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临界CO_2脱咖啡因绿茶加工对茶内含成分影响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满足特殊人群的饮茶需求,利用国产的超临界设备,进行超临界CO2脱咖啡因茶工艺研究,本文报告经超临界CO2脱咖啡因加工后的脱咖啡因绿茶,咖啡因含量达到≤0.4℅时,其茶多酚、氨基酸等主要内含成分的变化很小,嫩的原料叶绿素损失较多;也作了感观审评评价。
作者
朱跃进
周卫龙
毛志方
徐建峰
刘宗岸
涂云飞
李大伟
王盈峰
李强
机构地区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
出处
《中国茶叶加工》
2009年第2期19-23,共5页
China Tea Processing
基金
科技部农转资金项目<超临界二氧化碳脱咖啡因茶中试>
关键词
脱咖啡因绿茶
超临界
CO2流体
国产设备
分类号
TS272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刘宗岸,朱跃进,毛志方,周卫龙,李强,李大伟,涂云飞,王盈峰.
茶叶脱咖啡因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
.中国茶叶加工,2009(1):32-34.
被引量:6
2
江和源,蒋迎,刘栩.
超临界流体技术脱除绿茶中咖啡因和儿茶素的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4,25(2):95-97.
被引量:6
3
吴小崇.
热水浸提法生产低咖啡因绿茶[J]
.中国茶叶,1994,16(2):2-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吴小崇.
热水浸提法生产低咖啡因绿茶[J]
.中国茶叶,1994,16(2):2-3.
被引量:11
2
葛宜掌,金红.
茶多酚的离子沉淀提取法[J]
.应用化学,1995,12(2):107-109.
被引量:61
3
李立祥.
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在茶叶领域应用前景[J]
.茶业通报,1996,18(1):11-14.
被引量:6
4
岳鹏翔,吴守一,陈钧,李国文.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茶叶加工上的应用进展[J]
.江苏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8(5):11-15.
被引量:8
5
胡秋辉,姜梅,朱建成.
茶叶中咖啡因和茶多酚提取技术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9(2):63-66.
被引量:25
6
汪小钢,萧伟祥.
超临界CO2提取茶叶中咖啡碱[J]
.茶叶科学,1998,18(1):65-69.
被引量:19
7
杨贤强,叶立扬,贾之慎.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开发与应用[J]
.福建茶叶,1990(3):9-13.
被引量:36
8
张效林,薛伟明,李平,亢茂德.
树脂吸附法分离茶多酚及咖啡碱[J]
.化学工程,2001,29(3):15-19.
被引量:23
9
张凌云,曹顺爱,梁月荣.
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及其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2):31-33.
被引量:10
10
岳鹏翔,吴守一.
用超临界CO_2脱除绿茶中咖啡碱的试验研究[J]
.茶叶科学,2002,22(2):131-134.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8
1
杨春,罗军武,陈涛林,龚雪,何萍,王庆,王汉超,冉立群.
高咖啡碱含量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筛选[J]
.湖南农业科学,2013(9):9-12.
被引量:7
2
周丽屏,郭璇华.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应用[J]
.现代仪器,2006,12(4):18-20.
被引量:11
3
江煜,董金善.
PLC控制在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中的应用[J]
.石油化工设备,2007,36(3):72-75.
被引量:1
4
马卫华,钟秦.
超临界CO_2萃取茶叶中咖啡因的实验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31(6):771-774.
被引量:7
5
赵卉,杜晓.
减压升华脱除绿茶中的咖啡碱[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8,26(1):53-58.
被引量:4
6
赵卉,杜晓.
低咖啡碱茶的研究进展[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8,27(4):564-568.
被引量:34
7
刘宗岸,朱跃进,毛志方,周卫龙,李强,李大伟,涂云飞,王盈峰.
茶叶脱咖啡因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J]
.中国茶叶加工,2009(1):32-34.
被引量:6
8
李拥军.
茶叶脱咖啡碱方法综述[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4(3):254-258.
被引量:4
9
王文侠,张慧君,任健,陈经武.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亚麻籽油的生产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09,30(7):232-234.
被引量:11
10
崔丽,李敏,龚志华,肖文军.
二氯甲烷萃取绿茶咖啡碱工艺参数的优化[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7(5):562-566.
被引量:4
1
吴小崇.
热水浸提法生产低咖啡因绿茶[J]
.中国茶叶,1994,16(2):2-3.
被引量:11
2
刘紫燕,刘政权,李真.
超临界CO_2脱除绿茶咖啡碱过程中茶叶香气变化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9):286-289.
被引量:6
3
靳杰.
中药超临界CO_2萃取设备及技术应用[J]
.机电信息,2014(8):9-13.
被引量:1
4
曹优明,郑仕远.
茶多酚的制备新方法[J]
.应用化工,2002,31(5):7-10.
被引量:9
5
刘庆文.
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山楂果中原花青素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8):234-237.
被引量:10
6
罗登林,聂英,钟先锋,辛莉.
超声强化超临界CO_2萃取人参皂苷的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7,23(6):256-258.
被引量:23
7
胡先望,牛犇.
一种逆流式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无水奶油方法的工艺设计方案[J]
.甘肃科技,1996,12(3):40-42.
8
文震,余德顺,吕晴.
超临界CO_2萃取精馏EPA与DHA的实验研究[J]
.食品科技,2001,26(3):4-6.
被引量:12
9
葛发欢,刘菊妍.
超龄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J]
.现代中医药(北京),2003(12):16-17.
10
金恩惠,王耀民,毛笑,王广伟,吴媛媛,屠幼英.
基于主成分回归分析法的红茶审评评价模型构建[J]
.中国食品学报,2016,16(12):235-239.
被引量:17
中国茶叶加工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