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引文献5
-
1蒋月,林艳琴,潘峰,陈宝贵,郭建勇,郭延,汤渊儒,苏少兰,梁宜珍,陈碧珍,周耿明,王永令,陈英敏,洪笑.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金陵法律评论,2006(1):37-67. 被引量:10
-
2蒋月,潘峰.针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暴力与防治对策[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55-58. 被引量:8
-
3刘继同,左芙蓉.“和谐社会”处境下和谐家庭建设与中国特色家庭福利政策框架[J].南京社会科学,2011(6):72-79. 被引量:20
-
4行红芳.从失衡到平衡:脆弱儿童福利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4,22(9):14-18.
-
5华红琴.论残障儿童家庭支持性福利政策与服务体系建设[J].社会建设,2015,2(2):24-35.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233
-
1乔东平,黄冠.从“适度普惠”到“部分普惠”——后2020时代普惠性儿童福利服务的政策构想[J].社会保障评论,2021,5(3):79-94. 被引量:17
-
2昝飞,曾凡林.孤残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行为问题与寄养[J].中国特殊教育,2001(2):45-48. 被引量:19
-
3郭应春.儿童福利事业应对入世的发展策略[J].中国民政,2003(4). 被引量:1
-
4尚晓援.中国面临照料福利的挑战[J].人民论坛(中旬刊),2011(1):168-171. 被引量:3
-
5陆士桢.简论中国儿童福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36(6):30-34. 被引量:36
-
6吴铁坚,王均乐.对是否存在虐待女婴现象的分析——60例死婴死前就医和生存时间性别差异的研究[J].人口研究,1991,15(6):43-46. 被引量:5
-
7姜学清.国外对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7(3):49-51. 被引量:5
-
8魏雁滨,罗维安,刘小钢,周凤.家庭压力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港、穗在校青少年比较研究[J].青年研究,1995(2):1-5. 被引量:3
-
9陈静.孤残儿童社会保障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J].残疾人研究,2012(2):21-25. 被引量:9
-
10冯立伟.社会福利社会化带来儿童福利机构新的发展趋势[J].社会福利(实务版),2004(7):40-43. 被引量:5
引证文献22
-
1马玉卓.农村家庭寄养模式中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效果探析——以山东大学Z村家庭寄养基地为例[J].社会工作,2010(16):49-52. 被引量:7
-
2吴鲁平,韩小雷,刘文斌.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效果的实证研究——对北京大兴区礼贤镇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2005(6):31-40. 被引量:20
-
3张向葵,蔡迎春.走向行动定向的儿童研究:国内外儿童福利政策研究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31-134. 被引量:9
-
4杨生勇,冯晓平.中国儿童福利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6(1):39-42. 被引量:13
-
5解翠玲.健全和完善我国处境不利儿童理论体系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4):58-60. 被引量:9
-
6杨睿,冉晓霏.中国儿童福利现状分析及问题建议[J].知识经济,2011(17):52-52.
-
7张鸿巍.儿童福利视野下的少年司法路径选择[J].河北法学,2011,29(12):45-55. 被引量:23
-
8张鸿巍.未成年人案件调查刍议[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1):47-53.
-
9万国威,李珊.“留守女童”福利供应的定量研究——基于四川省兴文县的实证调查[J].人口学刊,2013,35(1):58-68. 被引量:1
-
10徐迎.儿童福利研究综述[J].时代经贸,2013,11(20):187-187.
二级引证文献129
-
1阳义南.中国老年人健康变化趋势研究——基于潜剖面模型的经验证据[J].江淮论坛,2022(6):114-122. 被引量:1
-
2王广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刑事政策的福利化改造[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9,0(6):52-57. 被引量:2
-
3冯周敏.海沧法院家事审判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东南司法评论,2019,0(1):331-343. 被引量:2
-
4程毛凤.重塑福利院儿童社会交往能力[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9):31-32.
-
5杨生勇,冯晓平.中国儿童福利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06(1):39-42. 被引量:13
-
6李婷婷,李坚.关于孤残儿童家庭寄养中政府职能的分析——以沈阳为例[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2):6-7.
-
7张向葵,盖笑松.未来中国儿童研究的战略构想[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6):13-15. 被引量:7
-
8张向葵,王元.中国儿童成长信息监测平台:建设与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5-8.
-
9何玲.瑞典儿童福利模式及发展趋势研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9(2):4-9. 被引量:47
-
10仇雨临,郝佳.中国儿童福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9(2):26-30. 被引量:38
-
1于晓辉.儿童福利社会化依赖从业人员专业化[J].社会福利(实务版),2001(2):16-17. 被引量:1
-
2赵学慧.重视员工培训 提高服务质量[J].社会福利(实务版),2001(2):18-19.
-
3姚兵.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原则[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3):75-78.
-
4儿童福利主任在行动[J].社会福利(实务版),2011(8):63-63. 被引量:1
-
5卢亦鲁.他山之石──赴英国儿童福利工作考察报告[J].社会福利(实务版),2001(4):60-62.
-
6何乔.指导挪威儿童福利活动的十项原则[J].社会福利(实务版),2000(6):40-44. 被引量:1
-
7裴乾坤.最后的屏障 停止作用与警用弹药的设计要求[J].检察风云,2014,0(21):39-41.
-
8付.别忽视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责任[J].创造,2005,13(3):63-63.
-
9罗江.海南禁止开除留守未成年学生父母去向要登记[J].江西教育(管理版)(A),2016,0(1):77-77.
-
10徐建中.三措并举 力促儿童福利大发展[J].社会福利(实务版),2011(11):1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