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经济增长区际差异的制度解析
被引量: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经济增长区际差异的制度解析胡乃武闫衍区域经济增长按照一般的发展理论取决于其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因而区际经济增长差异也就由其内生的要素构成差异来解释。但在转型经济条件下,由内生的要素构成差异决定的区际经济增长差异还会因转型经济下外生的制度变量的影响...
作者
胡乃武
闫衍
机构地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研究所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4-27,共4页
Economic Theory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经济增长制度
实证分析
区际差异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3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287
同被引文献
83
1
李京文,郑友敬,杨树庄,龚飞鸿.
中国经济增长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1992(1):15-36.
被引量:52
2
陈宽,谢千里,t·罗斯基,王宏昌,郑玉歆.
中国国营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88(4):37-44.
被引量:15
3
王金营,黄乾.
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制度变迁因素[J]
.财经科学,2004(5):77-79.
被引量:12
4
杨瑞龙.
论制度供给[J]
.经济研究,1993,28(8):45-52.
被引量:232
5
卢中原,胡鞍钢.
市场化改革对我国经济运行的影响[J]
.经济研究,1993,28(12):49-55.
被引量:185
6
汪旻艳.
从执政成本的角度看科学执政[J]
.唯实,2005(1):48-51.
被引量:9
7
袁嘉新.
再论“经济增长中结构效益的测算方法”[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10(12):57-58.
被引量:7
8
傅道臣.
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益及其测算[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3,10(12):53-56.
被引量:8
9
杨瑞龙.
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J]
.经济研究,1994,29(5):40-49.
被引量:140
10
胡永泰,海闻,金毅彪,吴音.
中国企业改革究竟获得了多大成功[J]
.经济研究,1994,29(6):20-32.
被引量:24
引证文献
18
1
高觉民.
从地方政府的区域壁垒走向区域合作的统一市场[J]
.全国商情,2005(1):65-69.
被引量:2
2
靳松.
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与利用外资的再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20(S6):161-164.
3
金玉国.
中国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1984~1995年[J]
.南京社会科学,1998(5):14-17.
被引量:3
4
谢晓波.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博弈分析[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100-104.
被引量:33
5
傅晓霞,吴利学.
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3(1):7-14.
被引量:8
6
季建林.
执政成本与反贫困战略实施[J]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7(4):40-44.
7
张俊波.
对中国经济增长中制度机理的实证研究[J]
.江汉论坛,2006(6):36-39.
8
金玉国.
1984~199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制度解析[J]
.统计研究,1998,15(5):13-15.
被引量:19
9
陈琳,李珍珍.
制度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综述[J]
.生产力研究,2009(23):251-253.
被引量:4
10
沈坤荣.
1978—1997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的实证分析[J]
.经济科学,1999(4):14-24.
被引量:169
二级引证文献
287
1
冯家威.
湾区经济增长动力的制度分析——基于四大湾区数据的实证分析[J]
.特区经济,2020,0(1):18-22.
被引量:4
2
梁海霞.
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政府行为分析[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15(2):46-48.
被引量:1
3
肖泽群,祁明,黄瑞东.
包含碳排放税因素的技术创新增长效应分析——基于内生增长模型的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1):26-29.
被引量:1
4
王静丽,刘亚丽.
中国GDP与教育增长的实证分析[J]
.中国证券期货,2012,15(12).
5
刘伟.
基于三维空间模型的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J]
.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2):117-119.
6
高倩,张宗庆.
南京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8(S2):62-65.
被引量:3
7
赵兴兰.
制度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6):137-138.
被引量:1
8
何锦义.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
.学术问题研究,2006,0(2):18-21.
被引量:21
9
王倩,胡日东.
福建省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和结果分析[J]
.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2):143-148.
被引量:3
10
胡永远,刘智勇.
中国民办教育的地区差异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3):111-115.
被引量:4
1
任保平,魏婕.
经济增长质量:一种全新增长命题的理论阐释[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5-12.
被引量:6
2
袁正.
生态环境危机的制度解析[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1,13(2):20-25.
3
胡雁,徐艳虹.
论经济增长制度高于技术[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67-69.
4
何伟.
现代产权制度解析[J]
.企业经济(合肥),2004(1):28-29.
5
孙莉.
区域经济差异的制度解析[J]
.现代商业,2015(21):129-130.
6
林吉双.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制度解析[J]
.改革,2006(6):22-27.
被引量:1
7
郭俊华.
后改革时代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的原则及路径转型[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2):13-16.
被引量:4
8
李锦.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制度解析与矫正[J]
.知识经济,2008(9):85-86.
被引量:1
9
金玉国.
1984~1995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制度解析[J]
.统计研究,1998,15(5):13-15.
被引量:19
10
钟昌标,王林辉,董直庆.
制度内生化均衡过程和我国经济增长制度有效性检验[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25(3):89-101.
被引量:16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9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