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超级稻干物质积累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概述了超级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的内涵及当前国内外超级稻的研究发展进程,对高产水稻干物质积累特性及影响因素与提高干物质积累的相应措施和在生产实践中应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与综合。
作者
王淑红
邹应斌
机构地区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作物研究》
2004年第S1期312-316,共5页
Crop Research
关键词
水稻
干物质
积累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2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516
同被引文献
79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4
参考文献
24
1
杨长明,杨林章,颜廷梅,欧阳竹.
不同肥料结构对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J]
.土壤通报,2004,35(2):199-202.
被引量:63
2
谢华安,王乌齐,杨惠杰,杨高群,李义珍.
杂交水稻超高产特性研究[J]
.福建农业学报,2003,18(4):201-204.
被引量:85
3
陈庆玉,石长江,闯嘉宏,彭志忠.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J]
.现代化农业,2003(8):8-8.
被引量:1
4
邹应斌,周上游,唐起源.
中国超级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1):31-35.
被引量:129
5
杨惠杰,杨仁崔,杨惠杰,李义珍,郑景生,姜照伟.
水稻超高产的决定因素[J]
.福建农业学报,2002,17(4):199-203.
被引量:72
6
杨惠杰,李义珍,杨仁崔,姜照伟,郑景生.
超高产水稻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2001,15(4):265-270.
被引量:215
7
杨惠杰,杨仁崔,李义珍,姜照伟,郑景生.
水稻超高产品种的产量潜力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
.福建农业学报,2000,15(3):1-8.
被引量:148
8
杨惠杰,李义珍,黄育民,郑景生,姜照伟,林文.
超高产水稻的产量构成和库源结构[J]
.福建农业学报,1999,14(1):1-5.
被引量:109
9
袁隆平.
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J]
.杂交水稻,1997,12(6):1-6.
被引量:795
10
邹应斌.
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理论与技术策略——兼论壮秆重穗栽培法[J]
.农业现代化研究,1997,18(1):31-35.
被引量:46
二级参考文献
102
1
戚昌瀚.
水稻品种的源库关系与调节对策简论[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5(1):1-5.
被引量:42
2
蒋彭炎.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讲座(2)──高产水稻的若干生物学规律[J]
.中国稻米,1994(2):43-45.
被引量:66
3
陶诗顺,简乃军,苟兴军,陈德刚.
杂交中稻超多蘖壮秧少穴高产栽培研究——Ⅰ:超多蘖壮秧少穴栽培杂交中稻的生育动态及经济性状[J]
.绵阳农专学报,1993,10(1):1-6.
被引量:3
4
蒋彭炎.
水稻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讲座(1) 粮食问题与稻米生产[J]
.中国稻米,1994(1):41-43.
被引量:25
5
任天举.
头季稻后期营养器官碳水化合物含量对再生稻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1993,6(2):32-37.
被引量:21
6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12
7
杨林章,刘元昌,徐琪,田中明,长谷川满良.
施肥对水稻产量和稻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
.生态学杂志,1989,8(3):39-43.
被引量:8
8
王奎波,余美炎,申秀珍,王同燕,陈学留,王志芬.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小麦氮素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J]
.土壤通报,1994,25(3):109-111.
被引量:13
9
凌启鸿,苏祖芳,张海泉.
水稻成穗率与群体质量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5,21(4):463-469.
被引量:187
10
蒋彭炎,冯来定,姚长溪.
水稻比叶重与栽培因素关系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1989,30(1):1-7.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516
1
曾汉来,张端品,谢国生.
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应用的安全性对策探讨[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z1):29-34.
被引量:3
2
罗闰良.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就与展望[J]
.湖南农业科学,2002(z1):11-14.
被引量:6
3
杨高群,彭桂峰,李义珍.
两系杂交稻培矮64S/E32的超高产特性与栽培研究Ⅲ.超高产栽培[J]
.杂交水稻,2000,15(S1):36-38.
被引量:1
4
张洪熙,季红娟,肖宁,谭长乐,张小祥,李育红,朱兆斌,戴正元,赵步洪.
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高产源库特征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2):54-58.
被引量:4
5
郭玉春,梁康迳,吴杏春,梁义元,林文雄.
新株型水稻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的生理生态研究Ⅲ.单株产量与穗部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2002,20(2):1-4.
被引量:9
6
杨惠杰,杨仁崔,姜照伟,郑景生,李义珍.
水稻超高产品种的植株性状[J]
.福建稻麦科技,2002,20(4):19-22.
被引量:2
7
陈惠哲,朱德峰,杨仕华,张玉屏,林贤青.
我国南方稻区水稻产量差异及增产潜力[J]
.中国稻米,2004,10(4):9-10.
被引量:30
8
陈惠哲,朱德峰,林贤青,张玉屏.
杂交稻种子饱满度对发芽率、成苗率及秧苗生长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2004,19(2):65-67.
被引量:21
9
富昊伟,李友发,马兴华,章永根.
培矮64S与不同类型粳稻配组的生育期表现[J]
.作物研究,2004,18(2):83-84.
被引量:2
10
张志刚,白德朗,罗孝和,马国辉.
超级杂交稻P88S/0293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结构特性[J]
.作物研究,2004,18(2):72-7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9
1
顾铭洪,刘巧泉.
作物分子设计育种及其发展前景分析[J]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9,30(1):64-67.
被引量:16
2
陈友订,万邦惠,张旭.
华南双季超级稻分蘖盛期理想形态性状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968-974.
被引量:32
3
赵步洪,奚岭林,杨建昌,王志琴,朱庆森,张洪熙.
两系杂交稻茎鞘物质运转与籽粒充实特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9-14.
被引量:14
4
黄英金,徐正进.
对超级稻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5):3-7.
被引量:26
5
陈秀琴,朱秀珍,刘建华.
高产水稻株型的研究探讨[J]
.天津农林科技,2005(1):13-14.
被引量:2
6
李菊梅,徐明岗,秦道珠,李冬初,宝川靖和,八木一行.
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对稻田氨挥发和水稻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5,11(1):51-56.
被引量:193
7
周承恕,刘建宾,吴坤永,李湘农.
低温敏核不育系冷水灌溉繁殖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1993(2):15-16.
被引量:61
8
凌启鸿,张洪程,蔡建中,苏祖芳,凌励.
水稻高产群体质量及其优化控制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1993,26(6):1-11.
被引量:512
9
吴伟明,程式华.
水稻根系育种的意义与前景[J]
.中国水稻科学,2005,19(2):174-180.
被引量:114
10
徐富贤,熊洪,ZHU,Yong-chuan,朱永川,王贵雄.
杂交中稻源库比对籽粒充实的影响及其高产组合的源库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65-271.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4
1
孙鹰,陈立云.
超级稻高产机理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7,21(B12):578-582.
被引量:6
2
王月华,何虎,潘晓华.
我国水稻育种技术发展历程回顾[J]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2):26-28.
被引量:32
3
聂俊,史亮亮,邱俊荣,蓝华生,詹愈忠,陈建清,刘雁飞.
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对抛栽水稻群体干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2016,29(3):579-583.
被引量:12
4
刘永巍,田红刚,李春光,孟昭河,程芳艳,孙翊轩,刘忠良.
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研究[J]
.植物学研究,2014,3(4):172-17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4
1
王庆胜,吴丽丽,刘华昭.
对黑龙江垦区超级稻研究的思考[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2):48-50.
被引量:2
2
汪传文.
Y两优1号超级稻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50-50.
被引量:3
3
谢丽萍.
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J]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11):1501-1505.
被引量:6
4
刘玉龙,邓应德,肖层林,张海清,张维亮.
亚种间超级杂交稻研究概述[J]
.作物研究,2009,23(5):314-317.
5
李花艳.
兴宁地区超级稻试验示范推广情况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1(23):104-104.
被引量:3
6
王丽丽,闫晓君,江瑜,田云录,邓艾兴,张卫建.
超级稻宁粳1号与常规粳稻CH_4排放特征的比较分析[J]
.中国水稻科学,2013,27(4):413-418.
被引量:9
7
陈建民,苏军,刘华清,罗家密,吴明基,王锋.
超级杂交稻天优3301的选育与应用[J]
.福建农业学报,2013,28(12):1218-1223.
被引量:4
8
周海龙.
试析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综合运用[J]
.中国科技投资,2013(A33):434-434.
9
龚亚丽,鲁克有,王胜宝,包蓉,陈浩,薛静.
汉中市水稻育种现状与发展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4(15):53-54.
被引量:1
10
柳琳,陈越,钟巧芳,余腾琼,柯学,程在全.
水稻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的优化及其细胞壁变化的快速检测[J]
.西北农业学报,2014,23(9):56-62.
被引量:3
1
冯尚宗,刘宁,黄孝新,娄华敏,彭美祥,王世伟,赵桂涛.
氮肥运筹方式对粮饲兼用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15,19(4):29-33.
被引量:3
2
常建智,张国合,李彦昌,闫丽慧,李潮海.
黄淮海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11,19(4):75-79.
被引量:11
3
孔丽丽,李前,侯云鹏,尹彩侠,秦裕波,于雷,张磊,谢佳贵,王立春.
半干旱区覆膜玉米的氮肥运筹及干物质积累特性[J]
.吉林农业科学,2015,40(4):30-33.
被引量:3
4
高光杰,刘丽华,周婵婵,董立强,王术,贾宝艳,黄元财.
有机栽培条件下粳稻产量形成及干物质积累特性[J]
.江苏农业科学,2017,45(6):48-51.
被引量:2
5
陈乐梅,马林,刘建喜,石书兵,郭飞,库再拉,蔺胜权.
免耕覆盖对春小麦灌浆期干物质积累特性及最终产量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6):21-24.
被引量:23
6
冯尚宗,彭美祥,孔金花,刘宁,赵理,王世伟,赵桂涛.
氮肥运筹对高产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2015,27(2):1-6.
被引量:14
7
张大光,阎晓艳,边秀芝.
玉米群体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特性的数学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1999,24(3):11-16.
被引量:9
8
孙扬,郭占全,吴春胜.
地膜覆盖对玉米产量及干物质特性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16,35(6):72-75.
被引量:19
9
邓忠,白丹,翟国亮,赵红书,冯俊杰,韩启彪,张文正.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新疆棉花干物质积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1,29(3):122-127.
被引量:36
10
李伟,郭建夫,张建中,左清凡,许良珠.
转基因水稻七转39产量性状与籽粒干物质积累特性的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9(3):195-198.
被引量:5
作物研究
2004年 第S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