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年第10期1532-1533,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Coal Industry Medicine
二级参考文献2
1 廖福龙,血液流变学在诊断及预防医学中的应用,1981年
2 贾根宝,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2年,3卷,18页
共引文献23
1 岳巍.胃肠道肿瘤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J] .中原医刊,2005,32(7):13-14.
2 张爱华.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相关性分析[J]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5,26(8):562-563. 被引量:2
3 边进科,房玉庆,麦玉发,王超.消化道癌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3例报告[J] .齐鲁肿瘤杂志,1996,3(1):43-44.
4 周汝元,于在诚,胡旭,林敏,葛圣林.食管贲门癌术后心血管并发症[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7,32(6):720-721. 被引量:4
5 王沁,张爱华.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意义[J] .血栓与止血学,2009,15(4):179-181.
6 陈元美,柳硕岩.食管癌术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0例诊治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09,31(4):36-37.
7 刘庆,唐显玲.术前禁食禁饮对老年择期手术患者血液黏滞性的影响[J] .重庆医学,2009,38(21):2715-2717. 被引量:9
8 李恩萍,王丽萍.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监测[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8,6(4):195-196. 被引量:2
9 张慧英,李宝红,冀菁荃,冯耀华,董文忠,赵九恩.手术影响贲门癌病人血液流变性[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9,15(1):40-41. 被引量:15
10 孙达春,龚飞跃,张爱华.11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J] .临床内科杂志,1999,16(3):159-160.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34
1 沈云峰,胡远贵,熊国干.恶性肿瘤患者血浆肿瘤标志物含量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5,4(2):90-92. 被引量:9
2 李彬先,李瑞昆.恶性肿瘤病人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4):596-597. 被引量:20
3 李宏艳.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05-1106. 被引量:17
4 Donati MB,Falanga A,Consonni R,et al.Cancer procoagulant in acute nonlymphoid leukemia:Relationship of enzyme detection to disease activity[J].Thromb,1990,64(11):132-136.
5 徐东波.19例中晚期恶性肿瘤血液流变学状态测定结果.癌症,1989,:304-306.
6 D idelotC, LanneauD, Brunet M,et al. Interaction of heat-shock protein 90 beta isoform (HSP90 beta) with cellular inhibitor of apoptosis 1 (c-I- AP1) is required for cell differentiation [J]. Cell Death Differ,2008,15(5):859-866.
7 杨玉勤.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及血糖变化的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191-1191. 被引量:4
8 陈继忠,靳福娉,范和红.血栓通对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观察[J]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1477-1478. 被引量:2
9 顾瑛,赵三红,高艳章.45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与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24-25. 被引量:15
10 孙津津,张海涛,黄丛春,罗惠兰,王俊华,谈维洁,刘朝中.三种血管闭合器Starclose,Perclose和Boomerang在股动脉穿刺止血中的应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13):2485-2490.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5
1 刘燕,张原琪.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临床意义[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20):43-44. 被引量:1
2 郭剑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热休克蛋白水平变化规律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0-11.
3 邓媛.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诊疗意义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6):589-590. 被引量:17
4 杨云英,黄桂花,张应强.动脉压迫止血器对比绷带包扎在肝癌TACE术后止血效果的探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3):296-297. 被引量:2
5 王思潼,万青,李丽.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J] .上海护理,2020,20(5):13-20.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35
1 李艳群,马丽丽,高竹林,王文丽,赵丽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对老年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9):2344-2346. 被引量:16
2 陈谊月,夏春芳,彭永芝,杨群,王文丽,赵丽萍.留置PICC导管对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6):102-105. 被引量:9
3 李月鹏,刘洪涛,张喜林.不同麻醉用药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3,20(6):582-584. 被引量:3
4 李秀芳.一次性塑料真空血沉管与传统魏氏血沉管的临床应用对照研究[J] .医学动物防制,2013,29(8):942-943. 被引量:1
5 夏春芳,左玉兰,马丽丽,杨群,赵丽萍.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3):94-97. 被引量:4
6 刘育英.微循环研究技术的进展[J] .微循环学杂志,2014,24(2):1-4. 被引量:8
7 何捷,武哲丽,叶小卫.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J] .光明中医,2014,29(7):1560-1562. 被引量:6
8 刘继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麻醉方法探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6(6):120-121.
9 张延,张翼鹏.膀胱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监测及临床意义[J] .浙江临床医学,2015,17(4):636-637.
10 徐革.恶性肿瘤诊疗中血液流变学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1):1589-1590.
1 崔福荣,谷巧月,石玉芳.外科手术中患者低体温原因分析及护理[J] .山东医药,2004,44(35):22-23. 被引量:25
2 林志翔.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及治疗进展[J]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1999,19(2):92-95. 被引量:12
3 薛卡明,刘建国.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5,15(1):119-120. 被引量:1
4 徐振东,黄志明.3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4(3):412-413. 被引量:1
5 白守民,王一男,苏庆军.高脂血症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06,35(12):1126-1126. 被引量:2
6 谭渊志.2型糖尿病患者122例血液流变学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3):355-356. 被引量:1
7 安照源.67例不同病期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4,28(A02).
8 曾文.全国微循环血液流变(无锡)学术交流会简讯[J] .微循环学杂志,1993,3(4):24-24.
9 中文.全国第五届微循环血液流变临床科研学术交流会在深圳召开[J] .微循环学杂志,1993,3(2).
10 公艳玲,朱建军.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2,41(7):730-731.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