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经济界》
1998年第4期4-8,共5页
Economic Affairs
同被引文献16
-
1李宝翼.虚拟经济和虚拟财富的内涵——与刘骏民等学者商榷[J].南开经济研究,2005(2):56-60. 被引量:12
-
2刘曼,刘文朝.虚拟经济的风险问题及其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5(6):27-29. 被引量:2
-
3郧会梅.金融体系内在不稳定性的结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9):24-29. 被引量:2
-
4方健敏.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对中国宏观调控的指导意义[J].当代经济,2005,22(10):51-51. 被引量:4
-
5胡传明,陈标平.金融资本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安全[J].企业经济,2005,24(11):177-178. 被引量:3
-
6孙宝文,马衍伟,朱军.双向治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治本之策[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2):40-44. 被引量:13
-
7吴秀生,林左鸣.价值创新: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三农”问题及解决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0(4):80-85. 被引量:8
-
8李罗力.第二次冲击波[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591-628.
-
9南开大学教授 刘骏民.稳定虚拟经济系统是关键[N]人民日报,2003.
-
10本报记者 冀文海.“虚拟经济”导致“泡沫经济”?[N]中国经济时报,2003.
引证文献8
-
1郭勇.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关系浅析[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1):33-36. 被引量:3
-
2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经济界,1999,0(3):4-9. 被引量:14
-
3钟俊英,钟华霖.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及其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5,21(05X):129-131. 被引量:2
-
4范丽霞.虚拟经济条件下的金融风险防范[J].价格月刊,2008(2):51-53.
-
5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管理[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14(3):175-183. 被引量:90
-
6韩雪郁,焦健.反思亚洲金融危机[J].现代日本经济,2000(2):45-48.
-
7成思危.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J].管理评论,2003,15(1):4-8. 被引量:44
-
8李世玺.试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J].知识经济,2009(4X):53-53.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154
-
1高文杰.计算职业教育学:一个值得期待的职业教育研究新领域[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9,27(4):5-12.
-
2蒋晓蕙,张天翼.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研究企业动态战略管理[J].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691-694. 被引量:1
-
3吕瑞华.复杂性科学及发展状况分析[J].中国管理科学,2000,8(S1):287-291. 被引量:7
-
4黄荣英.论虚拟经济的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2):50-52. 被引量:2
-
5邹力平.日本泡沫经济的破裂对我国的启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1):40-44. 被引量:1
-
6赵君,姚有利.山西省煤矿安全与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山西煤炭,2012,32(5):44-47. 被引量:3
-
7江新,赵静,裴利民.熵变下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组织风险分析[J].人民长江,2012,43(21):31-35. 被引量:2
-
8邹力平.对我国当前金融形势分析及建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50-52. 被引量:1
-
9姚景超,王进会.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协调性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评论,2013(8):142-149. 被引量:10
-
10李兴森,张玲玲,朱正祥.数据挖掘获取的知识的智能评价方法[J].科研管理,2010,31(S1):32-38. 被引量:4
-
1冷贤豪,孙力,丁文恪.94人民币汇率变动评述及95走势预测[J].改革与开放,1995(3):18-19.
-
2李华,杜莉.外汇储备增加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上海金融,1996(3):9-10.
-
3仁航.继续控制货币投放,抓紧组织货币回笼[J].南方金融,1985(11).
-
4杜治香.浅谈中央银行如何通过稳定货币币值抑制通货膨胀[J].青海金融,1996,0(6):37-39.
-
5微博广场[J].股市动态分析,2011(26):71-71.
-
6李倩.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比现状与对策研究[J].魅力中国,2010(29):328-328.
-
7蔡颖.背离实体经济,资金流动何时回归?[J].决策探索,2013(13):35-37.
-
8王恺丰.中国外汇储备与净出口,外商直投,货币投放量之间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经贸,2012(14):12-13.
-
9安文娴.残损人民币从金融机构流出的原因及对策[J].河北金融,2012(5):68-69.
-
10郭丹.马克思与弗里德曼通货膨胀理论比较及启示[J].经济论坛,2013(3):165-1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