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和科学:治理社会与生产知识的市场式模式
被引量:22
出处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79,共11页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Chinese Edition)
参考文献2
-
1Piere Papon. A new context for scientific expertise? Some lessons from the French experience[J] 1996,Minerva(2):151~160
-
2Michael Polanyi. The Republic of science[J] 1962,Minerva(1):54~73
同被引文献271
-
1俞可平.经济全球化与治理的变迁[J].哲学研究,2000(10):17-24. 被引量:84
-
2杨君,李春娜,陈莹晶.“条条调动块块”:社会治理中条块互动的进阶策略——以珠海平安指数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21(5):61-66. 被引量:18
-
3冯仕政.社会治理与公共生活:从连结到团结[J].社会学研究,2021(1):1-22. 被引量:159
-
4周彬.学校治理现代化:变革历程与建设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6):51-58. 被引量:23
-
5任晓,金天栋.刍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方式:一种制度化的视角[J].国际观察,2021(3):20-60. 被引量:14
-
6曹天予.新自由主义时代的科学发展[J].科学文化评论,2005,2(4):65-77. 被引量:7
-
7苏珊·科岑斯,郝刘祥,袁江洋.二十一世纪科学:自主与责任[J].科学文化评论,2005,2(5):50-64. 被引量:24
-
8保罗.福曼.近期科学:晚现代与后现代[J].科学文化评论,2006,3(4):17-48. 被引量:7
-
9龚桂莲.为与不为的拷问和监督 意大利科学家因未能预测地震被控过失杀人引发的思考[J].中国审判,2012(1):94-96. 被引量:1
-
10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1(5):37-41. 被引量:939
引证文献22
-
1唐贤兴.全球治理:一个脆弱的概念[J].国际观察,1999(6):21-24. 被引量:25
-
2吴志成.西方治理理论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4(6):60-65. 被引量:67
-
3吴志成,潘超.全球化视阈中的治理理论分析[J].理论探讨,2006(1):100-104. 被引量:1
-
4徐凌.试论公众参与科技决策[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24(2):94-100. 被引量:12
-
5康仙鹏.两岸治理——“两岸关系”思维的检视与突破[J].台湾研究集刊,2010(4):24-37. 被引量:8
-
6陈海秋.城市环境治理新理念及其对城市管理的理论突破[J].上海城市管理,2011,20(1):43-46. 被引量:11
-
7高进,李兆友.治理视阈中的公共性[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5):421-425. 被引量:10
-
8安佰生.国际贸易政策视角下的知识产权制度[J].科技促进发展,2012,8(7):16-19.
-
9祁程.“治理”视域下的和谐社会构建[J].理论建设,2013,29(4):52-55.
-
10徐治立,董艳春.论默顿的科学治理思想及其实践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4,30(4):79-83.
二级引证文献228
-
1于桂凤.思想阐释、方法运用与体系构建:部门哲学范式研究的推进与拓展[J].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2(1):95-120.
-
2吴新.政府管理效率提高的途径分析——基于治理理论视角[J].理论月刊,2009(2):74-76. 被引量:3
-
3王苹.治理五性:近年来国内治理研究状况简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25(1):48-50.
-
4王本刚.一个关于公共治理的三维分析框架[J].东南传播,2013(2):34-37. 被引量:2
-
5胡祥.近年来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5(3):25-30. 被引量:54
-
6楼苏萍.治理理论分析路径的差异与比较[J].中国行政管理,2005(4):82-85. 被引量:20
-
7易文彬.全球治理模式述评[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4):118-122. 被引量:16
-
8唐正繁.治理——善治理论对我国政治发展的借鉴与启示[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5(4):47-48. 被引量:1
-
9王振亚,张志昌.超越二元对立: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新型关系探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4(6):112-118. 被引量:23
-
10曾正滋.解读公共治理:双重维度分析[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7(4):13-22. 被引量:2
-
1王世谊.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时代意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4):171-174. 被引量:17
-
2张科.论公平正义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5):23-25. 被引量:1
-
3冯同庆.工会参与政策制订的实质及其实践[J].科学社会主义,1992(5):41-45. 被引量:1
-
4梁尚书.不仅要“三同”还要做到“四有”[J].乡镇论坛,1991,0(5):35-35.
-
5杨海峰.整合2010之三网融合[J].通信世界,2010(5):2-2.
-
6张爱军.论精神生产的特点和作用[J].发展论坛,2001(5):27-28. 被引量:1
-
7潘熙宁.政策“不稳”的成因分析[J].党校科研信息,1990(18):9-11.
-
8潘维.世上没有永葆"善政"的制度[J].理论导报,2014(4):17-18.
-
9彭机明.论基层政策的生命力[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5):42-44.
-
10潘熙宁.保持政策稳定的若干思考[J].党校科研信息,1990(25):9-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