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杨振宁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
被引量: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代科技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为什么受到强有力的抗拒?科学技术在中国的未来走向如何?著名的华裔物理学家杨振宁近年来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并提出了独到的看法。本文对此作了介绍与评述。
作者
高策
李志红
机构地区
山西大学杨振宁研究中心
山西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
出处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CSSCI
1998年第2期39-42,共4页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科学技术
李约瑟难题
分类号
N05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N092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5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56
同被引文献
155
1
林昆勇,娄永清.
基于全球视角的科技发展研究——对“李约瑟难题”求解的一种哲学反思[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1):113-118.
被引量:3
2
赵显明.
试析“李约瑟之谜”产生的原因[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5(1):7-12.
被引量:5
3
赵国杰,路磊.
“李约瑟难题”求解述评[J]
.广西社会科学,1997(4):15-19.
被引量:5
4
易方,蒋洁霞.
“李约瑟难题”求解——兼论21世纪科技革命的前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4(5):29-32.
被引量:5
5
何建华.
论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其变革[J]
.浙江社会科学,1991(5):39-43.
被引量:2
6
李世闻.
理性精神:李约瑟问题的钥匙[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19-23.
被引量:20
7
卢周来,曹树枚.
解开“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努力——牟宗三论儒家文化与科学精神[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27(4):43-46.
被引量:6
8
李志林.
传统科学机制的缺陷与近代科学的落伍——“李约瑟难题”之我见[J]
.社会科学,1990(12):66-70.
被引量:2
9
董友涛.
中国古代人口统计发展史叙略[J]
.人口学刊,1989,11(5):30-36.
被引量:2
10
郏斌祥.
科学文化与现代化[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88,4(5):10-17.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20
1
杨长春.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J]
.琼州大学学报,2004,11(6):74-75.
被引量:2
2
杨长春.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学发展的影响[J]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5,16(2):33-34.
被引量:4
3
李曦,洪英俊.
高度集权体制与中国近代科技的衰落[J]
.求索,2005(11):133-134.
被引量:1
4
吴国东,汪翔.
“李约瑟难题”研究评述[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74-80.
被引量:5
5
左勇,钱兆华.
“李约瑟难题”研究述评[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19-23.
被引量:5
6
黄永锋.
道教外丹术性质三论[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30(4):64-67.
7
程晓舫,刘景平,张栋.
李约瑟之谜与经济转型的模型分析[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4):117-125.
被引量:1
8
王晓玲,杨慧丽.
创新意识落后与教育观的偏失透析[J]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4):359-364.
被引量:4
9
李大可.
关于理工科大学生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2011(8):249-251.
被引量:3
10
杨冉丽.
李约瑟难题浅析[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2):124-12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6
1
周杨.
由《科学技术文明史》浅谈李约瑟问题[J]
.文存阅刊,2018,0(24):2-2.
2
吕致远.
开普勒三定律发现的启示——兼谈李约瑟难题[J]
.集宁师专学报,2009,31(4):74-77.
被引量:2
3
薛耀华.
技术引进的整合机制及其作用——基于“技术—社会—文化”的视角[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22(3):58-60.
4
易显飞,林慧岳.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现状的实证分析[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19(2):23-26.
被引量:6
5
疏志芳,汪志国.
近十年来“李约瑟难题”研究综述[J]
.池州师专学报,2005,19(2):73-77.
被引量:5
6
田闯.
“李约瑟问题”及其求解[J]
.法制与社会,2008(27):359-360.
7
钱兆华,林永政.
理性主义及其对西方科学的影响[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1):92-95.
被引量:4
8
吴国东,汪翔.
“李约瑟难题”研究评述[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74-80.
被引量:5
9
李军.
高校定位存在的误区及其原因探析[J]
.晓庄学院教育科学学报,2006,5(6):65-67.
被引量:7
10
李丽.
科学主义的价值之维[J]
.北方论丛,2007(2):114-117.
被引量:1
1
李丽.
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学探究[J]
.科技经济市场,2014(5):197-198.
被引量:4
2
杨猛.
杨振宁:《易经》阻碍科学启蒙[J]
.科学大观园,2004(11):47-48.
3
杨振宁:《易经》[J]
.中国科技信息,2004(19):10-11.
4
符彬.
评《计算主义:一种新的世界观》[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3,29(9):125-128.
被引量:1
5
周剑铭.
中国传统文化的二个难题与中西文化的命运[J]
.科技中国,2004(12):55-55.
6
苏.
扬振宁说对中国21世纪科技发展绝对乐观[J]
.苏南科技开发,1994(6):21-21.
7
冯进玫,王艳营,郭继坤.
《光纤通信》教学方法的思考和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2012(8):219-219.
被引量:2
8
士心,邵一星.
试评波普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8(1):16-19.
9
宋磊,陈椿,康炜.
高校开放式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J]
.中国科技信息,2009(16):162-163.
被引量:24
10
田必伟.
宗喀巴《因明七论》中的认识论与逻辑思想初探[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8(1):10-15.
被引量:1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8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