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本义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见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的开篇之语。寥寥12字,概述了温热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传变趋势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温病辨证的12字纲领。对于此总纲的理解,历代医家各有所见,至今仍没有定论。因此很有必要探析此纲领的深刻内涵,做出周全而合理的解释。
作者
曾婧纯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出处
《光明中医》
2009年第9期1665-1666,共2页
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温邪
逆传
心包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2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2
1
王玉生.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小议[J]
.山东中医杂志,1992,11(2):11-12.
被引量:1
2
曹福凯.
“逆传心包”考辨[J]
.中医药研究,1997,13(6):4-5.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宋乃光.“逆传心包”是温病的正常传变规律[J]辽宁中医杂志,1984(12).
共引文献
1
1
周旎泓,王睿清,范小利.
从新冠肺炎重症之“逆传心包”认识心包络[J]
.大医生,2023,8(10):141-144.
同被引文献
124
1
夏文广,安长青,郑婵娟,张继先,黄敏,王喻,杨丰文,段璨,李正良,刘清泉,张伯礼.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34例临床研究[J]
.中医杂志,2020,61(5):375-382.
被引量:268
2
范逸品,王燕平,张华敏,王永炎.
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J]
.中医杂志,2020,61(5):369-374.
被引量:417
3
苗青,丛晓东,王冰,王玉光,张忠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认识与思考[J]
.中医杂志,2020,61(4):286-288.
被引量:370
4
曹鹏,唐仁康,何成诗.
新冠肺炎的燥疫本质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2020(10):64-66.
被引量:7
5
赵岩松,宋乃光,刘景源.
外感热病的瘥后调治[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90-92.
被引量:5
6
施仁潮.
王孟英治温病喜用通便泄邪[J]
.中医杂志,1995,36(5):265-267.
被引量:2
7
瞿岳云.
“温邪上受”非皆“首先犯肺”[J]
.中医杂志,2005,46(8):635-635.
被引量:8
8
马淑然,刘晓燕,郭霞珍,刘燕池,苏薇,徐魏华.
从机体自稳调节机制探讨“肺主气”的内涵[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4):274-276.
被引量:5
9
乐岭,向光大,赵林双,孙慧伶.
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4):259-261.
被引量:6
10
彭思菡.
从瘀论治小儿肺炎[J]
.中医儿科杂志,2006,2(4):47-49.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0
1
雍凤娇,宋登丽,刘菥,刘露,岳雪皎,薛奇明.
张晓慧运用桑菊饮加减治疗急性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经验[J]
.四川中医,2022,40(8):3-6.
被引量:4
2
李晓峰,王其,童涌,王新霞.
调节免疫颗粒治疗艾滋病气阴两虚、肺肾不足证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医师杂志,2018,20(4):595-597.
被引量:6
3
朱彦华.
孙志贤“温寒之邪上受”的临床经验[J]
.中医临床研究,2017,9(2):133-133.
4
杨莉莉,孙刚,王笑红,翟志光,孙萌,刘厚涞,王克林.
流感病毒感染对小鼠血糖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6):773-776.
5
刘涓,康雷,王兰.
姜良铎教授谈“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气郁津停”的辨治[J]
.环球中医药,2021,14(1):122-124.
被引量:3
6
郑凯腾,姚惠仪,曾慧妍,郑丹文,奚小土.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诊疗新冠肺炎的经络辨治思路[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1(7):1079-1084.
被引量:5
7
吴利玲,赵早云.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挖掘下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药防治用药规律[J]
.中医临床研究,2023,15(14):29-35.
8
王晗笑,栾哲宇,封继宏.
从“肺虚络瘀”探讨补气活血法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恢复期“瘥后防复”中的作用[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4,30(14):232-239.
9
解秀芬,姜松,刘晓莹.
从肺论治慢性心力衰竭初探[J]
.河北中医,2024,46(9):1541-1545.
被引量:1
10
王淞,赵晓旻,宫胜贤,张树剑.
王孟英辨治咳嗽特色阐微[J]
.河南中医,2024,44(11):1683-168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杨建辉,詹小涛,许增佳.
扶正清肺汤对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2019,48(3):91-92.
被引量:2
2
刘春丽,吴伟东.
肺部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分型关系[J]
.临床军医杂志,2019,47(11):1270-1271.
被引量:12
3
马冲,陶庄,刘颖,邹雯,董继鹏,高国建,王健.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HIV/AIDS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中国艾滋病性病,2021,27(10):1080-1086.
被引量:6
4
丁有伟,郭坤,胡孔法,戴彩艳.
一种面向中医电子病历的实体抽取算法[J]
.软件导刊,2021,20(12):99-104.
被引量:1
5
王健章,屈梦媛,俞赟丰,殷双,林凡,简维雄.
《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论治淋证的用药规律研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2(2):296-301.
被引量:11
6
吴少天,徐立然,桑锋,陈玉,郭家乐.
中药治疗艾滋病肺部感染的Meta分析[J]
.中医学报,2022,37(3):673-678.
被引量:1
7
刘波,王艳萍,段晓情.
护理人员对中医高危药品管理认知现状调查分析[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6):92-93.
被引量:2
8
Guoxing Sun,Hong Fan.
Experience in Treating Viral Myocarditis with Master Lei's Huoxue Decoction[J]
.Proceedings of Anticancer Research,2022,6(3):11-16.
9
周梦琪,蔡阳平,姜良铎(指导).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探讨温病气分危重症[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5(8):764-769.
被引量:8
10
张洪岐,马冲,刘颖.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述评[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2,28(12):2071-2074.
被引量:5
1
王宗仁.
“逆传心包”与“上逆心包”辨析[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6,17(4):307-308.
2
李爱民.
浅谈《温病条辨》辨治神昏的特色[J]
.中华中医药学刊,1998,22(6):7-8.
3
刘景源.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热夹风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与证治[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5,3(1):11-13.
被引量:1
4
王玉生.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小议[J]
.山东中医杂志,1992,11(2):11-12.
被引量:1
5
刘亚军,沈洪.
温病逆传心包浅析[J]
.吉林中医药,2007,27(12):3-4.
被引量:3
6
金国健.
温病“逆传心包”防治的探讨[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10):19-22.
7
张玉梅,周雪梅.
风温的辩证施护[J]
.淮海医药,1997,15(4):48-49.
8
刘丽军,郭选贤,张保伟.
叶天士《温热论》“逆传心包”之本意厘正[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161-2163.
被引量:12
9
唐元瑜,杨进,龚婕宁.
温病逆传的原因及证治简释[J]
.中医药学刊,2005,23(1):117-117.
10
郭梅钦.
叶天士《温热论》逆传本义[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2):6-6.
被引量:3
光明中医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