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在基层治理中实现社会秩序“动态稳定”的协商民主路径 被引量: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基层社会从1980年之后就已经产生出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制度形式:民情恳谈会、民主恳谈会、居民论坛、乡村论坛和民主听(议)证会等,他们为协商民主在基层治理中的运用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面对当今每年数万起群体事件的爆发,如何运用协商民主的科学方法来化解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动态稳定,为基层政府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更清晰的路径选择,成为社会学者当下的重要任务。
作者 唐绍洪 刘屹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3,共4页 Socialism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1):28-32. 被引量:255
  • 2《温岭协商民主:公民有序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创新》,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6年6月4日(半月谈内部版).
  • 3何包钢,陈承新.中国协商民主制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3):13-21. 被引量:143
  • 4王道坤.协商民主在中国的适用性条件及其前景[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4):39-45. 被引量:53
  • 5乔·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 6《“群体事件”为何成为中国的热门词汇》,http://freelanguage.org/syndication/deutsche-welle-news-in-chinese-715.
  • 7《2008年震动中国的群体性事件》,载于《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12月22日.
  • 8于建嵘.《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和秩序重建》,凤凰网世纪大讲堂2005年5月27日.
  • 9《北京规定政府信息无法公开应向公众说明理由》,中国网china.com.cn2008年8月3日.

二级参考文献32

共引文献414

同被引文献136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