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的人类学与人类学的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研究表明,从主体性出发,中国人类学还可分"四维观";而借助皮尔斯的"三性论",进而提出心物兼容、相辅相成则可成为中国人类学的理论参照。中国人类学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共时——历时、共相——殊相、形式——内容关系的合理把握;中国人类学只有摆脱各式僵化的二元对立,"由二生三",突出"全息"和"过程",才能让"中国经验"走向世界,才能有效加入本学科的全球对话。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9,共5页 Thinking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 1Austin, J. ,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p. 94, p. 98, p. 99.
  • 2王铭铭.《三圈说:二十世纪中国人类学汉人、“少数民族”与海外研究的文化遗产》[J].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通讯,2008,(1).
  • 3陈连开,《中国·华夷·蕃汉·中华·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出版,第113页。
  • 4贾敬颜.“汉人”考[J].中国社会科学,1985(6):99-109. 被引量:22
  • 5[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1卷,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41-494页.
  • 6[俄]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2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87-188页.
  • 7[美]萨林斯.《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人性与文化》[J].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通讯,2008,(1).
  • 8Giddens, A. , 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pp. 1-34.
  • 9Michael Silverstein, ‘Shifters, Linguistic Categories, and Cultural Description' , in Keith H. Basso and Henry A. Selby ( eds. ), Meaning in Anthropology, 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1976, pp. 27 -30.
  • 10Daniel, E. Valentine, Fluid Sign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pp. 30-40.

共引文献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