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探讨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这与新世纪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不相适应。从高等学校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有许多亟待改革之处,据此研究并设计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具体措施。
作者
吕金海
机构地区
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08年第5期169-171,共3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教学改革
探讨
分类号
G65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3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4
1
陆兴发.
教学方法:界定与选择的策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5(2):1-4.
被引量:11
2
孙杭生.
中外高等院校教学法比较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1999(8):85-87.
被引量:8
3
董育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探讨与实践[J]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4):59-62.
被引量:12
4
杨惠芳.
从中西对比看我国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J]
.教育探索,2003(8):71-73.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М.И.马赫穆托夫,张定璋.
课堂教学:类型学,结构,分析[J]
.全球教育展望,1986,17(5):44-50.
被引量:2
2
孙杭生.
中外高等院校教学法比较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1999(8):85-87.
被引量:8
3
党传升.
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之管见[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4):45-47.
被引量:12
4
[5]张琳.为何起点领先终点输--留美教育管理博士谈素质教育[N].扬子晚报,2000-06-07(A3).
5
(日)廣岡亮藏.學習過程的最優化[M].日文版.1972.
6
(日)廣岡亮藏.授業改造入門[M].日文版.1975.
7
Mark Keegan, Optimizing the Insructional Momemt: A guide to Using Socratic, Didactic, Inquiry and Discover Method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ril, 1993.
8
杜殿坤.前苏联教学论流派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9
姜瑛俐,李祖超.
构建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程结构[J]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9(6):48-51.
被引量:13
10
舒扬,吴勇.
构建创新教学体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2000(2):56-58.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45
1
李宝富,周昕.
大学教学模式变革与大学生学风建设[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110-111.
被引量:1
2
田敏.
我国军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J]
.科技风,2009(24).
被引量:1
3
曾赛刚,杨庆玲.
大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提出的背景、理论依据及意义——以法学本科教学为视角[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143-145.
被引量:5
4
陈峦,马小洁,姜波,南新元.
基于角色换位的自主教学模式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S1):181-183.
被引量:4
5
鲍威.
高校教师教学方法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因素[J]
.教育学术月刊,2014(3):74-84.
被引量:22
6
张渭育.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初探[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4(3):203-205.
被引量:2
7
徐慧,章国安,严燕.
现代化教学手段下教学模式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1(1):77-80.
被引量:9
8
刘秀岩.
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7):119-120.
被引量:18
9
毕会涛,刘震,王玲,董慧英.
林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体系化[J]
.中国林业教育,2006,24(5):17-20.
被引量:9
10
叶光煌.
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特点的比较与借鉴[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8(3):79-83.
被引量:21
同被引文献
33
1
陆江淮.
教学手段改革的初步实践[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3):118-119.
被引量:1
2
史军芳.
浅谈课堂教学改革[J]
.教育革新,2012(6):21-21.
被引量:1
3
曾兴斌,蒋刚毅,董建峰.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学手段改革[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4,17(2):245-248.
被引量:7
4
包卫.
论高校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化[J]
.成才之路,2008,0(30):10-11.
被引量:1
5
杜建忠.
浅谈职业教育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几点体会[J]
.成才之路,2008,0(30):11-12.
被引量:1
6
付润江.
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141-142.
被引量:3
7
杨斌.
论闽江学院办学定位的创新[J]
.闽江学院学报,2006,27(1):120-124.
被引量:12
8
钱能.
大学基础教育中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4(4):123-125.
被引量:7
9
白鑫刚.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07(2):13-14.
被引量:13
10
张波,李景信.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运城学院学报,2007,25(4):90-9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0
1
邹清云.
织物组织课程改革实践[J]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2):74-76.
被引量:4
2
毕业武,张国华,李凤仪.
矿井围岩控制与灾害防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4):68-69.
被引量:3
3
杜冰,杨公明.
《发酵工程与设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
.嘉应学院学报,2010,28(5):93-96.
4
吕金海,姚元枝.
植物生理学实验课程考试的改革与实践[J]
.农业与技术,2010,30(4):157-159.
被引量:6
5
李媛媛,郭宇超.
民办高校课堂教育改革初探[J]
.科技与生活,2010(22):208-208.
6
王建刚,甘应进,陈东生.
“织物结构与设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9):63-65.
7
梁喜龙,方淑梅,张美萍,贝丽霞,韩文革,景艳丽,闯垒.
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浅析[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9):156-157.
被引量:1
8
张福军,孙艳波,刘坤.
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手段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197-197.
9
周菁菁.
教学方法改革之我见[J]
.商情,2013(19):257-257.
10
舒沁沁.
浅析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J]
.现代企业教育,2013(20):147-147.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王浩,刘娜,许云辉,黄晨.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纺织科技进展,2011(4):88-90.
被引量:1
2
熊平,梁宏.
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5(1):51-53.
被引量:6
3
宋晓宏,岳荣.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
.农业与技术,2012,32(2):62-63.
被引量:2
4
常云霞,徐克东,陈璨,陈龙.
地方本科师范院校“植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30(2):79-81.
被引量:1
5
王智慧,赵长江,贝丽霞,冯乃杰,鞠世杰.
高等学校植物生理学实验研究型教学模式初探[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5):113-115.
被引量:4
6
张伟,王春霞.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山东纺织经济,2013,30(8):106-108.
被引量:4
7
孙明,郑文翔.
涉煤类高职院校耦合研究矿压课程之核心知识[J]
.内蒙古教育(C),2013(8):15-16.
被引量:2
8
贺安娜,吕金海,姚元枝.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植物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8):8063-8064.
9
舒沁沁.
浅析宏观经济学教学改革[J]
.现代企业教育,2013(20):147-147.
10
李滨.
多元化农业生物学实验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3(23):70-72.
被引量:6
1
刘西燕.
浅谈高校扩大规模与提高教育质量[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S1):76-78.
2
孙陆梅,于军.
电工学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J]
.科技信息,2013,0(34):32-32.
3
薛振田,王谦源,叶品儒.
试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
.高等建筑教育,1999,35(1):27-28.
被引量:1
4
李玉保.
论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J]
.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2):22-25.
被引量:20
5
崔希民.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J]
.考试周刊,2009(3):11-12.
被引量:3
6
马宏图.
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3,30(12):140-142.
被引量:2
7
段联峥.
略谈“两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3):211-213.
被引量:1
8
陈俊珂.
公共教育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思考与探索[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20(2):107-109.
被引量:2
9
罗佩娟.
浅析小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J]
.时代教育,2015,0(8):269-270.
10
德州学院部分省级精品课程[J]
.德州学院学报,2011,27(6).
农业与技术
2008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