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1990年以来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变动研究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粮食安全问题一直都受到学者的普遍关注,在我国尤为明显。采用1990-2006年统计年鉴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省16 a间的粮食生产的变动特点,应用灰色关联分析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量化了各个因子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密切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粮食产量的相应对策。
作者
张守忠
李玉英
机构地区
黑龙江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152-156,共5页
Shaanxi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特征
灰色关联分析
黑龙江省
分类号
F326.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6
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1004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22
1
曾希柏,陈同斌,林忠辉,胡清秀.
中国粮食生产潜力和化肥增产效率的区域分异[J]
.地理学报,2002,57(5):539-546.
被引量:108
2
段学军.
长江流域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0,16(1):30-34.
被引量:47
3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50~96.
4
许月卿,李秀彬.
河北省粮食生产灰色关联动态分析[J]
.地理研究,2002,21(3):339-346.
被引量:59
5
范建刚,谢斌.
西北五省区粮食生产灰色关联比较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8):121-125.
被引量:15
6
郭淑敏,马帅,陈印军.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1):83-87.
被引量:53
7
马文杰,冯中朝.
中国粮食生产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陕西农业科学,2008,54(1):163-166.
被引量:23
8
石淑芹,陈佑启,姚艳敏,李志斌,何英彬.
东北地区耕地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评价[J]
.地理学报,2008,63(6):574-586.
被引量:87
9
陈同斌,曾希柏,胡清秀.
中国化肥利用率的区域分异[J]
.地理学报,2002,57(5):531-538.
被引量:180
10
李奇峰,陈阜,李玉义,梁丽娜.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26(5):340-343.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146
1
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
中国食物安全基础的定量评估[J]
.地理研究,2001,20(5):555-563.
被引量:24
2
李丹,刘友兆,李治国.
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实证研究——以江苏省金坛市为例[J]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4,17(6):22-25.
被引量:37
3
我国化肥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建议[J]
.科技导报,1997,15(9):35-36.
被引量:15
4
武志杰.
我国化肥生产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导报,1997,15(9):37-39.
被引量:23
5
何艳芬,张柏,马超群.
吉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
.资源科学,2004,26(4):119-125.
被引量:31
6
伍育鹏.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研究设计[J]
.国土资源导刊,2004,1(2):14-16.
被引量:14
7
陈百明,周小萍.
中国近期耕地资源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变化态势[J]
.资源科学,2004,26(5):38-45.
被引量:152
8
周秀杰,张桂华,郑红,潘华盛.
黑龙江省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J]
.气象,2004,30(11):47-50.
被引量:68
9
方修琦,王媛,徐锬,云雅如.
近20年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增产的贡献[J]
.地理学报,2004,59(6):820-828.
被引量:97
10
马兴林,屈宝香,王庆祥,凌碧莹.
中国玉米产业贸易现状与趋势[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6):40-45.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004
1
木尔扎别克.
基于新疆木垒县的化肥减量增效成果及存在的问题[J]
.新疆农业科技,2023(6):22-24.
2
那木汗,阿如旱,苏德苏日古格.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区耕地资源潜力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3(4):19-24.
被引量:2
3
方孔灿,郑晓微,唐筱春,张文勇.
瑞安市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现状调研与思考[J]
.农技服务,2008,25(8):136-137.
4
陈晓光,郑广芬,陈晓娟.
气候变暖背景下宁夏暴雨日数的变化[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8,4(z1):7-12.
5
林琳,赵黛青,魏国平,刘尚余.
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J]
.华电技术,2006,29(12):18-23.
被引量:16
6
LIU Jiyuan,XU Xinliang,ZHUANG Dafang,GAO Zhiqiang.
Impacts of LUCC processes on potential land productivity in China in the 1990s[J]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2005,48(8):1259-1269.
被引量:22
7
钱晓雍,沈根祥,吴婷,郭春霞.
上海农用化学品使用历史演变及污染防治对策[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12):184-187.
被引量:3
8
白立佳,张路路,刘瑞卿,林常春,门明新.
基于ESDA的河北省粮食单产空间格局变化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12,34(1):18-24.
被引量:3
9
黄英.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Arable Land Resources in Karst Area:A Case Study of Anshun City of China[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1):54-57.
被引量:1
10
葛菁华,曾彬.
基于ARCGIS的土地开发潜力测算与分级——以宝鸡市陇县为例[J]
.地下水,2012,34(6):187-19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7
1
唐五湘.
T型关联度及其计算方法[J]
.数理统计与管理,1995,14(1):34-37.
被引量:149
2
谢乃明,刘思峰.
几类关联度模型的平行性和一致性[J]
.系统工程,2007,25(8):98-103.
被引量:4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9.
4
黑龙江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黑龙江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332-338.
5
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2001-2013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6
Gu Hui Song Bifeng.
Study on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weapon systems based on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and TOPSIS[J]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2009,20(1):106-111.
被引量:54
7
Xie Naiming Liu Sifeng.
Research on evaluations of several grey relational models adapt to grey relational axioms[J]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2009,20(2):304-309.
被引量:36
8
崔杰,党耀国,刘思峰.
几类关联分析模型的新性质[J]
.系统工程,2009,27(4):65-70.
被引量:36
9
邓吉祥,程叶青,张阳生.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变化及潜力预测[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0,26(1):22-26.
被引量:6
10
何满喜.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经济,2011(2):3-5.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2
1
张慧琴.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5):103-106.
被引量:2
2
孟凡琳,王娜,李炳军.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河南省粮食安全影响因素双层诊断[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5,49(3):411-41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6
1
李益敏,和春庭,包雪梅.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怒江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6):5264-5267.
2
胡文海.
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与基地建设[J]
.地理科学,2015,35(3):293-298.
被引量:20
3
郭慧萍.
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结果及其政策含义[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1):1-6.
被引量:4
4
赵一凡,魏亚卿,李琦喆,卞良.
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分析[J]
.经营与管理,2018(10):97-99.
被引量:5
5
杨凡雨,刘黎明,袁承程.
湖南省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J]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9):153-160.
被引量:20
6
雷勋平,Ronbin QIU.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中国粮食安全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2,27(12):1-14.
被引量:28
1
崔民选.
八十年代中国工业结构变动研究[J]
.生产力研究,1994(6):53-56.
被引量:2
2
林文杰,隋干城,孙继凤,曹艳英.
烟台市农业结构变动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3):55-58.
被引量:1
3
金镭.
国外石油公司的研发投入变动研究[J]
.中国物价,2008(11):62-64.
被引量:1
4
1974年世界主要鱼油、鱼粉生产国的产量[J]
.水产科技情报,1975,2(9):21-21.
5
陈世聪.
彭州市天彭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缺陷的实证分析——以彭州市二龙村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19(4):16-17.
被引量:1
6
唐守廉,张艳秋.
我国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测算与变动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3):59-65.
被引量:2
7
张旭.
宁波市工业结构的变动特点及调整思路[J]
.宁波经济(财经视点),1998(5):30-31.
8
崔亚锋.
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136-2138.
被引量:7
9
刘赛赛.
河南农民消费结构的历史变动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2012,0(08X):13-14.
10
李秋生,余佳祥,许玉贵.
云南省不同生猪养殖规模成本收益变动研究[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5):24-31.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