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代中国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经历了从认识论美学到实践论美学,再到本体论美学的嬗变。这三种美学研究思维范式的转换说明人们对美的理解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深化与发展。
作者
张伟
机构地区
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系
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9-23,共5页
Social Science Journal
关键词
认识论美学
实践论美学
本体论美学
嬗变与发展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1
《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4,34,71-72页.
2
《蒋孔阳全集》第3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0页.
3
朱立元:《在具体分析基础上修正“实践美学”》,《光明日报》1997年7月12日.
4
王德胜:《“实践美学”需要发展而非“超越”》,《光明日报》1997年7月12日.
5
陈炎.
“实践美学”与“实践本体”[J]
.学术月刊,1997,29(6):61-64.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13
1
刘志.
“积淀说”及其研究新论[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2):33-35.
被引量:2
2
李西建.
当代中国美学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实践论美学问题发展史[J]
.学术月刊,1998,30(9):68-77.
3
王庆卫.
重释“尺度”:实践美学与生态观念兼容[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2-97.
被引量:2
4
王庆卫.
美学范式:实践的生态和谐观[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4(4):36-41.
5
肖建华.
“照着讲”、“接着讲”与“对着讲”:对待实践美学的三种进路[J]
.殷都学刊,2009,30(1):107-112.
被引量:1
6
韩小龙.
李泽厚美学理论研究五十年[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91-99.
被引量:2
7
韩小龙.
李泽厚美学思想研究文献综述[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3):64-71.
8
黄斌.
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论争的焦点[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3):117-119.
9
燕世超.
徘徊与超越——中国美学的现状和展望[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7(4):14-22.
10
叶虎.
20世纪90年代美学论争与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02(3):11-15.
同被引文献
79
1
张宝贵.
中国生活美学的形态与问题[J]
.美学与艺术评论,2019(1):65-85.
被引量:3
2
高建平.
关于“本体论”的本体性说明——兼与朱立元先生商榷[J]
.文学评论,1998(1):137-149.
被引量:12
3
李泽厚.
谈技术美学[J]
.文艺研究,1986(6):4-5.
被引量:31
4
袁振保.
美的两种不同统一论[J]
.社会科学研究,1987(5):88-94.
被引量:1
5
朱立元.
当代文学、美学研究中对“本体论”的误释[J]
.文学评论,1996(6):14-24.
被引量:44
6
彭锋.
重提美学的阿基米德点[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8(6):137-144.
被引量:3
7
张伟.
类美学论纲[J]
.社会科学辑刊,2004(6):131-136.
被引量:1
8
李志宏.
美本质研究将怎样终结——再论“美是什么”是伪命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1):61-66.
被引量:10
9
张伟.
关于生态美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思考[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1):32-36.
被引量:7
10
徐碧辉.
情本体——实践美学的个体生存论维度[J]
.学术月刊,2007,39(2):113-119.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8
1
丁峻.
客观美与主观美之辨[J]
.中国美学研究,2022(1):149-166.
2
陈宜芳,丁峻.
对马克思“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认知美学解读[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1(2):135-145.
3
祁志祥.
美学、文艺学[J]
.学术月刊,2010,42(3):159-160.
4
贾澎.
2009年的中国美学研究——从《复印报刊资料·美学》转载情况分析[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5):31-38.
5
周玫,梁芷铭.
“海洋美学”的提出、界定与理论构成[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1(6):20-23.
被引量:2
6
毛崇杰.
再论美学本质论及本体论问题——与张伟及王元骧二先生商榷[J]
.广东社会科学,2012(5):165-173.
被引量:1
7
张伟.
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下反思[J]
.艺术百家,2021,37(1):1-23.
被引量:7
8
宫华绅,张伟.
论李泽厚“情本体”对中国儒家美学的承袭与发展[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2(5):140-147.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田瑞.
审美艺术人生的张力汇通与意趣熔融——金雅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J]
.中国美学研究,2022(2):317-334.
2
周玫,梁芷铭.
海洋美学研究:基于文献视角的评述与展望[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2):126-127.
3
张伟.
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下反思[J]
.艺术百家,2021,37(1):1-23.
被引量:7
4
王小睿,朱金圣.
基于当前社会发展中的文艺美学进行反思[J]
.中国民族博览,2021(18):106-108.
5
倪孟达.
新媒介视角下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发展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8):14-17.
6
高琪,吴佳潞,刘军.
中国美学古今会通的现实途径[J]
.中国民族博览,2023(2):194-196.
被引量:1
7
何兮.
开拓美学与时代的末来——2021年国内美学研究动态要点概览[J]
.中国哲学年鉴,2022(1):192-198.
8
李霞.
中国古代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分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36(9):154-156.
被引量:1
9
陈程显,林蔚然.
中国传统美学视域下的飞行汽车内饰设计研究[J]
.工业设计,2024(10):77-80.
10
崔文娟.
儒家审美哲学中“诚于情”的现代化意义[J]
.文教资料,2024(24):29-32.
1
杨蕾.
回归人的本真存在——生态美学运思方式之省思[J]
.学理论,2012(24):145-146.
2
杨晓博.
柏拉图论“美”[J]
.芒种,2015(3):115-116.
3
张梅艳.
实践概念的嬗变与发展——基于哲学思维方式变迁的视角[J]
.浙江社会科学,2017(2):106-111.
4
潘立勇.
理学范畴中的美学内涵及其理论特色[J]
.孔子研究,1996(3):43-49.
被引量:10
5
任家高.
理性与非理性探析[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7):41-42.
6
杨宁.
关于朱光潜“主客统一论”美学的再思考[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7(1):116-123.
7
张公善.
海德格尔论美及其现实意义[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1):51-55.
被引量:1
8
周文彬.
现象学与美学[J]
.探索与争鸣,1989(5):54-56.
被引量:1
9
董学文.
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辨析[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1):9-15.
被引量:9
10
邹岳军.
李泽厚本体论美学中的人学思想研究[J]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4):51-55.
社会科学辑刊
200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