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对策研究综述
被引量:3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6期40-45,共6页
Review of Economic Research
二级参考文献34
-
1程永宏.服务业就业比重与失业率的关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46-56. 被引量:13
-
2高德步,吕致文.新型工业化对我国未来就业的影响[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25(2):5-11. 被引量:17
-
3陈凯.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外理论述评[J].经济学家,2005(4):112-118. 被引量:16
-
4吴玉乾,李廉水.制造业发展带动就业效应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6(3):5-6. 被引量:7
-
5刘小年.农民工政策的阶段新论——兼与胡鞍钢教授商榷[J].探索与争鸣,2006(3):10-12. 被引量:20
-
6肖文海.新技术革命对就业的影响与我国就业政策的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4):71-76. 被引量:2
-
7郎秀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分歧观点综述[J].岭南学刊,2007(1):118-121. 被引量:6
-
8高剑明,应云进,王国勇.2007.我省农民自主创业的特点与趋势[EB/OL].http://www.zjsme.org.cn.
-
9刘尚希.2006.农民就业状态:改革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力量[N].中国经济时报:2006-06-29/30.
-
10DE SOTO H. 1989. The other path: the invisible revolution in the third world [ M]. London: I. B. Tam'is Co. : 45 -49.
共引文献36
-
1陈安宁.应对金融危机和失业潮的宏观经济政策——一个依据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S1):70-74.
-
2王晓红,张晓静.新时期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转变与深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2):61-64. 被引量:3
-
3吴文婧.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9(14):371-372. 被引量:3
-
4陈柳钦.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其应对[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27(4):7-13. 被引量:6
-
5李小娟.农民工“返乡潮”的影响、原因与对策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2(6):15-17. 被引量:3
-
6陈柳钦.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J].实事求是,2009(4):27-32.
-
7陈柳钦.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及其应对之策[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9(4):31-37. 被引量:1
-
8钟懿辉.金融危机下我国外向型企业劳资关系问题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30(10):110-115. 被引量:2
-
9郑书耀.刺激消费内需与政府转移支付[J].税务与经济,2009(6):12-17. 被引量:8
-
10李珍,王海东.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失业人口经济保障应急政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9(6):153-15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9
-
1李慧.我国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1):22-25. 被引量:5
-
2李永杰,李强.中国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6(12):28-32. 被引量:11
-
3张再生.城市弱势群体就业促进及其公共政策支持系统研究[J].西北人口,2006,27(2):21-25. 被引量:6
-
4周天勇:高增长为何没有带来高就业[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6):34-34. 被引量:2
-
5邱莉莉.当前贫困人口再就业的制约因素及完善措施——对北京市贫困人口再就业情况的调研[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6(6):84-86. 被引量:2
-
6李永民.国外就业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理论参考,2006(11):56-59. 被引量:1
-
7田奇恒,孟传慧.对城市低保对象就业意愿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23(7):87-88. 被引量:4
-
8邱莉莉.城市贫困家庭就业扶助对策研究——对北京市西城区、宣武区贫困家庭再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2):62-65. 被引量:4
-
9杨秀玲,谷彦芳.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思考[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9(2):97-100. 被引量:3
-
10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42(7):4-14. 被引量:311
二级引证文献6
-
1任爱华.促进保定市就业的财政金融政策研究[J].商业时代,2010(27):138-139. 被引量:1
-
2霍正彦.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J].中国电子商务,2015,0(1):231-231.
-
3王立辉.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0(32):4-4.
-
4霍正彦.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J].中国经贸,2015,0(4):81-81.
-
5杜颖子.宏观角度对福建省就业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探讨[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34(9):93-94.
-
6边俊杰,陈水连.我国利用财政政策促进弱势群体就业的相关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0(4X):7-8. 被引量:1
-
1邵千龙.当前浙江投资面临的形势及对策[J].浙江经济,2000(8):31-32.
-
2龚定保.江苏的就业形势及对策[J].中国劳动科学,1990(5):30-32.
-
3孙丹.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163-163. 被引量:1
-
4杨增荣.我国涉外保险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J].保险理论与实践,1992(2):49-50.
-
5李建明,柏东海,张文涛.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企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J].市长参考,2001(4):37-41.
-
6陈斯毅.我省城镇就业形势及对策选择[J].广东发展导刊,1997(3):5-9.
-
7当前林业系统的劳动就业形势及对策[J].中国林业,1995(8):35-36. 被引量:1
-
8张丽宾.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对策[J].理论参考,2009(5):10-12. 被引量:2
-
9南建党.商业银行的网络营销发展形势及对策[J].华南金融电脑,2003,11(2):18-20. 被引量:1
-
10赵九元,原宝君.入世后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J].黑龙江金融,2002(9):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