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艾灸疗法医案分析《针灸大成》的灸疗学术特点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针灸大成》集中反映了太医杨继洲的针灸临床经验,《针灸大成.医案》共辑录针灸医案33则,其中涉及艾灸疗法医案16则。《针灸大成.医案》中辑录的灸疗医案体现了杨继洲在艾灸疗法方面的学术特色:即治病务求其本;针、灸、药相结合,各取其长,不执于一端;临证灵活,不拘于定论。
作者
马力群
许能贵
机构地区
广州中医药大学
出处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632-633,共2页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针灸大成
杨继洲
灸疗
医案
分类号
R245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0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杨继洲.针灸大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5.
2
吕志连 杨继洲.《针灸大成·医案》简析.吉林中医药,1984,4(5):43-43.
3
高希言,马巧琳.
论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J]
.中国针灸,2006,26(6):451-453.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杨继洲.针灸大成.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共引文献
50
1
高希言,奥晓静.
提高艾灸疗效的探讨[J]
.中国针灸,2008,28(4):277-279.
被引量:70
2
黄凯文,柴铁劬.
近五年来针灸医学史研究概述[J]
.中医文献杂志,2008,26(2):46-48.
3
王耀帅.
王秀林针药结合治疗面神经炎病案3则[J]
.山西中医,2009,25(4):30-31.
4
杜广中,周晓莉,王华.
《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J]
.中医文献杂志,2009,27(4):18-21.
被引量:6
5
刘一然,周仲瑜.
浅析《伤寒杂病论》中穴位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研究,2010,2(5):265-266.
6
王晓明,王钦鹏,臧知明,蒋应时(指导).
灸疗养生研究剖析[J]
.甘肃中医,2011,24(4):12-14.
被引量:1
7
何颖,符文彬.
符文彬教授运用眼针结合巨刺法和远道刺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5):541-543.
被引量:8
8
袁绍港,方剑乔.
阳经主病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意义[J]
.中医杂志,2012,53(2):98-100.
被引量:2
9
王柳青,李鸿涛,莫芳芳,高思华.
肺与大肠经络表里对应关系初步探讨[J]
.中医杂志,2012,53(11):906-908.
被引量:8
10
张建斌,王玲玲,胡玲,常小荣,吴焕淦.
艾灸温通作用与补泻理论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7):763-763.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97
1
贾红玲,张永臣.
《针灸大成》针法医案浅析[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39-39.
被引量:1
2
房书明,周文学.
谈张锡纯运用赭石治中风之经验[J]
.河北中医,1993,15(3):9-10.
被引量:2
3
余毅,万晓刚.
叶天士“清上实下”治疗中风浅析[J]
.湖北中医杂志,2005,27(6):16-17.
被引量:5
4
李志刚.
《针灸大成》对针法灸法学的贡献[J]
.针灸临床杂志,2005,21(10):3-4.
被引量:21
5
陈治忠,赖新生.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杨继洲针刺手法[J]
.针灸临床杂志,2006,22(2):1-2.
被引量:13
6
高希言,马巧琳.
论杨继洲对灸法的贡献[J]
.中国针灸,2006,26(6):451-453.
被引量:13
7
孟庆云.
宣明往范,昭示来学——论中医医案的价值、特点和研究方法[J]
.中医杂志,2006,47(8):568-570.
被引量:27
8
徐立.
用整体观看单式针刺补泻手法间的关系[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6(1):4-5.
被引量:2
9
龚东方,郑芙蓉,庄礼兴.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针灸医案的能力[J]
.中医教育,2006,25(6):77-78.
被引量:1
10
施茵,吴焕淦.
《针灸大成》灸法辑要[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3):43-46.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7
1
郭新荣,马小卫.
浅析杨继洲及《针灸大成》的学术思想[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1-2.
被引量:7
2
张晶.
试论《针灸大成》灸法[J]
.江苏中医药,2013,45(9):70-71.
被引量:5
3
阳伟红,张磊,周桂桐.
杨继洲诊疗思维探析[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1):5-7.
被引量:4
4
孙美君,谢煜,徐振华.
《针灸大成》中“杨氏医案”的针灸运用[J]
.环球中医药,2017,10(3):338-340.
被引量:4
5
沙林林,张树剑.
针灸医案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3(4):673-677.
6
迟海霞,刘俊义.
论《针灸大成》对灸法的贡献[J]
.中华养生保健,2022,40(16):70-73.
7
陈健,杨凤,任巧生,李颖,侯鉴宸,邢琛林,陶晓华,高颖,常静玲.
基于知识元理论与知识图谱的中风病古籍医案研究路径探赜[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5):792-79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邢博文,覃思敏,贺煜竣,展立芬,谢云方,刘未艾.
《针灸大成》丰隆穴选穴规律探析[J]
.亚太传统医药,2021,17(8):190-192.
被引量:9
2
阳伟红,张磊,周桂桐.
杨继洲诊疗思维探析[J]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5(1):5-7.
被引量:4
3
王浩然,王爱芸,沈庆思,贾红玲,张永臣.
齐鲁医家杨继洲《针灸大成》学术思想浅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6,43(6):1176-1178.
被引量:6
4
杨有为,王健.
基于《针灸大成》灸量与艾灸不良反应关系浅析[J]
.中医外治杂志,2017,26(5):54-55.
被引量:3
5
张曦元,柴铁劬.
《针灸大成》证治思想刍议[J]
.针灸临床杂志,2017,33(11):69-71.
被引量:6
6
韩阿伦,侯中伟.
针灸医家杨继洲与许浚成才规律比较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6):2553-2555.
被引量:1
7
梁丽艳,黄泳,曲姗姗,钟正,张继苹.
《针灸大成》中涌泉穴急救的临床应用[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3):426-429.
被引量:9
8
陈弦,潘丽贞,王英,邓赠秀.
3种灸时温和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疗效分析[J]
.福建中医药,2019,50(4):69-70.
被引量:5
9
张健,江心灿,马彦旭.
中医针灸心法教学上的几点认识和思考[J]
.医学教育管理,2019,5(S01):6-8.
10
陈志珍,汪雯,金瑛.
杨继洲《针灸大成》学术思想发微[J]
.中国乡村医药,2019,26(22):29-30.
1
中华医学会《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稿约[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2,24(9).
2
李军.
石学敏院士刺络法临床应用体会[J]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58-2159.
被引量:2
3
黄炜.
《傅青主女科》血崩病治疗特色简析[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3(4):294-294.
4
中华医学会《肿瘤研究与临床》杂志稿约[J]
.肿瘤研究与临床,2012,24(6).
5
骆常义,王淑英.
慢性肾病辨治体会[J]
.河北中医,2001,23(6):444-445.
被引量:1
6
张晓琳,秦竹.
《伤寒论》治病遣方用药务求适度原则探析[J]
.四川中医,2000,18(8):5-6.
被引量:3
7
刘恩顺,王玉兴.
《医学心悟》辨证方法初探——兼论脏腑辨证特点[J]
.天津中医药,2004,21(5):391-393.
被引量:3
8
张智龙.
石学敏院士御神思想管窥[J]
.中国针灸,2005,25(12):867-869.
被引量:49
9
冯红玉,和殿丰.
中药炮制与临床[J]
.健康大视野(医学版),2007,15(1):128-128.
10
邵长荣.
喘有夙根──治喘务求其本[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7-198.
被引量:13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