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对国内牡丹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种质资源利用、品种资源利用与体系完善、生产经营与生产配套技术性、产业结构和宏观调控等发展途径为牡丹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从而实现中国牡丹产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
王占营
闫进晓
王二强
机构地区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管理处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9-9,13,共2页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牡丹
产业化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
S685.1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66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2
1
高志民,王雁,王莲英.
牡丹、芍药繁殖与育种研究现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4):75-79.
被引量:63
2
卢林,王二强,王占营,韩鲲,马慧丽,杨改红.
牡丹促成栽培技术研究现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6):93-95.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刘波,郑国生,闫志佩,王宗正.
低温处理对牡丹春节催花及营养类物质变化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04,24(9):1635-1639.
被引量:26
2
成仿云,王友平.
牡丹嫩枝生根的细胞组织学观察[J]
.园艺学报,1993,20(2):176-180.
被引量:9
3
景新明,郑光华,裴颜龙,洪德元.
野生紫斑牡丹和四川牡丹种子萌发特性及与其致濒的关系[J]
.生物多样性,1995,3(2):84-87.
被引量:56
4
郑相穆,周阮宝,谷丽萍,茆敦俊,周嘉槐.
凤丹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4):260-262.
被引量:84
5
景新明,郑光华,洪德元.
栽培牡丹的种子萌发和贮藏特性(简报)[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95,31(4):268-270.
被引量:58
6
王宗正,等.牡丹南方催花成败原因分析[J].中国花卉盆景,1998,(4):32.
7
[5]赵孝知,等.菏泽牡丹栽培技术[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8
[7]王荣福,等.花卉花期的调控技术[M].安徽: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9
王宗正.牡丹催花原理探讨[J].中国花卉报,1995(12):19.
10
王丽君,尤建明,张志明,梅佟森.
盆栽牡丹的选育研究[J]
.江苏林业科技,1998,0(S1):156-159.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66
1
安佰义,赵飞.
牡丹不同类型总酚含量与PPO活性研究[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2):169-172.
被引量:19
2
杨秋生,朱丽娟,路玲,卢欣周.
遮荫及蔗糖喷施对牡丹花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9(3):249-253.
被引量:27
3
张庆瑞,孙建洲,任凝辉,董小宇,刘志敏,翟敏.
芍药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4):88-90.
被引量:12
4
李子峰,胡永红,刘庆华,王佳.
我国牡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98-2999.
被引量:4
5
贾文庆,刘会超,姚连芳.
牡丹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25-2727.
被引量:7
6
张俊琦,罗晓芳.
牡丹组织培养中褐化的发生原因与防止方法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37(5):720-724.
被引量:49
7
周兴文,杨秋生,李永华.
牡丹基因组AFLP银染反应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40(6):602-606.
被引量:13
8
郎玉涛,罗晓芳.
牡丹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愈伤褐化抑制的研究[J]
.河南林业科技,2007,27(1):4-6.
被引量:24
9
王新悦,王东辉,岳桦.
芍药在北方园林中的应用[J]
.北方园艺,2007(5):153-154.
被引量:9
10
时长洪.
论中国牡丹、芍药产业可持续发展途径[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9):2183-218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6
1
卢林,王二强,王占营,韩鲲,马慧丽,杨改红.
牡丹促成栽培技术研究现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35(6):93-95.
被引量:5
2
黄国栋,吴怡,黄荣林,张俊.
野牡丹口服液的抗菌抗腹泻作用研究[J]
.中药材,1994,17(10):36-37.
被引量:6
3
张慧丽.
调整牡丹品种结构,促进牡丹产业发展[J]
.陕西农业科学,2006,52(4):101-102.
被引量:2
4
常章富,吴嘉瑞,滕云霞,周驰.
中国野牡丹科药用植物性能主治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7):854-859.
被引量:28
5
卢林,温红霞,王二强,杨改红,庞静静.
杂交育种在牡丹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4):88-89.
被引量:6
6
王二强,王占营,王晓晖,王丛晓.
国内外牡丹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现状[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8,36(6):75-77.
被引量:13
7
林娜,尹礼国,陈超众,魏琴,李华兰.
Study on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 of the Extracts of Clerodendron bungei Roots[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9,10(5):130-133.
被引量:10
8
齐福兵.
基于SWOT分析菏泽牡丹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
.知识经济,2010(20):94-94.
被引量:3
9
游玉明,杨帆,熊运海.
牡丹花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前景[J]
.北方园艺,2011(1):67-69.
被引量:43
10
刘华.
安徽铜陵牡丹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
.中国园艺文摘,2011,27(8):42-43.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3
1
路彩霞,李军成,覃军,张民腾,蓝同星,周如君.
中药野牡丹治疗仔猪白痢的效果[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231-12232.
被引量:6
2
舒家明.
南极牡丹发展优势及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9):137-137.
3
张洁,张月红,杨会春,陈雪,刘杉,李旭颖,张晓达,张学娜.
油用牡丹在天津市林业生态建设中的种植前景和发展对策[J]
.天津农业科学,2014,20(11):125-127.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牛振付,史良,马宗新,马同富.
阜阳生态园引进牡丹部分资源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373-20374.
被引量:1
2
李军成,路彩霞,覃军,黄凤,陈朝安.
野牡丹粉对仔猪黄痢的防治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58-8559.
被引量:1
3
陈波,米克顶,陈超,何天祥,陈从顺,张燕.
油用牡丹在西昌地区的引种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9(1):128-129.
4
冯健,尤文忠,丁彪.
辽宁省发展油用牡丹前景分析[J]
.辽宁林业科技,2016(1):46-49.
被引量:5
5
陶宏彬,路森,王勇振,牛亚峰.
河北省油用牡丹发展前景分析及对策[J]
.河北林业科技,2016(5):81-83.
被引量:5
6
于玲,左利娟.
油用牡丹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7,31(1):23-31.
被引量:10
7
薛艳君,崔世茂,郝斌奎,贺楠.
引种牡丹促成栽培研究[J]
.北方农业学报,2017,45(2):99-104.
被引量:1
8
史国安,郭香凤,张改娜,付炜,高双成,侯典云.
油用牡丹籽粒长期贮藏劣变对其油脂品质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7,38(13):277-280.
被引量:6
9
张燕明.
林政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
.中国林业经济,2018(4):53-54.
被引量:2
10
吴登斌.
中国油用牡丹的发展前景及对策[J]
.现代园艺,2016,39(12):18-19.
被引量:7
1
高圣玥,宋岩,王佳辉,唐玲玲,黄宣凯.
现代化猪场品种资源利用与后备猪的选育技术[J]
.现代畜牧科技,2016,35(9):76-76.
被引量:2
2
陈钢,王利.
退耕还林还草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活力[J]
.草业科学,2002,19(9):62-62.
被引量:2
3
柏绍兰,贺金才,吴亚一.
曲靖市规模养殖场(小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
.云南畜牧兽医,2010(4):31-32.
4
碧霞.
家鱼因近亲交配优势逐步退化——水产养殖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J]
.科技致富向导,1996,0(8):34-34.
5
朱孝琪,岳国章.
商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规范(三)[J]
.陕西农业,1990(8):20-21.
6
闻尧祥.
规模猪场生产配套技术探讨[J]
.浙江畜牧兽医,1993,18(3):31-33.
7
商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规范(一)[J]
.陕西农业,1990(6):16-17.
8
朱孝琪,岳国章.
商品瘦肉猪生产配套技术规范(二)[J]
.陕西农业,1990(7):19-19.
9
余根山,申卫平.
大棚蔬菜四项配套实用新技术[J]
.长江蔬菜,2004(11):15-15.
10
欧钟明,吴东旭,殷富强,李富育.
通江火羊调查及品种资源利用[J]
.中国畜禽种业,2013,9(7):54-56.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