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接触亲电化合物的生物监测
出处
《黑龙江医学》
1995年第7期44-46,共3页
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
1汪严华,朱丽芳,朱江.血中SOD活性作为苯早期损害检测指标的研究[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8,11(2):89-90. 被引量:2
-
2景在平,仲剑平.血清核糖核酸酶胰型同工酶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0,5(4):207-210.
-
3谢滟,杨伟文,徐文新,陈忠.用核糖核酸酶自外周血快速抽提DNA[J].临床检验杂志,1997,15(5):316-316.
-
4陈敏时,周太国,刘传爱,吴炜戎,陈章国.血清酸性和碱性核糖核酸酶活性测定中的常见影响因素[J].衡阳医学院学报,1994,22(1):32-35.
-
5刘芳莉,傅松滨,李璞.核糖核酸酶家族几个重要成员研究进展[J].国际遗传学杂志,2008,31(1):23-27.
-
6王秀玲,刚葆琪.职业性接触镍的生物监测[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4,20(2):89-93. 被引量:1
-
7张学娥,王利端,王涛,张志香.抗肿瘤药物对护理人员的健康损害与防护发展现状[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4):453-454. 被引量:4
-
8赵利,王作珍.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J].当代护士(中旬刊),2009,16(4):89-90.
-
9胡鸿涛,韦彩玲,郭慧芳,林玲,陆柳.职业性接触三氯乙烯致药疹样皮炎的护理[J].广西预防医学,2003,9(3):176-178. 被引量:6
-
10崔杰峰,潘柏申.减少内源性核糖核酸酶对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影响(摘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0,23(2):126-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