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回环的诗体 隐藏的情绪——赏读戴望舒的《烦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烦忧》是戴望舒的一首著名的短诗,全诗运用独特的回环体形式,来表现“隐与现”的完美诗境。在诗歌的内容上,作者注重诗情以及意象的运用,融合了中国古典诗词和象征主义诗歌的韵质,读来感情含蓄深沉,令人耳目一新。
作者
郑月香
机构地区
湖南科技学院舜文化研究所
出处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第2期131-132,共2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戴望舒
《烦忧》
回环体
诗情
表现与隐藏
分类号
G63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
1
罗振亚.
戴望舒诗歌的特质情思与传达策略[J]
.文艺理论研究,2001(3):89-96.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吕家乡.
笔写自我 心系风云——评别开生面的政治抒情诗人戴望舒[J]
.学术月刊,1985,17(11):43-50.
被引量:3
2
龙泉明.
中国新诗第二次整合的界碑[J]
.中国社会科学,1996(5):126-139.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3
1
罗义华.
有关《烦忧》的三个圈套[J]
.学术论坛,2005,28(7):155-158.
被引量:2
2
杨兴玉,胡斌.
从诗歌文本看戴望舒心路历程[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1):91-93.
3
高博涵.
复杂的人生地带——戴望舒早期经历及其诗歌创作[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4(2):94-108.
被引量:3
1
张铭.
秋一样的清愁 海一样的相思——戴望舒的《烦忧》写作艺术赏读[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09(6):104-105.
2
米彦青.
《烦忧》一曲动人心[J]
.书屋,2009(8):56-57.
3
汤慧兰.
在表现与隐藏之间——论方方小说的创作风格[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64-65.
4
罗义华.
有关《烦忧》的三个圈套[J]
.学术论坛,2005,28(7):155-158.
被引量:2
5
李旭东.
烦忧 三点导读[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8(7):17-17.
6
戴望舒.
烦忧[J]
.辅导员(中下旬)(教学版),2011(13):38-39.
7
戴望舒.
烦忧[J]
.中学语文(教师版),2000,0(8):22-22.
8
张丽丽.
形神兼备 言近旨远——戴望舒《烦忧》赏析[J]
.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2008,0(11):4-4.
9
唐朝晖,车路.
梦语者[J]
.现代青年,2013,0(8):89-89.
10
邹建军,龙泉明.
诗的表达策略:“在表现与隐藏之间”[J]
.青海社会科学,2002(1):70-73.
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