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论体育活动调节自我,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比较关注的问题,体育活动是否能调节自我,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呢?而健康是人生的第一大财富,是大学生成才的物质基础。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下过一个定义:一是生理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有一定的社交能力。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
许为民
机构地区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筹)
出处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25期203-203,共1页
Heilong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大学生
心理健康
人际关系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87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郑涌,黄希庭.
自我概念的结构:大学生“我是谁”反应的内容分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9(1):77-82.
被引量:37
2
金盛华.
自我概念及其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0-36.
被引量:155
共引文献
187
1
姜雯宁.
自我关怀练习实践在认知行为疗法中的应用[J]
.心理月刊,2024(11):195-197.
2
袁孟琪,毛惠梨,张静,薛月琦,宋冰聪.
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就业焦虑的影响:自我概念与自我批评的中介作用[J]
.心理月刊,2024(6):47-49.
被引量:2
3
葛爱荣,谢雪梅.
大学生自我发展研究概述[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78-81.
4
姜飞,许晓晖.
幼儿的社会自我概念发展特点的研究[J]
.当代学前教育,2009(3):13-17.
被引量:4
5
丁雪红.
师专新生自我概念与人格特征调查的结果分析[J]
.宿州师专学报,2002,17(4):71-73.
被引量:1
6
程黎,王菲,冯超.
流动超常儿童自我概念的干预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6):76-79.
被引量:3
7
王晓丽,姜永志,张海钟.
基于自我的跨文化心理学整合新视野[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2(2):61-64.
被引量:1
8
符明秋,张力为.
体育系大学生自我概念的性别差异与项目差异[J]
.中国体育科技,1999,35(5):19-24.
被引量:6
9
苏思慧,金盛华.
学习习惯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J]
.教育学报,1999(9):27-31.
被引量:65
10
郑涌,黄希庭.
自我概念的结构:Ⅱ.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因素探析[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5):55-60.
被引量:59
同被引文献
7
1
丁坚.
浅谈体育活动对改善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作用[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1):103-105.
被引量:18
2
贺亮锋.
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境和情绪的影响实验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481-482.
被引量:52
3
张顺成.
试论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9(6):93-94.
被引量:1
4
刘晓茹,段再复.
情绪影响认知研究新视点对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5):36-38.
被引量:10
5
叶满霞.
学校体育活动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1):100-100.
被引量:1
6
刘景宗.
浅谈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7):83-84.
被引量:1
7
毛羽.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消极心境的影响[J]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5):504-50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李佩聪.
体育学院学生和非体育学院学生的运动情绪对比[J]
.体育科技,2015,36(1):92-93.
1
巫宇峰.
健身运动与心理训练[J]
.金融教育研究,2007,21(3):148-149.
2
李更兄.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商情,2011(50):194-194.
3
顾兴娟.
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J]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4,0(10):12-12.
4
邵伟德,武超,吕晓军.
论体育教师实施口令与队伍调动技能的几个问题[J]
.体育教学,2012,32(8):10-12.
5
程绍芳,刘桂兰.
论体育教学民主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114-115.
被引量:3
6
彭晋祁.
论体态语言在幼儿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怀化学院学报,2010,29(6):154-155.
被引量:3
7
乔巨辉.
浅论体育教师的素质[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20(1):100-100.
被引量:8
8
王永刚,张振华.
论体育新课标下学生个性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08,0(49):121-122.
9
张顺让.
论体育后进生的教育[J]
.中国科技博览,2009(16):19-19.
10
邵伟德,李启迪.
略论体育教学有效性若干问题[J]
.体育教学,2015,35(1):12-14.
被引量:1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 第2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