璇.
针对植物工艺品的大学生创业、开发与展望[J]
.现代园艺,2020,43(24):206-207.
7
陈建明.
小学生野鸟观察活动案例的开发与实践[J]
.教育与装备研究,2021,37(4):34-36.
8
宫红霞,刘海庆,郑明明.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绿化景观建设思考[J]
.高校后勤研究,2022(7):36-38.
9
刘柏玲,李涵,张誉洲,范宇,邵长城,侯元同.
浅谈大学校园植物网平台建设的意义和作用[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1):97-100.
被引量:3
10
张楠.
基于位置的园林植物科普云平台的构建[J]
.智能城市应用,2022,5(5):173-175.
1
探索科普模式 架设服务桥梁[J]
.学会,2002(2):56-57.
2
约翰·霍克斯,崔娅铭.
人类加速进化?[J]
.环球科学,2014(10):72-77.
3
刘鸿禧,常晓兰.
发挥自身优势 做好科普工作[J]
.学会,2001(5):21-22.
4
观点[J]
.中国科技教育,2012(4):57-58.
5
王颖.
探索传播模式 提升科普效果——“科学松鼠会”的科普模式及启示[J]
.科协论坛,2014,0(12):24-25.
6
袁一雪.
科普漫画:严肃地搞个笑[J]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7,0(4):34-35.
被引量:1
7
逾九成居民不知DNA[J]
.资料信息,2006(2):28-28.
8
高秀梅,顾姻,凌萍萍,贺善安.
活植物收集圃信息系统[J]
.植物资源与环境,1994,3(4):1-4.
被引量:4
9
叶洋滨.
基于“科学+”品牌的科普模式创新初探[J]
.科技信息,2014(13):72-73.
10
朱桂祯.
吉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大讲堂”成为品牌科普活动[J]
.科技与生活,2011(19):226-226.
被引量:2
南方论刊
200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