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60例AIDS患者的机会性感染与死亡关系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AIDS是HIV侵入人体致T4淋巴细胞破坏为主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最终死于各种机会感染和恶性肿瘤。
作者
徐启华
李得祥
机构地区
河南省驻马店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河南省上蔡县人民医院
出处
《中外医疗》
2009年第28期180-180,共1页
China &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关键词
AIDS患者
机会性感染
死亡关系
分类号
R512.9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潘孝彰.隐球菌病[A].见: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65-568.
2
宿英英.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A].见: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5-680.
3
王敏,孙辉,申志芬.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并诊治探讨[J]
.临床误诊误治,2008,21(4):29-30.
被引量:6
4
邓小娥,周昌明.
HIV/AIDS患者合并结核病60例临床报告[J]
.传染病信息,2005,18(4):183-184.
被引量:2
5
王永怡.艾滋病絮谈(七十四),2005,18(4):183.
6
乔汉臣,马应宪,吴龙仁.传染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57-159.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王永怡,张玲霞.
面对传染病的流行热点我们绝不可等闲视之[J]
.传染病信息,2004,17(3):97-98.
被引量:2
2
金铭,张可.
AIDS患者贫血与CD4^+细胞计数的关系[J]
.传染病信息,2004,17(4):161-163.
被引量:9
3
鲁丛霞,林青,曲红丽,童绥君,马琪林.
回顾性分析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05,21(3):202-204.
被引量:9
4
梁欣,罗光汉.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进展[J]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5,32(4):249-251.
被引量:36
5
汪春娟,姜亚平,丁志刚,彭圣威.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探讨及文献复习[J]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14(3):180-182.
被引量:7
6
汪春娟,姜亚平.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6,1(3):174-176.
被引量:6
7
严碧涯 端木宏谨.结核病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1203-1205.
8
潘孝彰.隐球菌病[M]//陈灏珠.实用内科学.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57-676.
9
刘自贵.新型隐球菌脑膜炎[M]//李梦东,王宇明.实用传染病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9-1042.
10
宿英英.中枢神经系统的真菌感染[M]//王维治.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75-676.
共引文献
7
1
林兴栋,杨德福,王晓青,吴宣富,钟嘉熙.
重症肌无力并发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一例报告[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4(12):1274-1274.
2
徐天兵,徐海兵.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误诊一例[J]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3):38-39.
被引量:1
3
谢日阳,张勇,陈炼.
婴幼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一例误诊误治探讨[J]
.临床误诊误治,2009,22(10):48-49.
4
陈滢,林仕芳,郑安.
老年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14例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1):2804-2805.
被引量:2
5
王德桂,马泽民,王冰,吕国华.
原发性胸椎隐球菌感染误诊为胸椎肿瘤[J]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5):474-474.
6
费琰,黄红铭,邵建国.
艾滋病的机会性感染及预防[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3(2):126-129.
被引量:3
7
杨进孙,王文节,葛宗成,喻艳林.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两个10年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J]
.中华传染病杂志,2013,31(11):663-666.
被引量:10
1
周持明,方芝琦.
舒张压降低与心脑血管疾病[J]
.心脏杂志,2003,15(1):39-39.
2
刘正智.
冠心病合并肺心病患者Q-T间期延长与死亡关系的探讨[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6,12(4):251-251.
被引量:2
3
李照文,辛秋绒,王效伟.
多脏器功能衰竭与死亡关系(附60例死亡原因分析)[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4,24(S1):79-81.
4
杨克利,马艳蕊.
AIDS并发胃肠炎的血液学变化与死亡关系的探讨[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06,12(4):314-316.
被引量:2
5
郑素华,蒋荣猛,刘喆,王敬萍,赵荣国.
SARS病例中并存基础病及并发症与死亡关系的探讨[J]
.中国防痨杂志,2003,25(z1).
6
陈献春,杨克利.
AIDS并肺结核的白细胞变化与死亡关系的探讨[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8):4234-4235.
7
郭薇薇,李觉,余金明,罗盈怡,刘浩,郑黎强,布艾加尔.哈斯木,李宪凯,胡大一.
男性高血压患者踝臂指数与全因和心血管病死亡关系的群组研究[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6):487-491.
被引量:9
8
郑素华,蒋荣猛,刘喆,王敬萍,赵荣国.
SARS病例中并存基础病及并发症与死亡关系的探讨[J]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2003(3):208-212.
9
孙般若,成晓玲,马丽超,田慧,李春霖.
老年糖尿病男性人群代谢异常与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关系的分析[J]
.中华医学杂志,2014,94(8):591-595.
被引量:17
10
毕黎琦,宋怡.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淋巴细胞表现型及其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J]
.中华内科杂志,1990,29(12):720-722.
被引量:2
中外医疗
2009年 第2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