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饶阳凹陷原油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饶阳凹陷是华北油田主要产油区。其含油层位多,分布范围广,油田、油井在平面上几乎覆盖了整个凹陷。总体上,其原油具备高密度、高粘度、高含硫、高含胶质+沥青质、低含蜡"四高一低"的特点,以E s1、E s3段为主要含油层系。通过精细油源对比表明,古潜山、下第三系及上第三系原油主要来自湖侵体系域优质烃源岩。
作者
王建
马顺平
李欣
司继伟
随立敏
蔡雪梅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9期117-120,共4页
Inner Mongolia Petrochemical Industry
关键词
饶阳凹陷
层序地层
原油物性
优质烃源岩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7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1
杜金虎,等.冀中坳陷油气分布规律与勘探方向研究(内部资料).华北油田勘探院,2000.12-30.
2
张大智,纪友亮,张瑞峰,初丽兰,倪超,王林.
饶阳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研究[J]
.地质调查与研究,2008,31(1):33-42.
被引量:19
3
纪友亮,杜金虎,赵贤正,张以明,张瑞峰.
饶阳凹陷下第三系层序类型及发育模式[J]
.沉积学报,2007,25(1):1-9.
被引量:17
4
王建,马顺平,罗强,国建英,崔周旗.
渤海湾盆地饶阳凹陷烃源岩再认识与资源潜力分析[J]
.石油学报,2009,30(1):51-55.
被引量:51
5
罗强,金涛,崔周期,等.华北探区有利预探区带综合评价及目标优选.(内部资料).华北油田勘探院,2008-12-30.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刘庆,张林晔,沈忠民,孔祥星,李政.
东营凹陷湖相盆地类型演化与烃源岩发育[J]
.石油学报,2004,25(4):42-45.
被引量:46
2
宋国奇.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湖相沉积的层序地层学分析[J]
.现代地质,1993,7(1):20-30.
被引量:29
3
顾家裕.
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格架概念及模式[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4):6-10.
被引量:251
4
邓宏文.
美国层序地层研究中的新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5,16(2):89-97.
被引量:658
5
梁宏斌,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马顺平.
冀中坳陷晋县凹陷下第三系断陷湖盆的演化与烃源岩的形成[J]
.石油实验地质,2005,27(6):583-587.
被引量:21
6
张世奇,纪发亮.
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模式探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5):20-23.
被引量:81
7
谢文彦,姜建群,张占文,胡礼国.
大民屯凹陷高蜡油成因及分布规律[J]
.石油学报,2007,28(2):57-61.
被引量:18
8
郑红菊,董月霞,朱光有,王旭东,熊英.
南堡凹陷优质烃源岩的新发现[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4):385-391.
被引量:73
9
赵贤正,金凤鸣,王余泉,郭永军,刘井旺,郑荣华.
冀中坳陷长洋淀地区“古储古堵”潜山成藏模式[J]
.石油学报,2008,29(4):489-493.
被引量:43
10
纪友亮,张世奇,李红南.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J]
.地质论评,1994,40(S1):97-104.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77
1
张成武,李娟,李冬蕾,邓清,霍丽芬,杜俊,贺洪海.
蠡县斜坡中南部沙一段油藏主控因素及新成藏模式研究[J]
.中外能源,2021,26(S01):112-118.
被引量:1
2
金凤鸣,师玉雷,罗强,董雄英,钟雪梅.
廊固凹陷烃源岩精细评价研究及应用[J]
.中国石油勘探,2012,17(6):23-27.
被引量:12
3
郭凯,曾溅辉,金凤鸣,刘涛涛,蓝宝锋.
不整合输导层侧向非均质性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差异控制作用[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9):3776-3785.
被引量:6
4
李磊,王英民,黄志超,任亚红,张莲美.
尼日尔三角洲深水区层序地层及地震相研究[J]
.沉积学报,2008,26(3):407-416.
被引量:41
5
张大智,纪友亮,韩春元,初丽兰.
大王庄地区沙三上亚段层序地层与非构造油藏[J]
.新疆石油地质,2009,30(1):57-60.
被引量:5
6
杨明慧.
渤海湾盆地变换构造特征及其成藏意义[J]
.石油学报,2009,30(6):816-823.
被引量:54
7
母国妍,钟宁宁,刘宝,于天财,刘岩.
湖相泥质烃源岩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
.石油学报,2010,31(2):218-224.
被引量:36
8
金涛,高日胜,高彩霞,罗强,王建.
从烃源岩测井评价结果看冀中坳陷饶阳凹陷勘探前景[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21(3):406-412.
被引量:26
9
许丽丽,国景星,张健,袭著纲,张勇.
饶阳凹陷古近系成岩作用特征[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0,30(2):26-31.
被引量:6
10
徐建永,武爱俊.
页岩气发展现状及勘探前景[J]
.特种油气藏,2010,17(5):1-7.
被引量:87
同被引文献
42
1
常象春,王明镇,韩作振.
试论适合叠合盆地的油源对比方法[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6(4):32-36.
被引量:19
2
易士威,王权.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思路与勘探方法[J]
.中国石油勘探,2005,10(2):9-14.
被引量:30
3
黄海平,邓宏文.
泥岩盖层的封闭性能及其影响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1995,6(2):20-26.
被引量:23
4
何登发.
断裂—岩性体油气藏特征[J]
.石油学报,2007,28(2):22-28.
被引量:40
5
高红梅,高福红,樊馥,高玉巧.
鸡西盆地早白垩世烃源岩可溶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37(1):86-90.
被引量:14
6
贾承造,赵文智,邹才能,冯志强,袁选俊,池英柳,陶士振,薛叔浩.
岩性地层油气藏地质理论与勘探技术[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7,34(3):257-272.
被引量:214
7
赵贤正,卢学军,王权.
华北油田地层-岩性油藏勘探发现与启示[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5):597-604.
被引量:24
8
TANG Youjun,WEN Zhigang,ZAN Ling.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il-source rock correlation of oilshow from the Majiashan profile, Chaoxian County, South of Anhui Province[J]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2008,27(1):53-57.
被引量:4
9
张厚福,徐兆辉.
从油气藏研究的历史论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J]
.岩性油气藏,2008,20(1):114-123.
被引量:38
10
朱扬明,张春明,张敏,梅博文,金迪威,肖乾华.
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性对重排甾烷形成的作用[J]
.沉积学报,1997,15(4):103-108.
被引量:62
引证文献
3
1
杨帆,王权,郝芳,邹华耀,殷杰,许可.
冀中坳陷饶阳凹陷北部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与油源对比[J]
.地球科学,2020,45(1):263-275.
被引量:9
2
金凤鸣,侯凤香,焦双志,李熹微,涂太明,赵晨,王鑫,孙守刚.
断陷盆地断层-岩性油藏成藏主控因素——以饶阳凹陷留107区块为例[J]
.石油学报,2016,37(8):986-995.
被引量:18
3
杨帆,王权,郝芳,郭柳汐,邹华耀.
饶阳凹陷沙一下亚段优质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贡献[J]
.地球科学,2021,46(1):172-185.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汪旭东,张向涛,林鹤鸣,阙晓铭,贺勇,贾连凯,肖张波,李敏.
珠江口盆地陆丰13洼陷中央背斜带地质构造特征及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
.石油学报,2019,40(1):56-66.
被引量:19
2
周明顺,范宜仁,刘志杰,吴剑锋,李辉,宋岩,高衍武.
饶阳凹陷复杂砂岩储层产能测井预测方法[J]
.石油学报,2017,38(2):208-216.
被引量:9
3
赵贤正,蒲秀刚,王家豪,周立宏,金凤鸣,肖敦清,姜文亚,韩文中,张伟.
断陷盆地缓坡区控砂控藏机制与勘探发现——以歧口凹陷歧北缓坡带为例[J]
.石油学报,2017,38(7):729-739.
被引量:35
4
刘欣,刘震,卢朝进,任梦怡,李亮,王时林,汪雄,高钦秋.
南堡凹陷柳赞地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上部物源演化及砂体分布控制因素[J]
.石油学报,2017,38(8):888-901.
被引量:7
5
王津,李锦锋,郑德德,柳伟明,李传琳.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田雨岔地区延安组油藏主控因素[J]
.石油化工应用,2017,36(8):85-88.
被引量:3
6
党海龙,刘滨,赵习森,高涛,畅斌.
岩性油藏含水上升规律预测新方法[J]
.特种油气藏,2017,24(5):116-119.
被引量:8
7
操义军,王权,邹华耀,刁帆,林俊峰,张金峰,郭柳汐.
廊固凹陷原油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J]
.石油学报,2017,38(11):1263-1274.
被引量:18
8
付广,王慧.
隆起区和斜坡区断-砂输导体系控制油气分布特征的差异性[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2(3):22-30.
被引量:12
9
方正,于珊珊,王怀婧,张新鹏,孙宇晗,张志远.
留107断块注采井组平均地层压力计算方法[J]
.油气井测试,2019,28(2):73-78.
被引量:4
10
马学峰,杨德相,王建,曹兰柱,田建章,余雁,钟雪梅,刘海涛,韩琪.
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石油地质条件、资源潜力及勘探方向[J]
.海相油气地质,2019,24(3):8-20.
被引量:9
1
С.,НБ,徐龙.
苏联新生代含蜡褐煤的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J]
.国外煤田地质,1989(1):1-8.
2
А.,СМ,王勋弟.
根据核磁测井资料评价含油层中原油的高粘度组分含量[J]
.国外测井技术,1989,4(6):21-24.
3
刘鸿友,彭苏萍,魏志平,赵占银.
伊通地堑原油特征与成熟度[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3):21-23.
被引量:10
4
唐新媛.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陷原油特征与来源分析[J]
.中国科技纵横,2014,0(13):152-153.
5
刘中云,唐洪三,林玉祥.
渤海湾盆地临南地区有效油气运聚系统分析[J]
.高校地质学报,2000,6(3):447-455.
被引量:7
6
吴拓,王杨,齐先有,王贺.
齐40块蒸汽驱伴生气回注油藏效果分析[J]
.特种油气藏,2012,19(1):104-106.
被引量:2
7
杨迪生,陈世加,李林,路俊刚.
克拉美丽气田油气成因及成藏特征[J]
.天然气工业,2012,32(2):27-31.
被引量:27
8
李海.
探秘深海的潜水“明星”(上)[J]
.第二课堂(初中版),2013(5):4-10.
9
鹿坤,侯读杰,洪海峰,曹宏明.
呼和湖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10,30(1):28-32.
被引量:4
10
王飞宇,边立曾,张水昌,张宝民.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海相烃源岩中两类生烃母质(摘要)[J]
.海相油气地质,2000,5(2):144-144.
被引量:2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9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