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档案社会学建设的视阈与策略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对档案社会学提出以来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档案社会学"两种不同理解和视阈的分析,提出进一步推动档案社会学建设与发展的策略。
作者
丁华东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图情档系
出处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7,共5页
Archives Science Study
关键词
档案学
社会学
学科建设
理论视阈
分类号
G270 [文化科学—档案学]
C91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72
同被引文献
123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1
张佩国.
口述史、社会记忆与乡村社会研究——浅谈民事诉讼档案的解读[J]
.史学月刊,2004(12):14-15.
被引量:21
2
赵爱国.
中外档案学体系比较初探[J]
.档案,1990(3):20-24.
被引量:2
3
特里.库克,刘越男.
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后保管及后现代主义社会里信息与档案管理中面临的一场革命[J]
.山西档案,1997,0(2):7-13.
被引量:221
4
冯惠玲,安小米.
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的学术特点及主要议题[J]
.档案学通讯,2000(6):4-6.
被引量:31
5
鄂菊萍,黄可嘉.
社会学家谈档案——访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邴正同志[J]
.兰台内外,1997(4):19-19.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黄宗智.
中国法律制度的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研究[J]
.北大法律评论,1999(1):358-383.
被引量:14
2
周锡瑞.
把社会、经济、政治放回二十世纪中国史[J]
.中国学术,2000,2(1):201-215.
被引量:14
3
苏力.纠缠于事实与法律之间[A].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4
黄宗智.中国革命中的农村阶级斗争--从土改到文革时期的表达性现实与客观性现实[A].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
张佩国.山东老区土地改革与农民日常生活[J].二十一世纪(香港),2003,(4).
6
黄宗智.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四个陷阱和一个问题[A].贺照田.学术思想评论:第五辑[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7
陈春声.乡村的故事与国家的历史--以樟林为例兼论传统乡村社会研究的方法问题[A].中国乡村研究:第二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
P·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272
1
徐承来,周林兴.
动因、聚像与实现:后保管时代我国公共档案馆职能再定位[J]
.山西档案,2022(1):47-54.
被引量:3
2
孙琛辉.
基于知识管理的科研机构档案管理研究[J]
.兰台世界,2020(S02):23-25.
3
徐欣.
从档案整理实践与理论的演变看档案内容信息开发利用[J]
.档案学研究,2007(6):37-39.
被引量:6
4
李佩仑.
后现代主义与档案学:从德里达、福柯到特里·库克[J]
.档案学通讯,2012(2):4-7.
被引量:12
5
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组织与利用项目组,吴建华.
档案网站信息资源组织的范围与概念界定[J]
.档案与建设,2013(5):4-7.
被引量:4
6
周昌平.
《档案利用原则》视阈下档案利用工作探究[J]
.档案与建设,2013(9):24-26.
被引量:4
7
杨晓军.
近代东北乡村教育的研究及展望[J]
.东北史地,2009(3):85-89.
8
覃兆刿,叶海燕.
现代档案职业观 与档案工作者的角色[J]
.档案,2003(5):8-11.
被引量:12
9
胡晓彤.
试析21世纪国际档案大会主题内容特点及启示[J]
.黑龙江史志,2014(9):118-119.
10
杨棉月.
档案社会学再探[J]
.黑龙江史志,2015(1):279-280.
同被引文献
123
1
葛兆光.
我们这一代人——葛兆光教授访谈[J]
.书城,2009(4):5-12.
被引量:3
2
郭凡.
要高度重视人口档案的管理和利用[J]
.黑龙江档案,2007(4):47-47.
被引量:1
3
张昱,朱代红,全钰平.
档案工作者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及分析[J]
.档案与建设,2013(5):61-63.
被引量:6
4
井上幸治,何培忠.
年鉴学派成立的基础——昂利·贝尔在法国史学史中的地位[J]
.国外社会科学,1980(6):67-70.
被引量:16
5
李财富.
档案学分支学科建设述评(上)[J]
.北京档案,1998,0(11):20-22.
被引量:1
6
陈作明.
“档案信息”辨析[J]
.浙江档案,1991,0(2):22-23.
被引量:2
7
方元.
“档案信息”再析[J]
.浙江档案,1991,0(6):11-12.
被引量:3
8
朱江.
档案与档案信息[J]
.浙江档案,1991,0(9):18-19.
被引量:3
9
冯惠玲.
开放:公共档案馆的发展之路[J]
.档案学通讯,2004(4):10-14.
被引量:83
10
郑杭生.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J]
.江苏社会科学,2004(5):46-52.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11
1
杨棉月.
档案社会学再探[J]
.黑龙江史志,2015(1):279-280.
2
汪隽.
浅析我国人口环境与档案利用工作的关系——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的研究[J]
.科技信息,2011(13):558-559.
被引量:2
3
管志利.
封闭与开放:档案系统运行机制的理性化建构——以卢曼社会系统理论为视角[J]
.山西档案,2014(3):87-91.
被引量:3
4
吕颜冰.
我国档案学研究批评与反思[J]
.档案学通讯,2016(2):26-31.
被引量:4
5
李群.
从社会学、信息资源论及管理论视角分析档案学术动向[J]
.兰台世界,2018,0(7):27-29.
6
王露露,徐拥军.
多学科视角下的档案学理论研究进展(之三)--社会学视角[J]
.山西档案,2017,0(1):18-26.
被引量:6
7
丁海斌.
档案学研究方法与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比较与借鉴[J]
.北京档案,2019,0(5):7-13.
被引量:6
8
韩良.
回溯与展望:现代性视角下中国特色档案学演变历程[J]
.山西档案,2019,0(6):28-35.
被引量:2
9
曹咏琳.
档案学与社会学的互动及对建设档案社会学的展望[J]
.兰台世界,2020,0(4):63-65.
被引量:1
10
杨光,陈梦瑶.
修辞的转义与话语的遗迹:福柯《知识考古学》中的“档案”概念解码[J]
.档案学通讯,2021(4):10-1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李财富,汪子怡.
中国档案学史研究述评[J]
.山西档案,2023(1):162-171.
2
周婷婷.
我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管理探究[J]
.区域治理,2019,0(3):40-40.
3
仲劼怡.
心理干预对社区老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
.上海医药,2012,33(18):36-38.
被引量:8
4
占生富.
信息化时代人事档案的开发利用研究[J]
.山西档案,2015,0(3):73-75.
被引量:5
5
张臻.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进展[J]
.兰台世界,2017(13):10-16.
被引量:3
6
杨静.
关于多学科视角下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思考[J]
.档案与建设,2019,2(1):8-11.
被引量:2
7
丁海斌.
档案学研究方法与相关学科研究方法的比较与借鉴[J]
.北京档案,2019,0(5):7-13.
被引量:6
8
刘佐成,刘睿潇.
身份认同诉求下的高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策略[J]
.教育教学论坛,2020(7):71-72.
被引量:2
9
班立成.
社会转型期基层人口普查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分析[J]
.环渤海经济瞭望,2020,34(2):84-84.
被引量:1
10
曹咏琳.
档案学与社会学的互动及对建设档案社会学的展望[J]
.兰台世界,2020,0(4):63-65.
被引量:1
1
李真.
从“使用和满足”视阈探析《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之道[J]
.现代视听,2013,0(11):50-52.
被引量:2
2
王瑛琦.
接受理论视阈下的电视真人秀节目浅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14):150-150.
3
梁丹.
浅析狂欢理论视阈下的明星真人秀节目——以《奔跑吧兄弟》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7).
被引量:6
4
朱高峰.
平衡计分卡理论视阈下的档案馆绩效评估模型构建[J]
.兰台世界(中旬),2014(4):17-18.
被引量:4
5
李玢玮,刘鹏.
评价理论视阈下的新闻翻译探究[J]
.才智,2014,0(4):265-265.
6
张立辉,徐学初.
“多元一体格局”理论视阈下和谐民族关系实现途径探讨[J]
.民族学刊,2013,4(4):80-89.
被引量:2
7
王珍,何剑波.
公共领域理论视阈下中美Talk Show节目对比研究[J]
.新闻知识,2013(1):35-36.
8
于陆.
框架理论视阈下《南方周末》新年献词分析[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5):72-74.
被引量:2
9
李梦龙.
框架理论视阈下地区形象的媒介呈现——以《中国青年报》涉豫报道为例[J]
.视听,2014,0(7):96-98.
10
李真.
在“使用和满足”理论视阈下析《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之道[J]
.青年文学家,2014,0(2X):166-166.
档案学研究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