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欧盟,创建珠盟——推动大珠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思路
被引量:1
出处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8-59,共2页
South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
同被引文献20
-
1曹小曙,阎小培.珠江三角洲客、货运量的空间演化研究[J].人文地理,2002,17(3):66-68. 被引量:26
-
2曹小曙,甄峰,薛德升.巨型城市走廊理念及其规划与管制[J].人文地理,2005,20(4):1-4. 被引量:7
-
3林耿,许学强.大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5):677-681. 被引量:36
-
4曹小曙,田文祝,郭庆铭.穗港城市走廊城镇用地扩展类型分析[J].经济地理,2006,26(1):111-113. 被引量:10
-
5庞效民.区域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及其发展[J].地理译报,1997,16(2):39-47. 被引量:69
-
6钟祖昌,王洁.珠三角经济一体化与物流资源整合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8,24(8):30-35. 被引量:9
-
7陈德宁,何一鸣,沈玉芳.CEPA框架下“大珠三角”区域经济格局演变的动力模式研究[J].经济地理,2009,29(3):377-383. 被引量:4
-
8彭春华.珠三角区域产业整合的困难及对策[J].岭南学刊,2009(3):89-93. 被引量:5
-
9姚华松,许学强.诸侯经济、一体化经济还是不完全一体化经济?——论珠三角区域发展之路[J].热带地理,2009,29(3):241-244. 被引量:10
-
10陈瑞莲.欧盟经验对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启示[J].学术研究,2009(9):35-41.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39
-
1陈书潮,曹小曙,杨洁,其力木格,景林.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空间效应[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3):2-11.
-
2杨德云.粤港澳大湾区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海派经济学,2021,19(3):139-153. 被引量:1
-
3王昊晖.经济一体化视角下粤港澳经济合作研究[J].山西农经,2019,0(24):29-29.
-
4覃剑,巫细波.粤港澳大湾区空间布局与协同发展研究[J].城市观察,2020(1):7-18. 被引量:7
-
5王军,王文武.关于推动胶州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发展,2020,20(1):82-84. 被引量:1
-
6赖彦文,梁晓婷.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的探索[J].中国市场,2020(13):175-175. 被引量:2
-
7赖彦文.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的探索[J].中国市场,2020(16):174-175. 被引量:3
-
8盖宏伟,张海琪,刘珊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带综合承载力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研究[J].科学与管理,2020,40(3):87-94. 被引量:1
-
9倪外,周诗画,魏祉瑜.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解析[J].上海经济研究,2020(6):33-41. 被引量:37
-
10高国力.推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区域经济布局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20(4):38-44. 被引量:11
-
1高宁宇,高炬.世界经济发展的“五化”趋势与我国应采取的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6):34-37.
-
2谭彩凤.大珠江三角洲形成旅游新藩[J].粤港澳价格,2000(4):41-43.
-
3解维领.21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走势与对策[J].宿州师专学报,2002,17(2):13-15.
-
4张碧璇.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J].商,2012(7):103-103.
-
5黄铮,徐刚.正确认识CEPA及其效应[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22(2):10-12. 被引量:2
-
6洪秋艳.旅游资源互补以带动厦漳泉区域联盟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0(4):54-58.
-
7洪秋艳.旅游资源互补以带动厦漳泉区域联盟旅游经济发展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5):95-98.
-
8中国仪器仪表西部区域联盟设立[J].自动化信息,2008(11):21-21.
-
9赵大英.大珠江三角洲CBD网络的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港澳,2000(2):12-18.
-
10陈建斌.区域旅游竞争力分析[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16(3):51-53. 被引量: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