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外科技动态》
1998年第3期3-5,共3页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cience & Technology Abroad
同被引文献37
-
1詹朋朋.语言输入:学习者的主动建构[J].外语界,2001(3):23-26. 被引量:108
-
2李三虎.美国大学以“柔”制“新”[J].南风窗,2000(12):66-69. 被引量:6
-
3黄丹青.1998年国际远距离教育理事会远距离开放教育机构负责人联席会议综述[J].中国远程教育,1999(4):26-28. 被引量:2
-
4张志君.从世界各国远程教育看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1999(7):8-13. 被引量:8
-
5德斯蒙德.基更,徐辉富.远距离教育:国际终身教育的第一选择[J].开放教育研究,1998,4(2):9-12. 被引量:40
-
6秦秀白,贾国栋,张本慎.大学英语教学手段的更新与变革——《大学英语·精读》(修订本)多媒体光盘介绍[J].外语界,1998(3):9-13. 被引量:65
-
7隋红建.美国成人教育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J].北京成人教育,1998,(4):43-45.
-
8查卫平.美国发布基于因特网的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24标准[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0,(4).
-
9-.网上学校挑战传统教育[J].世界教育信息,2000,(3).
-
10-.全球六大教育机构合作搞网[J].世界教育信息,2000,(9).
引证文献6
-
1龙树荣.谈网络对在校大学生学习与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2):92-94. 被引量:6
-
2丁婷.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17):180-181.
-
3陈群平,李静,耿亦兵,薛海东,刘亚兵.当代国外高校远程网络教学发展概述[J].继续医学教育,2001,15(2):29-34. 被引量:16
-
4杨文华.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媒体教学实践[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5):118-120. 被引量:1
-
5卢宝祥.美国高等教育网络化发展及其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2,20(4):36-38.
-
6朱华光.谈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积极作用[J].太原科技,2002(6):56-57.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36
-
1吴传新,刘长安,龚建平.现代科学技术对医学教育的影响[J].西北医学教育,2004(6):449-450. 被引量:4
-
2林永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影响及对策[J].大家,2012(6):213-213.
-
3孙文学.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问题的若干思考[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0(33):85-86. 被引量:1
-
4蔡娟.网络教学平台设计如何开发运用能力[J].消费导刊,2009,0(22):171-171. 被引量:1
-
5陈波.宁波大学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现状调查研究——以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学生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05,15(1):37-39. 被引量:17
-
6王宏洁.护士对网络知、信、行及网络教育需求的调查[J].现代护理,2005,11(4):309-311. 被引量:1
-
7杨丽全,王惠珍.高校网络教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现代护理,2005,11(6):444-447. 被引量:4
-
8任颖.中外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比较[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3):44-47. 被引量:2
-
9何辉,文华,谢琪.应用数字化网络建设艺术设计教学资料库的实践[J].艺术教育,2006(4):111-111. 被引量:4
-
10夏中华.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与理论在语言学教学中的应用——兼谈现代教育技术与理论在高校文科教学中的功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5):83-85.
-
1刘小成.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引导[J].文学教育,2010(8):82-82.
-
2中外名家名言集萃[J].中国音乐教育,2009(12):1-1.
-
3张远琴.一匹马的选择[J].当代职校生,2005(4):19-19.
-
4黄山.人狼情[J].中国校园文学(少年号),2011(7):9-10.
-
5董勤民.立足教材内容,优化教学内容[J].教育艺术,2015(5):35-35.
-
6吴晓娟.浅析小学美术教学的创新[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17):71-71. 被引量:2
-
7天经地义[J].阅读与作文(小学低年级版),2011(7):30-31.
-
8刘新芳.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考试周刊,2010(48):165-165.
-
9葛瑞芳.非智力因素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J].校园英语,2015,0(29):175-175.
-
10吴汉勇.论德育工作在高校培养人才中的地位[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21(5):4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